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今天是三月八日,國際勞動婦女節。女人的節日,母親的節日。

在人類文明史上,女性的作用和貢獻功莫大焉。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每個人都是母親的兒女。然而賢母來自賢女,世間少賢人,是由於世間少賢女。有賢女則有賢妻,有賢妻則有良母,有良母則出孝子,有孝子則有忠良。世間多忠良,則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所以古人認為:“女子是齊家之本,清國之源。”孫中山先生也曾說:“天下的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的盛衰看母親。”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自古以來,中國曆代古聖先賢對女子的德行教育非常推崇。

近代佛門大德印光法師認為,“世人只知愛女,任性驕慣,不知以母儀為教。此吾國之一大不幸也。人少時常近於母,故受其習染最深。今日之人女,即異日之人母。人慾培植家國,當以教女為急務。”家庭能培養出一位賢女,真是利國利民,功德無量。

印光法師認為,家庭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從小要讓子女懂得為人之道,懂得因果報應的事和理。

做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抓不住家庭教育的關鍵,不學做人,不識倫理、道德、因果,唯重才藝技能,本末倒置,則子女才能越高,越增長傲慢習氣,將來踏入社會,難免四處碰壁。更有甚者,一旦被邪人誘惑,就會近墨者黑,任意妄為,做出違揹人倫道義之事。縱使才藝在身,也恐成助其惡行的資本。

現代社會,“顏值經濟”肆虐興起。據媒體披露,每逢假期,整容醫院門庭若市,女學生扎堆整容,家長們甚至把整容做為送給孩子的成人禮。有的年輕家長把給孩子整容做為一種投資,甚至曾有年輕媽媽帶著年僅七歲的小女孩去割了雙眼皮。

女生整容蔚然成風,“網紅達人”層出不窮,背後折射的是“三觀”的時代差異。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婆羅門,他的女兒長得豔麗無雙。他在外面懸賞說:“如果誰能說我女兒醜陋,我就把賞金獎給他。”過了九十天,竟然無人提出異議。他把女兒帶到佛的面前,佛見到了就訶斥說:“這個女子非常醜,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弟子阿難就問佛:“這個女子真的很漂亮,您為什麼說她醜呢?”佛說:“人的眼睛不貪著美色,便是好眼。耳、鼻、舌,也都如此。身體不貪著細滑,便是好身。兩隻手不偷盜他人的財物,便是好手。而這個女子眼睛貪著美色,耳朵貪著音聲,鼻子貪著香味,身體貪著細滑,兩手喜歡盜財,因此說她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孔子的見解跟佛一樣。在《論語》中,孔子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說,我沒有看到過崇尚道德如同崇尚美色的人一樣,重德不重色的人實在很少。所以美的標準不單單在於外表,更在於有美好的品德。

在中國傳統的女德教育中,對女子的培養是要成為“窈窕淑女”。“窈窕”是指內心有美德,“淑”是美善之意。一個女子內有“幽閒貞靜”的品德,外有“賢淑安定”的氣質,這才是真正的美。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古人把“幽閒貞靜”做為女子應具之品德,這裡頭有很深的含義。

幽是講內心清淨,知足少欲,不會胡思亂想。閒是悠閒,從容不迫。真正有智慧的人,淡泊名利,與人無爭,安守本分,一切隨緣。如果心有貪求,那一定會很忙。就像發展事業似的,一個公司嫌不夠,開兩個;一個項目嫌不夠,開兩個。一個接一個,越做越忙,實際上是不知足。

貞之意有四,一是心定,二是心正,三是心誠,四有守節之意。

靜是安靜。《易經》上講,男子是天,女子為地,這跟人的自然特性有關。男子主陽主剛,陽剛為動,效法天,天是乾德,像日月星辰,每天東起西落,四季交替有序,所以要自強不息。女子主陰主柔,陰柔為靜,所以女子要效法大地,地屬於坤德,坤德是厚德載物。

可是大地要厚德載物,負載孕育萬物,使萬物有勃勃生機。大地一定要穩要靜,大地要是動,就會地震,地震就沒有辦法孕育萬物,那是屬於自然災害。女子是家庭、社會的地基,所以要效法大地,要學習“心靜情穩”。心要安靜,情緒要穩定,如同大地一樣,這樣才能夠孕育萬物,這才有生機。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女性肩負的是社會人類繁衍的使命。人類的繁衍包括生和養,女性能生,也要能養。生養萬物,德行就非常重要。女子只有具足“幽閒貞靜”的德行,才能夠擔當起生養出真正有素質的後代的使命。

女子有了幽閒貞靜的品德,待人處世就會慈柔可親,這對她一生及其家人的幸福是非常關鍵的。印光大師對此有極為精闢的論述,大師雲:

“又女子從小,須令性情柔和,不生氣,習久則成天性,其利益說不能盡。未嫁前生大氣,或停經,或血崩。嫁後亦然,或墮胎,或所懷兒女成暴惡性質。兒生後餵奶時,生極大氣,兒吃奶時即死;不極大,則半天一天死,無一不死者。小氣雖不死,必病,無一不病者。若連一二三日生氣,則兒之毒屢積屢大,亦難不死。此吾國古今名醫神醫均未言及者。以此義與一切男女說,即是救命於未生之前。而女子性情柔和,則家道亦可和睦,所生兒女性情亦悉慈善柔和。”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所以,女子切忌的是養成剛強的性格。女子剛強,違逆自然,不能隨順,就會很難與人和諧相處,家庭多難,人生多艱。

女子以柔為美,其實柔弱並不會輸給剛強。《道德經》雲:“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它能夠隨順一切事物,不管是怎麼樣形狀的河道,寬的、窄的、彎的、直的,都能夠隨順,流向大海。但水也是最堅強的,它能夠滴水穿石,能夠沖毀堤壩,沒有任何物質比水更強,這就是所謂的以柔克剛,弱能勝強。如同人的舌頭與牙齒,人到老年,先掉牙齒,而舌頭終生都不會掉。

女子的謙柔是順應自然之道,漢朝著名女史學家班昭所著的《女誡》,開頭第一篇目就是卑弱,卑是謙卑,弱是柔弱。在西方,聖母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聖經》裡講,“我們要學習聖母瑪利亞的謙卑”。證明東西方聖哲的認識都是相同的,自然之道,放之四海皆準。

古人云:“治天下,首重人倫;正人倫,首正夫婦;正夫婦,首重女德。”女子素養的教育,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幸福、子孫的賢良,也影響著家運、國運的昌隆與世界的和平。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詩經·國風》有詩云:“桃之夭夭,灼(zhuó)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zhēn)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陽春三月,桃花盛開,幽閒貞靜的女子出嫁了,她將“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她興旺的不只一個家,更是興了一個國、興了一天下。

人面桃花相映紅,願您德盛如花。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窈窕淑女:家之福,國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