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沒有形成統一的大國,而中國卻是統一的國家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中國統一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形成了天下大一統的理念,之後的數千年,中國的統治者也一直以統一中國為己任,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下去,以致中國一直處於一個統一的政權下。

但是這個理論仍然無法解釋歐洲為什麼現在是分裂的,歐洲古時候也是統一的,在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基本上都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那時歐洲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了。那麼為什麼後來歐洲又趨於分裂呢?我想原因是因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後形成的民族國家概念。民族國家指的是一個獨立的民族應該有自己獨立的國家。而歐洲獨立的民族很多,他們都要建國,所以在民族國家概念之後歐洲開始趨於分裂,而且越是後來分裂的國家越多。比如南斯拉夫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都可以從民族國家觀念上看出來。

為什麼歐洲沒有形成統一的大國,而中國卻是統一的國家

而中國在接受民族國家概念時已經是清朝末期,更重要的是民族國家概念和中國傳統的大一統概念有衝突,而中國人更認同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概念。因此中國才沒有出現歐洲四分五裂的情況。

但是歐洲也有統一化的趨勢,比如歐盟的成立,就是歐洲人希望歐洲統一的心態,但是這和民族國家的概念有了衝突,因此歐盟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甚至出現了英國公投脫歐的情況。所以歐洲要統一成一個國家太難,他們的固有觀念根深蒂固,很難改變了。

當然我們看到近代史上歐洲也有試圖統一的力量,比如拿破崙對歐洲的征服,但是這都扭轉不了歐洲民族國家的趨勢,歐洲大一統幾乎不可實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