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她雖出生於亂世,卻自始至終都懷有一顆與世無爭的心。


她是一代才女,出身名門,學貫中西,精通多國語言,卻也能甘做灶下婢,洗衣炒菜做家務,樣樣手到擒來。


她一生波瀾起伏,經歷無數風雨坎坷,外辱內亂、顛沛流離、親人離散,卻依然溫厚平和,明媚從容,淡定優雅。


有許多人鍾情於她,但她一生只愛過一個人,一輩子都站在愛人身後,擁有最幸福美滿的婚姻、最可愛懂事的女兒,活成了所有人都羨慕的樣子。


有人贊她是著名作家,她說:“我沒這份野心。”


有人說她的作品暢銷,她說:“那只是太陽曬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暫。”


有人向她懇求墨寶,她說:“我的字只配寫大字報。”


有人請她出國訪問,她說:“我和鍾書好像老紅木傢俱,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她就是楊絳先生,她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被人們忘記,她只想安安靜靜地創作、學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2016年5月25日,楊絳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安靜,圓滿,豁達,樂觀,就像她曾經翻譯的那首詩: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楊絳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個典範。楊絳,是中國最後一位被尊稱為“先生”的女性。


1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1912年,一歲的楊絳


楊絳出生的時候,家裡已經有了三個孩子,但她依然是所有人的心肝寶貝。父親楊蔭杭為她取名楊季康,家裡人都叫她阿季。而楊絳是她的筆名,取自季康的吞音。


孩提時代的楊絳,和父母一起住在北平的東城,那時候的房東是滿族人,楊絳因此見識了梳“闆闆頭”、穿旗袍、著高底鞋的滿族婦女。


滿族婦女的鞋不像我們現在的那種高跟鞋,而是高跟位於鞋底正中,俗稱“高底鞋”,或依其形狀稱“花盆底”鞋。滿族女子穿上這種鞋,不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來前傾後仰,婀娜多姿。


父親有一次問四歲的楊絳:“你長大了要不要穿這種高底鞋?”


楊絳認真思索了一會兒,答:“要!”


楊絳九歲的時候,有機會去當時很有名的上海啟明女校讀書,但父親覺得楊絳年紀還小,不忍心放她一個人去外地求學。楊絳的母親唐須更是放心不下讓這麼小的楊絳獨自出遠門。


最終,他們把決定權交到了年僅九歲的楊絳手上。而楊絳也堅定地回答:“我要去。”


喜歡就是喜歡,想穿高底鞋就是想穿,想要念書就大聲地說“要去”,小小年紀的楊絳,已經顯露出了一種率真坦誠的性格魅力。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家裡無論是父親、母親,還是姑姑,所有人都把楊絳捧在手心裡寵,但楊絳卻從未活成嬌小姐。


到了啟明女校,楊絳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生活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服、鋪床、打掃衛生,楊絳是樣樣精通。


除了獨立生活能力,楊絳還學會了堅持自我,學會了剋制。那時候小孩子們常常因為吵架而分幫派,並詢問其他孩子幫哪一夥,“聰明”的同學會選擇兩邊都幫,不得罪任何一方。而楊絳固執地選擇“都不幫”,並堅信自己沒錯。


十六歲時,楊絳被學校推選到街上做宣傳,但她並不想參加,原因是街上的輕薄人會欺負女孩子。第二天,楊絳堅持對學校說“我不去”,因為她對政治並不感興趣。


讀什麼書,去哪個學校,做什麼事情,和誰一起玩,玩什麼,這種種抉擇,楊絳都是自己做的決定。


在時光的那頭,我們依舊可以看到瘦瘦小小的楊絳,目光堅定,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即使出身名門,從小就被所有人寵愛,可她依然養成了獨當一面、堅持主見的性格。


2

楊絳考入清華後,校園裡有很多關於她的緋聞,錢鍾書這樣的大才子更是有無數的愛慕者。


但他們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


這世上最幸運的事情,大概就是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楊絳和錢鍾書,恰恰如此。


在外人看來,錢鍾書的眉眼是桀驁不馴的,但在楊絳眼裡卻是“蔚然而深秀”。這可能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或許就算其他人看錢鍾書是個醜八怪,楊絳還是會對他一見鍾情。


而在楊絳面前,驕傲的大才子竟也從“熊孩子”變成一個乖小孩兒。以前,錢鍾書總嫌棄天下人都沒他聰明,如今卻忙不迭地找楊絳一起看書做功課。


因為身處異地不能相見,錢鍾書就天天給楊絳寫信以解相思,還把落款寫成“奏章”,說是“稟明聖上”。


就這樣,這兩個人靠著書信談了三年戀愛,最後順利走進婚姻殿堂。當然,沒有誰的婚姻生活不是一地雞毛,但楊絳的大智慧卻讓人敬佩,正因為楊絳懂得看到對方的好,所以他們才能把日子過成別人羨慕的樣子。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錢鍾書是出了名的生活白痴,這樣的男人特別需要人操心,不少妻子會喋喋不休地抱怨。但楊絳卻從未批評過他,反而覺得他笨拙得可愛,一團痴氣。


錢鍾書常自嘆“拙手笨腳”,楊絳知道,錢鍾書沒有方向感,分不清東南西北,穿鞋不分左右,鞋帶總是系死,筷子也用不好。錢鍾書初到牛津,就摔了一跤,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個門牙。錢鍾書居然不去醫院,用手帕捂著嘴往家裡跑,找楊絳幫忙。


楊絳天天做飯,有一天開玩笑說,要是可以不吃該有多好。不料錢鍾書居然信以為真,專門去找道家的辟穀之方。


錢鍾書雖然笨手笨腳,但對楊絳的愛一點都不少。結婚以後,他依然常常給楊絳寫纏綿悱惻的情書。


楊絳還在睡覺時,拙手笨腳的錢鍾書爬起來大顯身手,他一個人做好了早餐,用一隻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端到了楊絳的床前。錢鍾書煮了“五分鐘蛋”,烤了麵包,煮了又濃又香的牛奶,還準備了黃油、果醬、蜂蜜。


楊絳說,那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香的早飯。


發現楊絳懷孕後,錢鍾書特別激動,一次次唸叨:“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有段時間,楊絳為家務忙得暈頭轉向,錢鍾書見了,十分心疼。他常常躲到衛生間裡,把門關上,自己悄悄洗衣服。儘管洗不乾淨,很多時候楊絳都要重洗,但錢鍾書的心意,楊絳不會不懂。


楊絳生孩子那段時間,錢鍾書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醫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檯燈砸了。楊絳問明是怎樣的燈,然後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楊絳說“不要緊”,錢鍾書真的就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楊絳說的“不要緊”。當然,楊絳回公寓後,真的全部都修好了。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文化圈的人都說錢鍾書有“譽妻癖”,錢鍾書讚美妻子主要集中在三件事:


第一,楊絳寫的劇本《稱心如意》上演,使她一夜成名,她卻和平時一樣燒飯、洗衣。


第二,面對日本人的搜查,楊絳佯裝倒茶,上樓迅速藏好錢鍾書的《談藝錄》手稿,憲兵司令部要傳喚楊絳,她前一晚卻依然睡得很香。


第三,一次家中煤油著火,楊絳身手矯捷,制止一場大禍。


單單這三件事,就可以看出楊絳的婚姻智慧。但最重要的是,錢鍾書也懂得楊絳的好。


“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楊絳和錢鍾書,就是彼此瞭解,彼此懂得,彼此珍惜。他們就是彼此眼中那個對的人,一眼萬年,一生無悔。


3

小時候,楊絳愛讀書。她從小就知道從書籍中汲取成長的養分。父親問這個小書蟲:“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會怎麼樣?”她說:“不好過。”父親又問:“一個星期不讓你看呢?”她回答:“一個星期都白活了。”


楊絳受邀創作的戲劇《稱心如意》在1943年的春天公演,一經推出便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在上海戲劇界,“楊絳創作”成為一個金字招牌,即便如此,楊絳也從未停止過思考和寫作。


除此之外,在翻譯界,楊絳為了翻譯好《堂吉訶德》,去找了五種英法文譯本細細對比,覺得五種譯本各有所長和欠缺,均不足以代表原作。


想要忠實原作,必須從原文翻譯。因此,她在四十八歲“高齡”毅然決定再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西班牙語。然後,楊絳從零基礎自學西班牙語,每日自學,從不間斷。


1978年,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終於出版了,西班牙王室來訪,這本書作為禮物被贈予王室。1986年10月,西班牙國王頒給楊絳“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勳章”。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在文學界,楊絳從在清華唸書時被老師朱自清推薦發表文章算起,一生與文字打了八十多年的交道,她真正可以稱得上是世紀文豪:楊絳創作了小說《洗澡》《洗澡之後》,小說集《倒影集》,散文集《我們仨》《幹校六記》《走在人生的邊上——自問自答》。


楊絳一生從未停止過讀書和學習,就像她自己所說:“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女人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楊絳這一輩子都從未停止過成長。


從出生到去世,她跨越了一個多世紀,一百零五年的歲月,她堅強、坦然地走了過來。在這個過程中,她一直在努力精進,提升自己。


有人說女人的黃金時期在二十多歲,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而楊絳的一生證明:只要你不停止學習,哪怕到了九十歲,依然可以是黃金期。


楊絳:世界是自己的


九十二歲那年,楊絳寫出了《我們仨》。一百歲的時候,楊絳被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舊樂觀豁達,每天讀書寫作從不間斷,晚上一點半才去睡覺。


她是才情縱橫的文士,是世事洞明的哲人;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把自己和錢鍾書的全部稿酬捐贈給清華大學,並且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她曾說,我的“向上之氣”來自信仰,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


楊絳這一輩子都是成功的:作為女人,楊絳有一個幸福的家,有愛她的丈夫,有懂事的孩子;作為文人,她不受束縛地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寫出讓無數人喜歡的作品。


她從來沒有追求過世俗中的名利富貴,她和錢鍾書大半輩子都在“坐冷板凳”,但她自認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就夠了。她淡定、從容、優雅,一步一步勇敢堅定地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