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廣東省地處我國最南端,古屬百越,秦始皇平定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並設立郡、縣,今廣東省域當時大部為南海郡所轄,郡治番禺,今佛山當時就為番禺縣之地。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開發,廣東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省會為廣州市。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佛山歷史悠久,自秦朝開始先後為番禺縣、南海縣之地,新中國成立後才穩定為獨立建制。東晉時就有季華鄉,唐初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於向內一個小土崗挖掘出三尊佛像,因此被認為是佛家之地而改成佛山,故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之說。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自古就是嶺南地區的手工業中心、商貿重鎮,尤其是到明清時期與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並稱為“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為“天下四聚”,鑄造、陶瓷、紡織等手工業尤為發達。佛山是我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民國時南海縣曾移治佛山,佛山也曾短暫設佛山市政廳,地位日益重要。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1949年10月,佛山鎮解放後於月底成立縣級佛山市,佛山市為廣東省珠江專區所轄,珠江專區駐中山縣石岐鎮(今中山石岐)。1950年,佛山市升為地級市,1952年珠江專區、西江專區合設粵中行政區,行政區專署駐江門市。此時,佛山市、江門市均為省轄市,但由粵中行政區領導,1954年行政區專區遷駐佛山市。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1956年初,粵中行政區改為佛山專區,專署仍駐佛山市,佛山專區轄佛山市、江門市、石岐市及中山、南海、番禺、順德、新會、台山、開平、恩平、三水、花縣、高明、鶴山、珠海等3市13縣,其中佛山市、江門市為省轄市由佛山專區管理,石岐市為縣級市,到1958年佛山市、江門市降為縣級市。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1958年底到1959年初數月間,佛山專區也曾改稱廣州專區。1959年,江門市及新會、台山、開平(恩平省入)、高鶴(高明、鶴山合併)等4縣劃歸江門專區,同年韶關專區從化縣(佛岡縣省入)劃歸佛山專區,惠陽專區撤銷後惠陽(惠州市、惠東縣省入)、增城(龍門縣省入)、博羅、寶安、東莞等5縣劃歸佛山專區。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同年,番禺、順德合併為番順縣,珠海縣、石岐市省入中山縣,三水併入南海縣,此時佛山專區轄佛山市及中山、南海、番順、花縣、從化、惠陽、增城、博羅、寶安、東莞等1市10縣,儘管所轄縣市減少,但由於並縣,佛山專區轄區擴大,這也是建國後佛山所轄面積最大時期,大致為今中山市、珠海市、東莞市、深圳市、惠州市全部,佛山市、廣州市大部及清市佛岡等地區。

1960年,番禺、順德分設,三水縣從南海恢復,花縣、從化(仍轄佛岡之地)劃歸廣州市,1961年增城、龍門分設,珠海縣從中山縣恢復。1963年惠陽專區復設,原屬惠陽專區的惠陽、博羅、增城、龍門、寶安、東莞等縣劃出,同年肇慶專區江門市及高鶴、新會、台山、開平、恩平復歸佛山專區,此時佛山專區轄2市11縣,基本恢復1958年狀態。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1965年珠海縣析設斗門縣,1966年佛山市、江門市升為地級市,但受廣東省、佛山專區雙重領導。1970年,佛山專區改稱佛山地區,佛山市、江門市又降為縣級市,佛山地區轄2市12縣。1975年,佛山市、江門市升為省轄市,同年番禺縣劃歸廣州市,1979年珠海縣升為地級珠海市,1981年高明、鶴山分設,到1982年底佛山地區共轄11縣。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1983年我國開始施行“市管縣”體制,佛山地區撤銷,轄縣分別劃歸佛山市、江門市、珠海市三市,其中劃歸佛山市的有中山、南海、順德、高明、三水,其中中山縣改為縣級中山市,佛山市轄4縣,代管中山市。1988年,中山市升為地級市劃出,佛山市域自此形成,而其所轄各縣相繼改為縣級市又撤銷設區。現在,佛山已經完成縣改區,共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和高明區五個區。

佛山是如何由鎮到市的,曾經轄有哪些縣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