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纽约时报,你“双标”的样子真肮脏

对不起,纽约时报,你“双标”的样子真肮脏


近日,《纽约时报》连续发布两条推文,一条是点评中国的封城是“给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而另一条则表扬意大利的封城是“为遏制冠状病毒肺炎,冒着经济风险”。这样两条褒贬态度截然不同的信息,其发布时间仅相隔了20分钟,这充分展示了《纽约时报》这家一向标榜“客观公正”的媒体是如何“双标”的。

同样是“封城”,为何中国就是“反人权”,意大利则是“崇高的”呢?其实,国外媒体这样“双标”对待中国,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对不起,纽约时报,你“双标”的样子真肮脏


近年来,美国在南海不断挑衅、东盟对华愈加敌对、日本的再武装化进程加快、加之朝鲜半岛部署的萨徳系统,中国的外交处境日益艰难。那么,面对这样的外交困境,中国扭转乾坤的关键手在哪里呢?


丘吉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外交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她可以延缓问题的激化。随着引发问题的变量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减弱,问题就会自行消失。”


不得不说,丘吉尔确实是一个很老辣的政治家,他所讲的恰恰就是外交的本质:外交突破的关键,就在于等待,因为时间会消磨老问题,也能制造新问题,还会在新变量的影响下缔造出地缘新格局!


很多时候,那些最具决定性的地缘变局,并不是在冠冕堂皇的外交峰会中发生的,而是涓涓暗流长期冲刷和沉积的结果——那些不为人知、缓慢有效、且难以逆转的政治因素才是国际关系的真正决定者,至于协议的签订和战争的爆发,只不过是其演化结果的体现。


1585年,法兰西帝国正面临着哈布斯堡帝国的三面包围。强大的哈布斯堡帝国拥有广袤的南美殖民地,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远胜法国。法国人在哈布斯堡帝国面前受尽了羞辱。

对不起,纽约时报,你“双标”的样子真肮脏

不过,早在1605年,法国最伟大的枢机主教黎塞留就逐渐意识到,在德意志北部、捷克和尼德兰地区不断崛起的新教意识形态,将对坚不可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帝国造成何等严峻的冲击:“在不远的将来,强大的老邻居很可能会土崩瓦解。”


黎塞留并没有鲁莽地哈布斯堡帝国发起挑战。他首先彻底平息了国内的新教徒叛乱,然后,黎塞留就开始不断资助尼德兰和德意志北部的新教徒,让他们大搞军事叛乱,并鼓动新教国家瑞典进军德意志。最终,新教徒的叛乱摧毁了哈布斯堡帝国的根基,把曾经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拆成了无数碎片,让西班牙帝国的财政彻底崩溃——在旧帝国瓦解的余烬中,法兰西帝国冉冉升起,成为欧洲大陆上新的主导者。


今天,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何其相似!


欧洲和美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出现不可逆的转变,无论是欧洲的伊斯兰人口剧增,还是美国的白人锐减,都将使得西方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考虑到人口结构的演化趋势,这些新问题只可能愈演愈烈,而不可能消弭。这就是说,人口和宗教等问题正在迫使西方的政治局势发生剧变,西方政治正进入历史性变更的边缘,其国内问题将逐渐外溢并失去控制。

对不起,纽约时报,你“双标”的样子真肮脏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极端伊斯兰主义的泛滥和人口的伊斯兰化,将迫使欧洲陷入内战的无解之局,而拉丁美洲移民的不断涌入,则使得美国国内的族群政治愈发失衡并失去控制。这些都是西方社会注定无法排解的难题,也是其巨大地缘优势之下的阿克琉斯之踵。


历史的暗流正在冲刷着当今世界的局势,人类文明的走向也将彻底改变。但俗话说的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临死之前,这条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虫子,还会疯狂地择人而噬——但我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它最后的疯狂。


现在,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那个绝佳的时机,那个即将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