餘小鐵與“紅療騙局”

虛假廣告,自古有之。民國伊始,隨著國內商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告這把雙刃劍遂成為商戰之利器。翻開民國時期的各類報紙,大量醫藥廣告充斥版面,而其中不乏有許多誇大療效,自我吹噓之流。1929年2月,一份名為《紅療醫報》的廣告冊頁即刊載了一張題為“江蘇沭陽紅療醫院院長薛仙府玉照”的半身免冠照片,圖中一名中年女子正襟危坐,頷首微笑。


沭陽往事 | 餘小鐵與“紅療騙局”

史料記載,所謂“紅療”,是近代由日本傳入的一種西醫替代療法。根據1927年寧波東方紅療學會譯著的《紅療法講義、圖譜合編》一書記載,紅療法系一種物理療法,“將配製的紅素藥膏塗於患部皮膚,按摩以活血、消炎、鎮痛等。紅素由薊科植物紅花經化學提煉而成。”


沭陽往事 | 餘小鐵與“紅療騙局”


1926年,浙江人餘小鐵在杭州湖墅發起所謂“中國紅療醫會”,並自任名譽會長。餘小鐵在《紅療醫報》上曾撰文宣稱,他畢業於日本紅療大學院紅療大學講習所,師從日本醫學博士青木藤五郎先生,曾在中國各地創辦紅療分院。按廣告中所稱,“本宅特刊《紅療秘傳》講義,能治萬病,奇驗無比,刻為濟世起見,廣為分贈。世有欲得此書者,請即郵寄四分,立刻奉贈。”“諸君欲謀簡易高尚家庭職業,坐享極大利益者,請速閱《紅療醫報》,已出二十期,索閱每期,請附郵票一分,寄杭州湖墅中國紅療醫會即贈。”在今人看來,此種伎倆頗為幼稚,然而在當時卻著實讓許多人深信不疑,以至上當受騙。很顯然,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位“沭陽紅療醫院院長薛仙府”便是其中之一。凡向該“醫會”繳納一定費用,即可授予××分院院長之頭銜,並將其“玉照”刊登在《紅療醫報》上,以蠱惑世人。


沭陽往事 | 餘小鐵與“紅療騙局”


1928年11月,上海市政府要求市衛生局審查《申報》刊載的各類醫藥廣告,文中稱:“上海地方,五方雜處,良莠不齊,作奸犯科,巧於趨避。如醫藥事業,原為造福人群之工具,有為欺世騙財者矣。假借名義,虛構宣傳,人民損失金錢之事尚小,摧殘民族蕃衍之害實大。社會清議,同深隱憂。”


沭陽往事 | 餘小鐵與“紅療騙局”


至1933年,“紅療”騙局被世人所廣知後,餘小鐵又如法炮製了所謂“新法種藥……無條件公開奉送”、“謀生指導……本小利厚”等幌子,以騙取“回件郵費”。此類廣告直至1937年抗戰爆發,杭州陷落後才逐漸終止。


參考文獻:

1、奉送醫書[N].申報,1926-09-27(6).

2、中國紅療醫會贈[N].申報,1926-11-24(12).

3、市政要聞 審查醫藥廣告[N].申報,1928-11-22(1).

4、新實業贈授[N].申報,1933-12-27(15).

5、謀生指導[N].申報,1936-10-13(16).

作者:劉陽(連雲港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