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出口受到疫情影響 國際茶界:不必擔心進口茶葉會傳播疫情


茶葉出口受到疫情影響 國際茶界:不必擔心進口茶葉會傳播疫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0日訊(記者 王城)新冠疫情以來,由於企業被迫停工停產無法完成訂單、海外買家開始拒收中國的產品、各國海關的清關限制等因素給我國對外貿易產生的影響近期已經顯現出來。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國際茶葉委員會副主席於露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國茶葉出口目前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國際茶業界對中國茶葉充滿信心,認為沒有必要擔心冠狀病毒會通過進口茶葉產品傳播。”

茶葉出口受到疫情影響 國際茶界:不必擔心進口茶葉會傳播疫情

  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提供資料顯示,2019年,在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嚴峻環境下,我國茶葉出口呈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根據海關統計,2019年1-12月,我國茶葉出口數量36.7萬噸,同比上升0.5%,金額20.2億美元,同比上升13.6%,出口量價均創新高。其中,東盟、“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茶葉貿易成為我國茶葉出口的亮點。對東盟出口茶葉2.3萬噸,同比增長25.6%,出口金額4億美元,同比增長55.7%;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出口茶葉9.4萬噸,同比增長4%,出口金額5.6億美元,同比增長30.7%。

  於露指出,2019年茶葉出口主要遇到了三大問題。一是作為我茶葉出口最大市場的摩洛哥,於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進口茶葉農殘限量新標準。新標準十分嚴苛,受此影響,2019年我國對摩洛哥出口茶葉7.4萬噸,同比下降4.2%。二是歐盟不斷增加農殘檢測項目,提高農殘限量標準,出口茶葉農殘超標風險很大。2019年我國茶葉對歐盟出口2.8萬噸,同比下降1.5%,出口金額1.2億美元,同比下降12.1%。三是從2019年9月1日起,美國對中國茶葉徵收15%的關稅(2020年2月14日關稅降至7.5%)。2019年,我國對美出口茶葉1.5萬噸,同比下滑5.1%。

  疫情對當前茶葉貿易影響顯現

  自春節伊始至今,由於茶葉出口加工廠不能按期開工,導致原簽訂的出口訂單,特別是西方國家訂單,不能按期交貨。

  各船運公司紛紛公佈了2月停航計劃,涉及東南亞、歐地、拉美、澳非、美線等多個航線及國內多個港口船公司停航。可以通航的,也不是很順暢,進出口貨物安排、船期延長、各港口船舶靠港規定等諸多問題嚴重困擾企業。

  於露指出,“出於疫情防控需要,當前人員流動和生產資料調配不夠順暢,不同地區復工復產進度不一。部分對外客貨運渠道受阻,增加了企業成本。出口企業春茶採摘、加工集中在4、5月份,較國內企業啟動晚,受疫情影響相對小一些。如疫情短期內不能完全控制,將對全年出口春茶的生產與銷售造成很大的影響。”

  國際茶界和外商非常關注中國疫情

  “外商非常關注中國疫情的發展態勢。目前,尚無出現取消訂單的情況。大部分客戶對訂單延期執行能予以理解和接受。”於露介紹說,“也有客戶非常著急,希望中方儘快發貨;也出現對正在洽談的合同非常謹慎甚至暫時中止的情況。”

  美國茶葉協會主席近日向全體會員發出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提到,協會對進口茶葉產品對人的病毒感染風險基於以下三點進行了評估:一是茶葉由於從始發地到目的地的運輸時間一般較長,傳播風險很低。二是茶粉是噴霧乾燥提取物,由於噴霧乾燥過程中溫度高,傳播風險很低。三是茶液體提取物,大多數液體提取物要經過巴氏殺菌或者超高溫滅菌處理,傳播風險幾乎為零。評估結論認為,外界沒有必要擔心冠狀病毒會通過進口茶葉產品傳播。

  “美國茶葉協會的評估結論充分體現了對中國產品的信任和對中國茶界的支持。”於露表示,“疫情期間,國際茶葉委員會及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意大利、、摩洛哥、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國茶葉協會負責人、國際茶界友人紛紛致信食土商會,對中國此次發生疫情表達關切,表示國際茶葉大家庭將與中國茶界同仁在一起,共同祈福,克服困難,相信中國能克服疫情影響。”

  聯合國糧農組織馬蒙先生來信表示,“在當前的困難時期,我們與中國同在。我相信,中國人民只要下定決心,一切都會很快得到解決。”

  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伊恩先生來信中表示,“我們都非常關心中國朋友的健康,很高興這種可怕的病毒尚未影響到與茶業有關的任何人。正如你所說,我確信喝茶有助於強健體質!”

  中國茶行業應積極應對 挑戰和機遇並存

  2020年,中國茶葉出口挑戰與機遇並存。對於挑戰來說:一是受疫情影響,春茶採摘、上市遲滯,對企業全年生產和銷售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受到進口國關稅和實施更嚴苛農殘標準的影響。

  針對當前,近期茶葉企業復工後還會面臨如用工用料緊張、成本壓力上升、產業鏈尚未完全恢復等多方面問題。於露建議,首先要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邊防疫、邊生產措施,進一步增強疫情的防控能力,防止產生聚集性疫情;其次應加強與國內茶葉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溝通協調,推動產業鏈正常運行。同時,加強與國外客戶的聯繫溝通,主動開展增信釋疑工作,摸清國外市場情況和外方動態,穩定其交易合作的信心。

  於露介紹,商會針對當前的問題也積極應對採取了很多措施。一是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繫,瞭解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協助企業解決困難。二是加強對外交流,表達中國必克疫情的有力措施和充足信心,期盼與全球茶人早日在中國相聚的心願。三是針對個別國家對中國產品產生疑慮的消極影響,商會及時向茶葉企業傳達正確且積極的信息,如美國茶葉協會致會員的公開信內容,讓企業增強信心。四是商會始終不懈地進行國際貿易壁壘應對工作,時刻關注歐盟等重點市場茶葉農藥殘留的最新變化,與國內外政府部門、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尋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農殘問題。

  於露認為,遭遇疫情後,市場釋放出了巨大的健康消費需求。茶葉是健康飲品的代表,而中國茶葉的保健功效得到了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的一致認可,這對茶葉企業而言是一個發展機遇。

  於露建議,我國茶葉企業應加快轉型升級,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風險。其次,要持續加大推廣中國茶葉和茶文化的推廣。如聯合國糧農組織設立5月21日為“國際茶日“,將在全球範圍內對飲茶消費起到刺激和帶動作用,中國茶企和行業要緊抓住這樣的重要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