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秦帝國緣何僅存14年就覆沒了?(中)

公元前219年,始皇二十八年,已經是秦統一中華建立強大帝國第三個年頭,無比遼闊的疆域一片祥和,儘管六國餘黨及強盜在各處仍然活動猖獗,但秦始皇心情特好,他帶領武城侯王離(王翦逝世後爵位的繼承人,但影響力很小)、通武侯王賁、建成侯趙亥、昌武侯成、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等一班大臣東巡齊魯境地,以上排位體現了當時的政治格局。

在秦將要統一中國之際,王翦就臥床不起,秦始皇率重臣親往探視。等來到病榻前,見武成侯病體十分沉重,秦王政禁不住垂淚,輕輕說道:“王將軍,還有什麼話,要教導寡人的呢?”

這時候,王翦已處於彌留之際,口不能語,但思維依然十分清晰,他緩緩伸出食指和中指兩手指,呈交叉狀。始皇帝知道老侯爺說的是人事上的重要性,當他並不能深刻領悟識人、謀人、用人的玄機。

良久,戰馬嘶鳴聲聲催人魂魄的擂鼓迴音響徹天地,華冠覆蓋大地的搖曳李子數隨風散落一地青果,好似強秦最偉大的戰神的囑託。君臣間灑淚訣別,叱吒風雲的千古一帝並沒有領悟其中的玄機。

王翦去世後,秦始皇讓其長孫,也就是王賁的親生兒子王離世襲祖父爵位。秦統一中華後,始皇帝封的最高爵位即是侯,但由於他最寵信的李斯唆使,帝國建立後所封侯爵已是一虛銜,並無尺寸封地,更不要說象以前文信侯、長信侯那樣擁有地域遼闊的封地,這是何其悲哀,也註定了這個看似強盛帝國的無比虛弱。

試料想,李斯這雕蟲小技如何能瞞得住滿朝文武,雖各求自保,不便挑破,但為秦帝國賣命守業者,早已人心渙散。看看花費三十多年著成長江文藝出版社《明月中天》的記載,“秦朝寵臣李斯擔心他被重用,風頭會蓋過自己。於是,出於妒忌心理,李斯暗自遣人到江南聯絡地方官,百般刁難帝匡,欲使其從秦始皇的視野裡消失”。

“孔子有學生三千多人,其中七十二人堪稱賢士,在他死後很多年,居然有不少學生集結成蔚為大觀村落為他守墓。後來嬴政聽從李斯提議焚書坑儒,很多人勸孔家把祖上藏書燒掉。但孔家後裔甘願犧牲性命,來捍衛這批珍貴文獻。

更讓人感動的是,孔家散佈四方的學生們,無有一人在威逼利誘下出賣背叛師門。歷次搜檢孔府的秦朝軍隊,終歸是一無所獲。”

這些行徑實乃小人所為,與李斯堂堂帝國丞相的身份實在差得太遠。其實這就是一個小肚雞腸的傢伙,出於嫉妒心理、隨處算計、看似忠良實則太奸的睚眥必報。李斯最缺德的一件事是害死自己同門師兄韓非子。

這個韓非子可是歷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掌握諸子百家之深邃,文學功底極為深厚,語言優美,卻心地善良。可憐這樣一個大家,竟然被小人暗算。

韓非子的死,據說連秦始皇都十分懊惱。因為這個暴君確實知道韓非子是世間難得的大師級人物,殘害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實人,這一對狼狽為奸的君臣確實是在作孽!

秦始皇嬴政這個人說他愚蠢,有時候他十分英武神明。說他殘暴,有時候他十分仁慈善良。李斯還是借他之手巧妙殺死比自己厲害的才俊,嬴政追問起來卻被他搪塞過去。其實秦始皇是一個十分自負的人,由於從小的經歷,使得這個人十分市儈,處境對他很不利時,他懂得如何去迎合別人討取生存的。

別看他對名將王翦畢恭畢敬,因為那時的嬴政還不夠強大,並有求於老將軍。王翦在秦始皇最鼎盛時期已經逝世。這個時候的嬴政除了他自己的意見,任何人的意見他根本聽不進去。

有兩個人對秦始皇非常瞭解,不過這兩個人都是忠良正直之人。一個是國尉繚,他在實際操盤秦統一中華後選擇避世而去。另一個就是王翦,他選擇華陽夫人低調做法,作風坦蕩,深謀遠慮,為家族做好全面的規劃。

另外還有兩人摸清秦始皇的套路,但都是兩個市井之徒這樣的小人。他們曲意逢迎秦始皇,

強大的秦帝國緣何僅存14年就覆沒了?(中)

為的是滿足一己之私慾。《一個小人使強大的秦帝國僅存14年覆沒(上)》已經介紹過,秦王嬴政全家仰賴出身於羋家的華陽夫人,即使說她最值得秦始皇永生永世都要感恩,也不為之過的。

其實秦始皇也知道這個道理,華陽夫人直到逝世前幾年,他都是中規中矩做事情,不敢逾越半步。他的人生道路幾乎都是華陽夫人在規劃,長子扶蘇的親孃也是華陽夫人指定的。前文已經說過,華陽夫人幾乎是中華歷史上沒有任何汙點的政治女強人,她溫柔賢惠、低調穩重,還要得益於華陽夫人祖父親姐姐宣太后母子長期執政留下的寶貴政治遺產。

扶蘇的親生母親也是非常的賢淑端莊,與秦始皇夫妻間的感情非常好。但這樣一個好女人卻紅顏薄命早死。再者秦始皇是一個感情十分內斂的君主,與歷史上比比皆是的色鬼皇帝們格格不入,連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都不能過這個關卡,這與嬴政的母親趙姬有關,還有華陽夫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華陽夫人並不是像後世呂雉、武則天、慈禧等依靠威勢掌握權力的,而是依靠正直、善良的人格,且其長期居於權力中樞使奸邪之氣沒有了活動的空間,這樣掌握實權者包括帶兵的將領們,就能夠集中全部精力去謀劃對國家有利的大事業,他們沒有時間彼此勾心鬥角,去相互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