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这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应该怎么理解?

徒劳龙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麒麟子同“麒麟儿”,宋 范成大《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之一:“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栋梁之才,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取得很高成就。

“化骨龙”本意即龙生九子里的那个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传说其口馋好吃、贪得无厌,在古代常纹饰于鼎身、鼎盖等食具之上。用来比喻家里的孩子太贪吃,太能吃,责怪他们(夸张地说法是把家里吃个“一干二净”,渣都不剩,把家都给吃穷了)。有时候引申为没有能力还贪得无厌。

这样这句俗语就很容易理解了,以前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有的机遇好能力强的日子过得很富足,能经常的帮衬着老人和兄弟姐妹;有的没能力懒惰的无所事事日子过得清贫,经常向家里和其他兄弟姐妹寻求帮助,但由于“化骨龙”本质习性的原因,沟壑难填,坑只会越挖越深,窟窿总是填不上。

有生活阅历的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例子,很有道理。就像另一句俗语所说“家财万贯,也怕坐吃山空”。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深水乌贼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这句民间俗语在平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一般人也不理解它的意思,其实,你只要搞明白里面的两个典故,意思立马清清楚楚。

第一个是麒麟,它是我们中国人最期盼的神兽,身形为几种动物的组合,年龄至少能活2000年,麒麟的到来往往预示着美满幸福的到来,比如孔子见麒麟和麒麟来送子,说的都是可遇却不可求的好事。

第二个是化骨龙,它的本义是龙生九子里贪吃的恶兽,转义为小孩贪吃,这里引申为孩子败家。

搞明白这两个典故,下面我们可以解释这句俗语了,它的意思就是:纵然有美满幸福的生活(家财万贯),难以抵挡孩子的败家。它通过强烈的对比反映了一种不好的现象,揭露了败家子的危害,并给人以警示。

那么,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家境只是孩子的土壤,会成长出不同的人才,贫寒能出贵子,纨绔更少伟男,豪门贵府最怕出了败家子。

历史上涌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蜀国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他的昏聩造成了蜀国的灭亡,乐不思蜀的故事大家也听说过。有一次在宴会上,司马昭特意让人表演蜀国歌舞来羞辱这个败家子,没想到人家却欢笑嬉戏,不亦乐乎,司马昭问:“你不想蜀国吗”?阿斗竟然回答说“此间乐,何思蜀”。


历史先例无计其数,现实生活中呢,亦是四处可见。不信看看自己的周围,是不是有富裕人家的孩子赌博输掉了房子、车子、婚姻和美好的生活?是不是有败家子,骄奢挥霍,坐吃山空,最后穷苦潦倒?反面的事例数不胜数,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纵使家境贫,依然步青云,这样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这里我就不去赘述历史上的人物了,还是给大家讲一个自己身边的故事吧。

楼下的小孩,父母同时下岗,靠四处做些杂活,饱一顿,饥一顿地生活,可祸不单行,母亲突发重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人就靠着父亲送外卖来维持生活。送外卖的苦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无论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每天要跑十五六个小时,四百多公里的路程,电动车上必须额外备两块电瓶,倒着用才行。孩子很文静,特别听话,或许真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学校读书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今年高考以将近7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

贫门依然能出贵子,靠的是学习来改变命运,靠的是坚持来改变命运,靠的是拼搏来改变命运,家境只是土壤,开花结果还是要靠自己。

朋友们,这句俗语你是怎样理解的呢?欢迎您们的留言和关注。


流水无声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是一句俗语。

“麒麟”是一种传统瑞兽,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传说能活两千年。北京故宫顶上有这种动物的造型(如图)


亲们看到了吧?这种动物就和龙一样,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麒麟”是由龙首、麋(鹿)身,牛尾、马蹄组成。历史上把“麟、凤、龟、龙”视为四大吉祥之物,有麒麟出没的地方必有祥瑞。

“麒麟子”自然指的麒麟的儿子,麒麟的地位不低于龙,至少和龙平起平坐。麒麟的儿子自然也很拽。

结合前、后两句话的意思,这里的“麒麟子”借指有能力、有本事、有作为的好儿子,至少是个:如果从政就是一个当大官的儿子,如果经商就是一个资产上亿的儿子。

接下来说一下“化骨龙”是什么动物?

“化骨龙”是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秘怪物——饕餮(tao,tie)。传说这种动物特别能吃和贪吃。它长的羊身人面,虎齿人手,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如图)

结合上下句的意思。这里的“化骨龙”指的是贪吃贪睡,贪婪懒惰的儿子。看电影古惑仔上有个外号叫“化骨龙”的,在南方“化骨龙”这个称呼代指不争气的儿子。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意思是,家里有一个能挣钱的好儿子,经不住一个败家儿糟蹋。也可以引申为好家业经不住败家儿折腾。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晋商乔致庸的后代由于管理不善,加上有一个孙子抽大烟,结果乔家大院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破产了。

北京老字号“乐仁堂”也是这样衰败的,还有同是晋商的曹家大院,都是后代出现败家儿衰败的,百年基业毁于败家子之手,实在令人惋惜。


▲袁克文

近代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也是败家玩意,风流倜傥,放浪不羁。

袁世凯死后他继承的巨额财产,但他喜欢风花雪月,妻妾成群,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女人身上和购买古玩字画。最后落得个饥寒交迫,据说他的葬礼都是妓女们为他凑的钱。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我表哥、表弟就是这样的例子。兄弟两人合伙开了一个皮革厂,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挣下了偌大的家业。

有钱后表弟在南方沾染上了毒品,结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但败光了他那一份儿家业,还连累了表哥。

表哥为他还账,变卖了工厂,现在表哥为别人打工。表弟因为没脸见人跑了,7年没见过他了,也知不道是死是活。所以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沾染毒品,否则是妻离子散的结果。


秉烛读春秋


农村俗语虽然简补,但都富含深刻的道理。它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物,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给我们以警示和启示作用。如农村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就很有道理。



纵有麒麟子,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才华。麒麟是古代的一种瑞兽,在神话里与凤、龟、龙并称为“四灵”,古人常把有杰出才能的人比作麒麟。然而,麒麟子的意识是指,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才华横溢,长大后就会成为栋梁之才,就被认为有麒麟之才。古人常称赞那些勤奋努力,聪慧过人的孩子为麒麟子。


难敌化骨龙,主要是指那些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的无赖之人。化骨龙也是神话故事里的,就是传说的龙生九子里的饕餮,它是一种很贪食的神兽,特别能吃,并且什么东西都能吃,还能吃个净光。老祖宗把它比喻为小孩的寓意就是,这种小孩会把家吃得一干二净,吃光吃穷。这主要是用来比喻那些,不听话,调皮捣蛋,整天不务正业的败家子。


然而,农村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深刻含义就是告诉我们,你即使拥有麟麟之才,当你遇到了一些像化骨龙之类的无赖,一定要尽力避开,这种人不值得与他们争斗,否则就会吃大亏。还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气量,有胸怀,敢于受辱受苦,就像当年的韩信一样,面对无赖,敢于忍受“胯下之辱”,日后你才能获取成功。



因此,农村俗语“纵有麒鳞子,难敌化骨龙”,对于我们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它警示我们,不要争一时之长短,尤其是不要和无赖一般见识,更不要争高低,。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气量,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取得成功。


迷萌乐


麒麟比较好理解,才子,人才,下面重点看一下什么叫化骨龙。

“化骨龙”,是个粤语词汇,在粤语里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称呼,很多广东人将子女戏称为“化骨龙”,比喻孩子消化能力强,很能吃。夸张地说法是把家里吃个“一干二净”,渣都不剩,给吃穷了)广州老一辈称,自家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者,均以化骨龙称呼。

“化骨龙”本意即龙生九子里的那个饕餮用在小孩子身上,就是责怪他们太贪吃,太能吃。后来转意为谦称自家的儿子,粤籍人常戏称自己的子女为“化骨龙”,有如斯文人会自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一样,一般是谦称自己的小孩子,亦有借谕懒散、不事生产之意。

通过对化骨龙的理解,那么这句:“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也就明朗了








乡村韩姐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麒麟子”和什么是“化骨龙”。

“麒麟”,是中国传说中的瑞兽。据说,它性情良善,寿命很长,起码能活两千年以上。因此,古人认为,凡有麒麟出没,必有祥瑞呈现。后来,人们把有出息、德才兼备的人比作“麒麟子”。

在民间传说中,龙有九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的名字叫饕餮,非常好吃,而且非常凶恶,于是,人们送它了一个外号叫做“化骨龙”。后来,人们为了自谦,常常在外人面前称自家的孩子为“化骨龙”。

当然,“麒麟”也好,“化骨龙”也罢,都是来自传说,世上并没有这种瑞兽和孽畜。

那么,农村俗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意思是:即便家里有一个能干、有出息的儿子,也很难经得起另一个败家子儿子的无度挥霍,终究是要败家的。

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以老胡来看,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老大儿子是某乡镇煤矿的矿长,比较能干,为家庭添置了许多家产与财富;老三儿子常年在外做耐火材料销售工作,也收入不菲;老四儿子虽然没有多大出息,但在家老老实实种地,从不惹事生非,日子过得还行。无奈出了一个老二儿子和老五儿子两个败家子,让整个大家庭遭殃。

其中,老二儿子不但好吃懒做,而且有欺压良善的恶习,三天两头在社会上惹事。他这一生住过三次监狱,每一次都需要老大哥和老三兄弟花费大笔的钱财给他“擦屁股”,否则,他会被判以重刑。据说,老大哥和老三兄弟因为他“犯事”所花费的钱已经超过150万!而老五儿子呢?他也是一个地痞流氓,由于他是秃子,找不到对象,因此,犯下了数十次骚扰良家妇女的罪行。所以,进监狱已成家常便饭。为此,他大哥和他三个经常给他“处理后事”,破费了不少银两。据他三哥称,仅他自己为老五兄弟“犯事”所花费的钱已经超过90万!

通过我们村这户人家的“案例”足以说明:“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一旦教育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出一个或几个“化骨龙”的儿子,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家庭可就惨了。

总而言之,“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句俗语可以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现代人类来说,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力争多出一些“麒麟子”,少出或不出“化骨龙”。


老胡说三农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麒麟子?什么又是化骨龙?这是在农村人当中最流行的两句俗语,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人士。所谓麒麟子,就是那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走到哪里,都人人喜欢的人。

而化骨龙则是指那种调皮捣蛋的人,他们整天在村子里东游西逛,到处惹事生非。没事跟这个打打驾,跟那个骂骂街,他们属于人见人嫌的那种人。麒麟子和化骨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怎么可能混在一起呢?又为什么说麒麟子硬是斗不过化骨龙呢?

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麒麟子不是斗不过化骨龙,而是不愿意和那些类似于地痞无赖似的化骨龙一般见识。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混,哪怕是多说一句话,也会让麒麟子觉得丢人现眼。麒麟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它属于神兽,如果一个孩子被人称为麒麟子,那就是说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人中龙凤,考试必中壮元。这样的人,能跟无赖一般见识吗?真要是跟无赖混在一起,那不是把自己的身份给拉低了吗?再者说了,自古都是秀才难和兵论理,既然论不赢,那就干脆不理他好了。

说起这个化骨龙,他的来源倒也是神话故事,就是那个特别能吃的饕餮,吃起来是风卷残云,连骨头渣子都不给人剩下了。化骨龙也是败家仔的代名词,人见人厌,可是让人烦恼的是,这种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没有断过,始终都有。

想当年,大将军韩信受“胯下之辱”,那一瞬间,并非他打不过那些地痞,实在是不愿意和地痞为伍。所以才愿意受“胯下之辱”。据说他后来当了大将军,也找到了这几个地痞,却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这充分显示了韩信这位麒麟子的大度。

那么,农村人说这句俗语的最终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要随意去和别人争一时短长。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些沟沟坎坎,遇到些让人厌恶的人。如果你天天都和这些人去纠缠,那恐怕你一辈子也做不出什么成绩来。

唯有摆脱这些恼人的纠缠,才能让自己处于一种更加有利的位置。不管化骨龙如何调皮,如果作为麒麟子的你,不能果断摆脱他们,而是和他们来论长短是非,那你就基本上中了化骨龙的圈套了,再也脱不开身了。

人既然有麒麟之才,那么也就要有一定的容人之量,化骨龙再调皮,但是他们不犯法,他们只是喜欢去招惹别人,这是这种人的本性使然。所以麒麟子表面上是好像难敌化骨龙,实际上是想用自己的大度来感化化骨龙们,使他们能够重新走回到人生的正轨。

实际上,现在农村这种化骨龙似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原因何在呢?就在于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了,那些调皮捣蛋的人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浪费掉。当社会的正气压过邪气之后,那些身处邪气漩涡中的化骨龙自然会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


小小嬴政


“浪子回头金不换”好像和题目这句话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吧,这仅是我个人认为。麒麟古代寓意为祥瑞之兽,由此“麒麟子”便所寓意为杰出之人,品行高尚,地位崇高,古人一般言道“麒麟送子”便是指麒麟送来童子必定为将来的大才之人和贤良之人。


但是下句“化骨龙”所蕴含之寓意却正好与“麒麟子”相反,“化骨龙”由字面意思来看为消化极好、特别能吃的典型,但是更多的寓意却是指富豪之家的“败家子”。那么整句话的意思便是说:“纵使家中有像麒麟一般的祥瑞之子、家中有万贯家财,但是却依旧比不过这麒麟子之后变为化骨龙,抵挡不住孩子的败家”。

自古言道“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其实还有一层寓意。“麒麟子”所指为古代那些清官明僚,为官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一些官员,比如宋朝的岳飞、明朝的海瑞。反观“化骨龙”便指那些朝廷之中的奸佞小人,为官阴险狡诈、恶贯满盈,比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而“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便寓意古代乃至如今那些刚正不阿的清官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情感,当这些清官遇上那些卑鄙贪婪、鼠目寸光的奸佞小人之时,郁闷无奈之情便显得更加突出。


那我们针对以上两种寓意分别列举一个与之对应的真实典例。

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袁克定如今被戏称为“地地道道的将老爸害死的人”,为何如此说法呢?袁世凯之死根本原因便是老袁称帝、大搞封建复辟,而支持袁世凯称帝搞复辟的背后直接元凶便是袁克定,袁克定这个一心相当皇太子的梦想随着老爸的称帝而成真了,但是最终也摔得特别特别惨。不但将自己弄的挺惨的,而且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死亡。其实袁世凯死后,袁克定身为人子,是具有袁家财产份数最多的人,本来袁家世道衰落,袁克定完全可以凭借这笔资产而东山再起,但是袁克定果真败家,最终几个月时间便将资产败光,袁克定也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秦桧和岳飞的故事也都是家喻户晓了吧?想当初岳飞带领岳家军一路北上,如果偏安一隅南宋朝廷继续支持北上抗金,直捣黄龙府的话,我想南宋将金国灭亡,迎还二圣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但就在风口浪尖的关键时刻,秦桧和宋高宗赵构却打了退堂鼓,从最根本之上阻滞住了岳飞北上,一夜之间“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最终岳飞遭秦桧陷害,赵构以“莫须有”罪名将其冤死在风波亭,一代抗金英雄就此陨落人间。

古人留下来的谚语一般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反映,句句谚语都内含着精辟的含义,我们身为后世人,应该自觉地对老祖宗所遗留下来的“精华”大加吸收和借鉴。


小镇月明


麒麟是祥兽,在这里暗指争气的好孩子。化骨龙是恶兽,在这里暗指不争气的败家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好孩子敌不过一个败家子!还有一层引申义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下面详细说一下:

一、本意解释

既然在一个家庭里面,好孩子敌不过一个败家子,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败家子:

1、为什么会出现败家子?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从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家庭对孩子根深蒂固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下:

(1)父母自卑的影响

媒体评人梁宏达曾经说过自卑的父母,往往会娇生惯养孩子。自卑的父母,曾经都忍受过耻辱,他们知道其中的滋味,所以他们日子过好后,会溺爱孩子,从而在孩子身上得到心理的补偿。这样的父母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低估孩子的承受力,总感觉他们还小,怕他们吃苦,这样导致孩子没有一定的抗阻能力,将来长大后可能会是“化骨龙”式的人物。

(2)父母没时间管教

有一部分父母,抓住了翻身的机会,拼命去工作,从而没有时间去管教孩子,虽然有一种说法是散养的孩子更容易创造奇迹,但是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时,确实需要加以引导,一味散养,往往适得其反。

2、如何挽救败家子

对于败家子的教育,单纯思想沟通估计不会有效果,需要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感悟人生。之前看过一个节目《变形记》,我感觉这种思路还是有效的,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反思自己增长经验。

二、引申义解释

如果把“纵有麒麟子”可以引申为“英雄成长”,那么“难敌化骨龙”可以引申为“小人得志”。英雄的成长一定是充满磨难,有些人还是大器晚成。小人得志则是自不量力,逞一时之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勾践能卧薪尝胆,英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些小插曲,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煮酒辩春秋


麒麟子,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传统神兽。性情温和。是吉祥之宝,五大神兽之一。老百姓通常把才能突出、德才兼备之人比做麒麟。

化骨龙,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还有人说,化骨龙是一种四脚怪鱼。这种怪鱼平时伪装成“生鱼”。它有超强的耐高温能力,还会装死。它一旦侵入人体,便会把人体骨骼化尽。

百姓常说的“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有杰出才能,德才兼备的人。也很难不被奸佞小人算计。比如岳飞和秦桧,岳飞一代忠臣,文武双全。为大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秦桧呢?纯粹的奸佞小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伪装至深。最终一代枭雄的岳飞,在秦桧的算计下,被迫害而死。堪称麒麟子的岳飞,没敌住秦桧这条化骨龙。

现实生活中,如麒麟子、化骨龙似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有才能的、正直善良的、踏实肯干的,往往都被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阴一半阳一半的、油嘴滑舌的算计着。能赚钱的,说你的钱不是好到来的;踏实肯干的,说你傻、嘲;有才能的,做出点成绩,说你出风头,显尖卖快。在领导面前告黑状,背后给你穿小鞋。让你防不胜防。

总之,麒麟子始终是麒麟子,化骨龙伪装的再好,用老百姓的话说:狐狸尾巴终究会漏出来的。古语说的好:老实人常在,小人要敬而远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