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郡汽車告急


一向不屑於講故事的博郡汽車終於開始講故事了。

3月11日,是博郡汽車成立的1184天,博郡汽車用動情的筆調在微博講述了誕生故事。“從思致汽車到博郡汽車,這是一個持續講了10餘年之久的汽車研發故事。”

“低調技術派,真正具有工程師思維”是博郡汽車給很多員工的最初印象,而此前博郡汽車CEO黃希鳴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靠講故事和作秀是不能把品牌和產品立起來的。保持低調,是博郡有意而為之。

然而現實卻不允許博郡汽車低調,一紙員工欠薪的通知將博郡汽車的資金鍊危局推進了輿論視野。2月21日,一汽夏利公告稱,天津一汽夏利企業名稱變更為“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持續虧損的一汽夏利終於迎來了“白衣騎士”博郡汽車,然而自博郡汽車接手以來,一汽夏利的情況不容樂觀。

一位接近一汽夏利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了天津博郡自2019年11月18日成立天津博郡公司以來,博郡公司並未如期向一汽夏利支付款項,員工正在被拖欠工資。同時上海思致(博郡汽車旗下子公司)的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繳納的社保部分我們員工已經承擔一個月了。

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了博郡汽車資金鍊斷裂的原因,記者梳理發現,相比蔚來汽車CEO李斌、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理想汽車CEO李想這樣的明星創業者,黃希鳴的優勢在於汽車的專業性,同時在供應商方面確實也有很多人脈,可以將造車成本降低。但也因其低調,明星效應低,融資渠道類型太過於單一,和風投的觸點、掌握的資源沒有那麼多。另外,走到今天的局面,與其談判能力不足,在項目管理上存在缺陷,且營銷宣傳意識較為薄弱也有關。

陷入困局:欠薪、離職頻發

有些人選擇了守候,有些人則選擇了出走。

網絡上公佈的一份名為《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關於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文件顯示:“因公司股東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意向的政府投資未能如期納入,致使本公司運營資金延遲到位,公司全體員工本月工資延期發放。”

而天津博郡的員工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其還表示自從成立合資公司以來,生產線並未開工,首款量產車也並未推進,目前只是在討論生產線的修改方案以及進行員工培訓。有供應商向記者表示,由於博郡汽車欠其開發費和貨款,已經停止供貨。

有媒體報道,自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成立合資公司以來,內退將近3000人,員工精簡只剩下832人踏上了轉崗之路,然而僅維持了兩個月的工資之後就無下文。

而另一邊的上海思致員工也向記者發來了公司最新的通知,通知顯示,新冠肺炎疫情餘波未了,至今各地政府和企業都未能恢復正常運作。公司的各項業務,包括計劃於2月上旬完成的融資工作,都受到巨大影響而被迫推遲。預計本月薪酬發放時間將推遲到3月份。

記者從多位博郡汽車員工處瞭解到,2019年選擇仲裁離職的員工要到了2018年的13薪,卻沒有要到年終獎。而還在職的員工2019年12月的工資仍沒有發放,同時2019年的13薪資、年終獎都沒有發放。此外博郡汽車要求員工自繳社保,除了個人繳納部分需要自掏腰包,公司繳納部分也要員工自己承擔。有員工更是直言,南京的社保公積金已經斷繳三個月,已影響到購房貸款,卻始終得不到答覆。

沒有任何解釋,只有一則通知。“(管理層)缺少解釋,就只是表示遇到困難。”“(管理層)完全不開誠佈公。”“1月告知我們預計2月發放工資,2月又告知我們預計3月發放。”有不少員工向記者表示。

資金方面的短缺也加速了高層的變動。2019年9月,博郡汽車最早批員工之一、曾任可口可樂大中華區數字營銷總監的張天,被傳出辭去了其在博郡擔任的營銷副總裁職位;3月5日,曾經擔任博郡汽車市場營銷和銷售副總裁職位的陳曦正式加盟奇瑞汽車EXEED星途品牌;3月9日,從領克剛剛“跳槽”短短數月、擔任博郡汽車市場傳播總裁的張震也在其朋友圈正式發佈消息宣佈離開博郡。

真是太下飯了!怎麼吃都好吃,鮮香麻辣,嚼勁十足,好吃過癮!廣告

太太樂

查看詳情

短板:“不擅長講故事”

持續的動盪將博郡汽車撕開了冰山下的口子,也反映出了博郡汽車出現的現實問題。

“資金在意的是造車新勢力的故事。比如像蔚來。電動車的銷量要超過燃油車還需要很多年,現在全是故事和考試階段。造車的進場不分早晚,現在造車新勢力都屬於進場虧錢的狀態,只不過等待著新能源市場整體向好,已經進場的造車新勢力玩家有資格罷了。然而博郡汽車並不擅長講故事,也許這就是博郡汽車吸引不到資金的原因所在。”上海思致的員工向記者如是表示。

不過有接近一汽夏利的人員對記者表示,博郡汽車給人的印象確實比較低調務實,但是蔚來、小鵬、理想汽車能吸引到資金也不完全只是會講故事,他們在管理、產品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不同於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公司創始人所擁有的互聯網背景,黃希鳴出身於傳統汽車行業,曾效力於美國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公司,是汽車界的一員“老兵”。2008年,他回國創業,創辦了上海思致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幾乎給國內所有車企服務過,幫助他們做底盤設計調教和整車性能開發。2016年,成立南京博郡公司,專注做新能源智能汽車,此後與一汽夏利進行合作取得了生產資質,在2019年11月18日,成立了天津博郡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拜騰、理想等造車新企,博郡汽車獲取資質的成本更加的高。“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實實在在從來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包括做這家企業,我把前面兩家公司的所有財富積累砸進去了,一分錢沒剩。”黃希鳴曾這樣表示。

當理想照進現實,資金確實是擊垮博郡汽車的關鍵一槍。有接近一汽夏利的人員對記者表示,博郡汽車主要走的是政府投資的路線,當前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也更加謹慎。

而目前,有傳言稱CEO 黃希鳴本人正在天津,等待天津政府出手相救。有員工稱,“黃希鳴已在一汽夏利辦公樓苦等了快兩週,且每天呆到晚上6點多才離開。但似乎談判並不理想。”記者試圖聯繫南京博郡相關人員求證,瞭解到對方已經離職。

據悉,在引進博郡方面,天津市西青區政府對天津博郡的建立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包括所得稅和增值稅減半補貼支持;協調地方銀行為企業後續經營提供流動資金授信等。作為回報,博郡承諾將在2020年底前,為合資公司導入兩款全新新能源產品—iV6和iE3車型,力爭5年內達15萬輛產能、200億元的產值。

“如今看可能很難如期實現了。”上述接近一汽夏利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活下去”

“目前博郡汽車已經比原定的計劃晚了至少10個月。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變化很快,差一天,續航里程就會差距很大,而一旦延期,產品定義就要進行大幅調整,又會繼續拖延。”上海思致汽車員工向記者表示。

但資本不會等待博郡汽車。一位造車新勢力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資金更願意流向已經出產品以及銷量成果的企業,行業分化會加劇。

威馬汽車CEO沈暉認為:資本市場不會再像“厚待”特斯拉一樣,對待新造車企業。“特斯拉能十幾年不盈利還活著”,但對於中國新造車企而言,不盈利還能活下去的時間大概“還剩三年”。

國泰君安的汽車分析師石金漫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汽車市場並不理想,車企眾多,加劇了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壓力,同時,造車新勢力還未形成規模效應,所以成本攤銷比較大;其次,造車新勢力的口碑、安全性還未深入人心,所以造車新勢力在前期還需要大量營銷進行品牌形象的積累。

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向記者表示,造車新勢力目前都處於很困難的狀態,無論資本市場和政府都沒有找到造車新勢力盈利的可能性。

同時一名資深新能源汽車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新能源市場的前景還是較為廣闊的,這跟入場的先後沒有太大的關係。在經濟下行、競爭加劇的情況之下,還未出產品的企業更應該抓住這個時機進行產品的差異化設計和生產,更加謹慎地選擇推出新品上市的時機。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資金等待量產,如果能夠活下去就好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一汽夏利人士表示。

來自記者 陳燕南 童海華 北京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