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旗人的俏皮话,笑疼你的牙齿钩子

达拉特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古为“骑射之地、游牧之所”,蒙元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西口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其中的一些俏皮话诙谐幽默,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不能出现在官样文章中,但生活中老百姓脱口而出,说事说理,让人听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我是一个在山沟沟里长大的梁外人,又当了多年的农口干部,一生中接触的最多的是农牧民,吃百家饭,听百姓言,觉得他们说出来的话就像家乡的大山、小河,那么实在、直白、清新、流畅、生动、形象,没有那种虚哄哄、文绉绉、酸溜溜的感觉。

俏皮话来自民间,创作者和使用者就是一辈子和山川、草木、土地、农具、庄稼、牲畜打交道的普通老百姓,用老百姓的话描述老百姓的事,反映的是他们的草根生活和最朴素的情感,因此,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土得掉渣,但土得有味儿。

达旗人的前几辈子大多数是从陕西“走西口”过来的,说话具有鲜明的陕西人语音特点,发音时狠读声母而轻读韵母,说话好像是在打枪一样,显得粗犷硬气,但又吸收了蒙古族语言长音短音结合抑扬顿挫的优势,听起来别有韵味,再加上俏皮话幽默诙谐的先天特征,说出来更有意思。倘若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说出来,就没有那个味儿了。如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达旗是一个农业旗县,农本思想是传统达旗人的底色调,俏皮话中多表现出农耕文化,到处都有农村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物件、牲畜、动物的影子。大自然如,山、坡、石头、河流、草木;人类的生活用品如房屋、院墙、棚圈、嚼子、轿子、碌碡;动物如猪、牛、羊、驴、马、狗、鸡、耗子、刺猬、鸟,等等;或者是人和动物的器官,如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乃至生殖器官,见甚说甚,说甚像甚。

达旗人的俏皮话,笑疼你的牙齿钩子

达旗人说俏皮话,似乎信手拈来,但绝对是分场合的,在接待客人、和长者说话时是万万不会用的。大多数用在轻松、愉快、打红闹黑的场合上。老朋友多日不见,一见面总要互相哨打几句,开开玩笑,甚至个泡打蛋骂上一泡才说正话,显得亲切,关系扛硬。打是亲、骂是爱,梁外人还有亲家、小舅子姐夫、连襟互相开玩笑的乡俗,俏皮话常常是最好的武器。

最常见的是嘲讽、戏谑类的,如:

笼住头放屁——自作自受

厕所里扔石头——激(击)起公愤(粪)

驴粪蛋蛋——面面光

二分钱买了个羊蹄蹄——快咬筋哇

洋火棍棍挑个羊粪珠珠——大小也算个圪蛋蛋

猫喝烧酒——够呛

耗子舔猫蛋—— 拼命溜沟子

货郎子担出他妈了——货尽兰

狼吃鬼——说没的了

光棍梦见娶老婆——想的美

公鸡戴嚼子——兜不住兰

猪八戒耍把戏——倒打一耙

脱了裤子放屁——多费手续

半夜想起朝南睡——想起哪出是哪出

裤带上别个死耗子——假装打牲的

黑老鸹死了七八年——后脑勺稀巴烂,嘴头子铁习硬

讨吃子念喜——个儿给个儿说好听了

小娃娃的鸡鸡——一扒拉一硬

狗咬粑屎人——不识好人心

狗逮耗子——多管闲事

聋子的耳朵——配伴

狗舔丢子——个儿顾个儿(咯儿咕咯儿)

铺上豌豆睡觉——苶在心上兰


第二类就稍微严重一点了,程度更深了,就是骂人一类,如:


厕所里挖奔子——扑死(屎)了

养娃娃老婆嗑瓜子——B嘴不适闲

粪扒牛搬家——滚蛋

懒驴爬坡—— 屎尿多

脚片子上吊——哄鬼了

棺材里打呵牙——咋张开那死人口了

厕所里睡觉——离死(屎)不远了

牛吃蔓菁——嚼圪蛋了

刘备哭荆州——假呲B

露水地割芦草——全为(喂)了你

骡子的丢子——一忽性


第三类是叙述、判断类的,如:


穿上棉裤过河——以实(衣湿)实求(毬湿)

寡妇睡觉——上面没人

靠屁眼吹火——不顶事

靠小姨子养娃娃——指望不上

草驴B打闪——红一阵儿,黑一阵儿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小媳妇儿放屁——零圪蹦

狗吃刺猬——没法儿下手

尿泡打人——疼倒不疼,骚气难闻

粪巴牛趴在辣夹子上—— 吃得青红不顾

割了驴毬敬神——驴也死下了,神也惹下了

公鸡塔蛋——强行硬干

王八屁股——规定(龟腚)

驴B扯在马胯上——挨也不挨着

剃头洗督蛋——大错一窄背

鸡蛋杠碌碡——不自量力

小瓜子掖车砣——一支也没

墙头上耕地——专往那窄逼处走了

火烧眉毛——顾眼前

火烧皮条——往一搭圪就了

大闺女坐轿——头一遭

哑子吃饺子——心中有数

公鸡头草鸡头——不在这头就那头。


第四类是带惊叹口气的,如:


手榴弹擦屁股——危险!

老母猪掉在山药窖——挖住圪蛋了!

毛驴吃草——蹭蹭蹭!

憨羔子打圈——胡闹!


第五类是带表扬性质的俏皮话,如:


老母猪上树——大有进步

山坡上滚石头——实打实(石打石)


人常说,话糙理不糙。达旗俏皮话看似很俗,甚至看上去低级趣味,不大正经,但其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是那么形象、生动、幽默、含蓄,值得品味。

听达旗人说俏皮话,小心笑疼你的牙齿钩子。

达旗人的俏皮话,笑疼你的牙齿钩子


作者简介:林金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5月出生于青达门乡一个偏僻山村,工作之初,在达旗农村任教,后改行到党政机关,成为一名文职人员,年近不惑,承蒙组织厚爱,任乡镇书记。后调整到水利部门工作,近日解甲归田,休生养性。喜读文史,也有几篇豆腐块见于报端。豪爽、义气、唯喜杜康,徒步、骑车、采菊东篱。老人康健,儿女双全,不求富贵,只愿平安。朋友甚多,共享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