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在感受市場艱難的同時,一線銷售人員仍在用最飽滿的情緒去迎接每一位進店客人,希望用更有誠意的服務去打動他們。然而,對於3月份市場是不是真能迎來春風,以及回暖的程度如何?他們心裡沒有底。

在2月車市產銷數據公佈之前,甚至更早的時候,這個行業已經第一時間將目光鎖定在了3月份,如同期待春天臨近的腳步一般,寄希望於這個時節市場能夠真正復甦。

疫情的影響是如此巨大。2月,中國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僅為21.8萬輛,同比下降82%;1-2月累計批發量181.6萬輛,同比下降43.8%。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然而,現實中能感受到的殘酷遠不止於此。

在汽車產業鏈條這個封閉的有機體中,無數連接廠商與市場的經銷商有如一個個毛細血管,是產業鏈條的末端,也是廠商與消費者進行交流最重要的場所。與廠商、供應商這些龐然大物相比,分散的他們在面臨氣候變化時也最為敏感和脆弱。

車市停歇之後,經銷商也成了這個鏈條中對市場回暖渴望最為迫切的組成部分。

3月復甦?沒底

江蘇最東部有座小城,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這座小城人口流動相對較小。疫情爆發後,僅在春節假期開始時有兩例返鄉的輸入病例,此後便再無新增。目前,這裡已經連續近40天無新增患者。

事實上,這裡已經成了安全係數相對較高的地方,復工復產也早已具備成熟的條件。

進入3月,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明顯增多。在這座小城向北通往高速入口的快速通道邊,有一個並不顯眼的十字路口。向東500米範圍內,鱗次櫛比匯聚了近10家不同汽車品牌的4S店。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如果在正常情況下,像今天天氣這麼好,我們店門口這條馬路的車流量肯定比現在要大,停車的地方也不太好找,哪像現在,一輛車停兩個車位都可以。”林J作為一名老銷售,向《鍾叔駕道》說起了當下的艱難。

雖然天氣轉暖,溫和的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林J的身上看不出絲毫輕鬆。

“收入受到了很大影響,去年年中剛買了新房後經濟就有些喘不過氣,本想著年底銷售旺季能緩解下壓力,這下徹底打了水漂。” 說到這裡,林J撇了撇嘴苦笑一下,“不過也有意外收穫,我們做銷售的一直都缺少假期,這一下都補回來了。”

不用說也清楚,林J內心並不想要這個“假期”。由於收入與業績掛鉤,車市在2月份的停滯相當於直接掐斷了他的收入來源。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車市接下來可能還有長達數月的低迷。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我們這裡店很密集,不同的店員之間大家比較熟悉,也有交流,大家的看法比較一致,完全回到正常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林J告訴《鍾叔駕道》,“3月份開始確實有成交,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年前訂單的消化。也有新客人進店看車,但不多,流量還不到正常情況的3成。大家比較謹慎,而且國內疫情雖然控制了,但全世界的情況比較複雜,一旦有類似最近河南鄭州的案例出現,整個地區會再次受到影響。不光我們這個行業,就像我們自己現在也只是從店裡到家裡兩點一線,人多點的地方都很謹慎。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情緒和氛圍。這個因素的不確定性太強了。我們這種已經控制很好的地方都這樣,大一點的城市更不用說。”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林J表示,除了擔心大家不敢出門,更擔心大家不願意花錢。“我們怕大家都沒錢或者沒有那麼強烈的消費慾望。像現在就有感覺,光我們店這周已經有三個顧客把原來的訂單取消了。像今年普遍停工一個多月,老闆不好做,很多普通人找工作也受影響。這是我自己身邊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我愛人他們鄉下,多數人現在都還在家裡,往年早出去掙錢了。”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乘用車銷量2069萬輛,在2017年,這個數字更曾達到2376萬輛。如此龐大的數據背後,是無數銷售人員親自一輛輛將鑰匙交到客戶手上。身處一線的他們最能感受市場的寒意,也最先承受經濟的壓力。

不過,在感受市場艱難的同時,他們仍用最飽滿的情緒去迎接每一位進店顧客,希望用更有誠意的服務打動他們。但對於這個3月的“復甦”能有多少成色?他們心裡沒有底。

5月份能恢復七成就不錯了

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的全國8251家4S店復工情況來看,截至3月11日16時,門店復工率為82.8%,客流恢復率為44.2%,銷售效率為37.5%,售後效率為44.8%,綜合復工率為50.69%。

顯然,在車市開門之前,經銷商已經先行一步,積極做好了迎客的準備。

從乘聯會周統計數據來看,零售進度在2月份呈現月末逐步恢復趨勢,已從第一週同比下滑96%,第二週同比下滑89%,第三週同比下滑83%,恢復到第四周同比下滑63%。可見零售數據和經銷商復工率在不斷改善,且可以肯定的是,經銷商的復工腳步將明顯快於銷售數據的增長幅度。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當車市進入存量競爭、慢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新常態後,經銷商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一些弱勢品牌在早些時候已經出現過大規模關店潮,勉強度日的不在少數。而當疫情再次給車市帶來極大衝擊後,經銷商的求生欲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加強烈。

然而,儘管2月下旬就已經有經銷商開始營業,但基本上只是值班,形式大於效果。

“根本沒人,整個2月就沒人進店看車。這條街上賣出去的幾輛車,都是年前就下定的客戶,他們趕著到外地上班,我們這開門之後客戶就把車提了。”一家廣本的銷售人員告訴《鍾叔駕道》。

3月份,這座小城的經銷商基本全部開始營業,除了門口張貼的進出登記說明和測溫點,以及店內隨處可見的消毒提示、銷售人員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之外,店面的運營已經完全正常化。但在表面的正常之外,經銷商們十分清楚,市場隨時都會“不正常”。

客流不多就意味著車賣的不好,那麼,倉庫裡的車就需要停留更長時間。

3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顯示,2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係數為14.8,同比上升6倍,環比上升8倍,庫存水平位於警戒線以上,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高端豪華&進口品牌庫存係數為12.98,環比上升817.3%;合資品牌庫存係數為16.21,環比上升1061.5%;自主品牌庫存係數為13.38,環比上升655.9%。

庫存壓力在這個小地方同樣普遍。有經銷商表示:“我們現在沒想太多,就是想能夠抓住每一個機會提高我們的成交率,雖然這很難,但我們還是想辦法做到最好。整體來說,全面迴歸正常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初期預計5月份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七成左右就非常滿足了。因為現在這個階段,除了等客進店,也沒有太多其他辦法,假期或週末組織團購、搞活動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當然,也有個別案例。以銷售狀況較好的日系品牌一汽豐田為例,當地經銷商就表示,目前店內無車可賣。“現車基本上就只有展廳這幾臺了。沒有現車,我們年前已經把車賣完了。榮放要半個月,卡羅拉時間長點,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到。”

疫情下的汽車業 | 3月車市能迎來“春風”?經銷商:“心裡沒底”

儘管無車可賣,但和麵臨庫存壓力的經銷商們相比,這已經算是一種幸福了。隨著廠商復工復產,新車上市的步伐也將開始加快,屆時經銷商將面臨新的壓力。

雖然多數廠家十分重視與經銷商的關係,疫情期間採取了鬆綁政策,弱化績效考核要求,以使其消化現有庫存,減少進貨,平穩運營度過艱難,但經銷商面臨的實際壓力依然不小。

剛剛過去的2019年,儘管相關部委多次表態要促進汽車消費,但車市依然沒有明顯改觀。尤其一線以外的區域市場,很多政策仍屬於“看得見摸不著”,效果並不顯著。

日前,乘聯會下調了全年銷量預期,從2019年末預期2020年零售增長1%,下調了9個百分點至-8%。儘管業內預計如若4月末疫情解除,5月後車市即可恢復正常,但經銷商們還是擔心,這種樂觀情況能不能準時到來。

鍾述

汽車產品會迎來報復性消費嗎?就像曾經非典後、金融危機之後所表現出的那樣?

當部分人表示會的時候,往往指的是火鍋、燒烤和逛商場等受壓抑的日常消費。像汽車這樣的大宗消費品,真的不好輕易下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