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作者 | 罗sir

朋友前几天告诉我,今年的房租原本是在三月份就到期了,但因为资金压力,他向房东申请能不能先交半年的房租,没想到房东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让我有钱再一次交清。

朋友说,我算是好运的。

还有更多人,连房租都还是一个问题。

今年的疫情来的如此猝不及防,在换来八万人的确诊人数后,疫情悄然从中国离去,留下一地鸡毛。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渴望上班。那些在家中的日子,都随着钱袋子越变越瘪。

个体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低,不可知的越来越多,已知的就只有每月工资数。

有人告诉我开始存钱,我想的确也应该存钱了。可算了算账,每月的房租、生活成本一扣除,我也不知道我还能从哪里来钱放入我的银行卡中。

我想,比起节流,我们更应该注重开源。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一、反脆弱:你开始存钱,我开始做副业

2014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译图书,作者是安皮里卡资本公司创始人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步所著的《反脆弱》。

疫情发生后,罗sir在家中又重读了一遍《反脆弱》。这是既是一本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蓝图,也是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的终极自保守则。

这次疫情就是一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事前无任何征兆,但来势汹汹,造成伤害极大。

什么是反脆弱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增加你应对不确定性的的条件或者能力。

有足够多的多元经济收入来源,这是反脆弱;有相当部分存款,这也是反脆弱;甚至是你入职于一家大公司,这依然是具有反脆弱性。

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在你意料之中的事件,都是不确定性的。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为了避免这类事件对我们影响,提高反脆弱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好运气,你能把它的效果最大化;坏的危险,你能把它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就是反脆弱性。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如果我们把反脆弱代入到这次的疫情之中,那么存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但更好的方式是:做一份或多份副业,以免某一项收入中断。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存款固然重要,但未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更重要。

就副业来说,“广撒网”有利于你发现身边的机会,但撒网只是你的第一步,发现好的副业方向,你必须要花费足够多的时间让它去成长才行,否则是无法产生利润的。

副业是一个反脆弱的过程,学习同样也是如此,你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任何新知都愿意去了解,但你不能平均分配学习时间。

你只有把大部分时间专注于一件难事,你才能有巨大的收获。对于副业选择来说,大胆开始,无情放弃。

塔勒步据此提出“杠铃原则”:大部分资源用在最低风险的东西上,少量资源用于追逐最高的风险。

这条法则不仅适用工作,也同样适用于学习投资。

二、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西方有句谚语“

把权利关进笼子里”。而在反脆弱中,我们也同样需要把风险“分类”,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风险放入不同的篮子中,是为了更好的降低风险,提高自身的反脆弱性。

在投资理财中,这个概念应用最为深广。最为出名的是普尔资产象限图: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我们把每个月的资产分为四个部分,要花的钱、保命的钱、投资和储蓄资产。按照这四个部分,分别占你资产的10%、20%、30%和40%。

消费占比理应是最少的,储蓄最多;按照这个组成部分,就可以最大降低我们的风险,提高我们的反脆弱性。

但我们需要警惕什么?

你需要警惕的是均衡思维。

按照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我们总是习惯于德、体、智、美全面发展,事事都讲求“均衡化”。但很多时候这个均衡化,会影响你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把风险装进篮子里,但绝不是均衡地“分摊”。

即使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比例也是10、20、30、40;我们不仅是寻求风险分摊,也是寻求比例的最优解。

举个例子,你每天下班的空闲时间都是拿来干什么?如果按照“均衡思维”来看,你可能会看两个小时电视剧,睡觉前再看两个小时书;又或者是每天下班一半时间学习投资知识,一般时间学习英语。

按照大部分人的思维来看,均衡的做事情,这是一个很协调的做法。但事实是,你必须将事物优先级列出来,并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优先级最高的事物上。

从“均衡思维”发展到“单核突破”,把最重要的事,用最多精力去做。

拿标准普尔资产图来说,比例最高的是保本升值的金额,占比达到了40%。那么你就不能均衡的分配你的资产,而是应该拿出近一半来保本升值,提高反脆弱性。

拿学习来说,如果投资只是你的业余事物,那么提高学习英语的时长,就是你最应该做的;你就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投资其次。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把风险装进篮子里,不是以“平均数”,关键性因素取决于风险高低和收益率。

真正的牛人,从来不会去追求“德体智美”的全面发展,而是注重于单点突破,从而带动其他;你只有先把某个点做到最强,才能获得更多资源去发展你的其他能力。

这一点在很多手游卡牌养成类游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你力求每位角色都均衡发展时,殊不知你的战力就越低,你能获取到的系统资源也就越低;时间越长,你就越落后。

很多手游策划也正是利用这点,让你在游戏中走的弯路越多,游戏获益也就越大。

关于均衡思维,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我认为这里面的思维惯性实在太深,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巨大,值得深入探讨。

三、反脆弱本身就是“脆弱”

不论你承认与否,这次疫情几乎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所影响。当我们在说反脆弱的时候,谈论的是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我们在尝试去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时候,这本身就证明了人的脆弱性。

因为损失厌恶,为了规避损失,我们会做出一系列行为和对策来抵抗损失。

在以前,发生天灾人祸唯一的应对方式只有“逃”,逃到没有干旱没有寒冷没有战争的地方去;但在今天,我们“无路可逃”,也不需要去“逃”。

尽管人的脆弱性没有改变,但我们的创造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这也是我们社会得以繁荣延续的基础。

开始存钱是一种反脆弱,开始做副业也同样是一种反脆弱。

在不确定的未来,增强你的确定性,这就是反脆弱。


疫情下的反脆弱:把风险装进不同的篮子里



作者: ,你的每一步,都不应该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