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S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化石能源的影响

OIES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化石能源的影响

图片来自原文

2020年2月7日,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发布报告《当中国打喷嚏时》(When China sneezes…)报告,初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化石能源的影响,认为此次疫情或将导致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等需求的下降,导致炼油厂出口产品过剩,原油进口将大幅度下降,也将使中国对美国原油进口的承诺变得更复杂,总的来说,对中国中期增长不利。

1 中国应对措施的规模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湖北省占中国GDP的近5%。而拥有1100万人口,被称为“中国芝加哥”的武汉,是汽车等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制造业基地。仅武汉就占中国经济产出的1.6%。疫情使得该省在工业活动和运输流动方面受到最严重的限制。与此同时,随着2020年1月25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春节假期被延长,推迟了中国数百万农民工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此外,餐馆和商业中心也可能关闭,或出现极低的客流。有报道显示,中国多数城市的交通流量已大幅减少。2月初,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0%以上的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企业也被限制复工。中国应对措施的规模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对经济活动的打击将比非典期间大得多。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其连锁反应也将如此。但如果中国政府积极的遏制措施在未来两到三周有效,那么负面影响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得到压倒性的遏制。假设疫情在2月中旬出现峰值,并将在3月份得到控制,从而使活动在4月份恢复正常,但仍将导致未来一个月经济活动疲软。

2 2020年第一季度的石油需求将同比缩减至少0.5 Mb/d

在中国,最先受到疫情影响的行业是旅游和服务业,这对汽油和飞机需求构成了压力,但随着制造商关闭工厂,能源行业将成为下一个受到冲击的行业,尤其是石油生产。根据较为温和的估计,2月份的需求将下降1Mb/d(百万桶/日),第一季度的需求仍可能与去年同期持平(约为每日12.7Mb/d),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13Mb/d减少约0.3Mb/d。但如果将旅客活动总量平均下降70%和货运活动下降50%考虑在内,2月初的需求影响可能高达3~4Mb/d,占2019年12月需求水平(估计为13.5Mb/d)的四分之一偏上,这种影响还可能延长到3月。反过来,这将使2020年第一季度的石油需求较上年同期减少至少0.5Mb/d。随着第二季度末开始的强劲复苏,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仍可能增加约0.2~0.3Mb/d,而2019年的需求增幅为0.55Mb/d。虽然这是目前的基本情况,但风险肯定是下行的,如果出现更长时间的中断(或2020年上半年的更急剧减速),2020的石油需求增长率可能仅为0.10Mb/d。

3 预计2—3月天然气需求将减少10~12 Bcm

经济打击也将对天然气需求造成压力。尽管中国农历新年是工业需求乃至运输的淡季,但由于天然气越来越多地用于货运,2月份和3月份的部分时间里,整个疲弱的工业综合体可能会导致10~12 Bcm(十亿立方米)的需求遭到破坏。经济活动的反弹,特别是如果要实现天然气使用目标,可能会抵消这种疲软,并导致2020年需求增长依然强劲。不过,就目前而言,中国天然气市场供应充足,有报道称,买家通知供应商延迟发货,并对液化天然气提出了不可抗力的要求,突显了港口日益紧张的压力,以及物流方面的挑战。然而,考虑到去年大公司的巨大损失和JKM现货价格的下跌,诉诸不可抗力的选择可能预示着一系列合同的重新谈判。码头的卡车货运量已经下降,尽管液化天然气价格疲软可能会刺激一些私人进口商购买,但货运量仍可能有限。但随着国内生产的继续,且没有冷冬来支持可观的供暖需求,供应情况可能已经足以满足需求的放缓,这对中国液化天然气更大需求空间扩展构成了压力。

4 预计2月份炼油行业减产规模将达1.5~2 Mb/d

鉴于炼油商正准备迎接农历新年期间的需求高峰,但是,实际上需求增长弱于预期,加之产品库存充足,正导致中国炼油商削减产能水平。据报道,山东省的运行率已从2019年12月的近70%降至2020年2月的不到50%。运输限制和卡车司机短缺限制了销售产品的能力,且许多因春节而关闭的炼油厂未能恢复运营,而其他独立炼油厂一直在打折销售产品,以减少库存。因此,单单是独立石油公司的减产就会造成0.7~0.8 Mb/d的产量损失。此外,中石化最初也削减了0.6 Mb/d的产量,降幅可能会更大。中石油正在考虑削减约20%,中海油和中化也可能削减产量。因此,2月份的减产规模将升至1.5~2 Mb/d并取决于国内价格走势,可能也会延长至3月份(假设中国国内成本不会因局部短缺而飙升)。这将导致在未来几个月,能源领域大宗商品出口可能会增加,尤其是汽油和航空煤油,对它们的需求可能受到最严重的打击。考虑到柴油需求由公路运输而非工业需求主导,对柴油需求的影响可能会较小。与2003年中国处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化中期不同,自2019年以来,公路柴油需求一直在走弱。预计到2020年晚些时候,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以及电子商务带来的货运需求增长,可能会抵消部分需求下降的影响。

5 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可能下降,中美贸易协议承诺或难以兑现

中国对原油的需求也可能下降。炼油商越来越担心,由于担心疫情蔓延,船运商将避开中国港口,而人民币贬值将给进口带来压力。此外,原油和产品的短期积压因疫情爆发的时间而加剧。因此,鉴于对原油的需求减少,假设疫情得到控制,中国买家不太可能在4月前重返市场。一些利用低原油成本的投机购买可能会发生,但考虑到需求前景的极端不确定性,这种情况可能有限。对资金紧张的独立石油公司来说,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疫情是一个宣布货物不可抗力的机会,并避免提高已承诺的原油价格。

原油进口下降还意味着,作为“第一阶段”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将难以兑现购买美国原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承诺。据报道,一些中国买家已经要求卖方推迟或取消交货,这影响了西非原油供应。就国有石油巨头而言,它们可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定期合约,这表明沙特的原油供应仍将是最强劲的,尽管炼油商仍可能选择较低端的合约义务。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4期,刘文浩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