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封妃的消息,秦可卿是第一个知道的吗?为什么?

lierenhuichang


秦可卿死后托梦王熙凤,告知其贾元春就要晋升贤德妃的消息。此事非常有意思,使得人们很好奇,秦可卿如何知道的,又为什么告诉王熙凤,以及王熙凤为什么会受到秦可卿的托梦。此事看似神奇,其实关键点本末倒置了。因为,秦可卿托梦最主要不是告知贾元春封妃,而是如何拯救贾家的好办法。



俗话说“子不语怪力乱神”,秦可卿托梦之事,首先是一件神异之事,其次才是她的死以及她说出的话。《红楼梦》假托神话,传达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都不是说给故事里的人听的。而是说给故事外的读者听的。所以,甄士隐梦中遇双真也好,王熙凤梦中遇秦可卿托梦也罢,一觉醒来,大多都记不得了。这就表明作者下笔不为警示当事人,而是告知读者来龙去脉,以及即将发生的故事!

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秦可卿梦中要托付的,是贾家要未雨绸缪的办法。并不是贾元春即将晋升贤德妃,所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秦可卿当时没说明,王熙凤也不清楚。秦可卿梦中遮掩,就表示此事可说可不说。之所以会知道,在于既然成了鬼,还有什么不知道。作者也有意借秦可卿的口,告诉读者将有大事发生,属于行文需要,也是必然埋下的关键点。


所以,秦可卿怎么知道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的事,是最没有意义的。反倒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后,贾家即将面临得严峻问题才最重要。

秦可卿托梦告知王熙凤拯救贾家的方法,此事刨除神话并非秦可卿言,而是王熙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秦可卿与王熙凤最两人关系最好,又年龄相仿,长晚辈却形似闺蜜。平日无话不谈。王熙凤刚接手荣国府,踌躇满志。秦可卿也学着管理宁国府。对贾家所面对的问题,二人看的清楚,思虑也清晰,日常交流的也都是这种他们能力范围以外的大问题。如何挽狂澜与即到,是若有职场楞头青的远大报复。

秦可卿梦中所托,就是王熙凤和她“殚精竭虑”后所能想到的,拯救贾家尚且没有为人言的最好办法。秦可卿说贾家无一人中用,也是王熙凤心中块垒。从骨子里,她也瞧不起贾家的男人们。


梦很神奇,现在也难说。但王熙凤梦到秦可卿,以及梦中所托之事。第一,是曹雪芹借秦可卿之口叙事。第二,是王熙凤平生抱负不得施展,心中所想,无法实施才借梦宣讲,如果不在梦中说出,世人不知道王熙凤有此抱负。只看他随后所作所为。可与远见卓识没有一点关系。梦中所托之事,让读者知道,王熙凤曾经的远大报复和见识皆因没有权力不得施展,最终也沦落为庸人,是为“伤仲永”。贾家失去一个自救的机会,毁了两个有见识的晚辈。托梦还有一个作用,揭露贾家后继无人的现状,以及必败无疑的结果。

秦可卿托梦很重要,却要在合理的范畴理解。阅读托梦这一段,不可以单纯认为是秦可卿的能力,要明白,是王熙凤的想法和见识。更不应该牵扯出太多线索。比方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秦可卿并没有说清楚,这个结论是看过了贾元春晋升以及省亲大观园后,自行匹配的结论,与秦可卿知不知道都无关紧要。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这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秦可卿为何有预言能力?

一般而言,具备预言能力的,不是圣贤,就是哲人,要不就是巫婆神汉(我只是采用通行易理解的称呼,并不是对这些人有任何不敬)。从来没有提到公主王子懂预言的。

秦氏不是圣贤,不是哲人,不是巫婆神汉,她怎么会有预言能力呢?

这时的秦氏已经死了。因为在中国的民间信仰里,死人具有超能力。

《水浒传》里武松替兄报仇,前提是查清武大确实被无辜杀害;而收集证据证明武大被害,是因为武松已经知道武大被害——否则,按王婆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谁保得长没事?”武大可能是自然死亡,武松怎么可能到处找证人证据,来证明并不存在的谋杀案?

那么,在找到何九与郓哥之前,武松为什么已经相信哥哥死得冤?书里是这样写的:

说犹未了,只见灵床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盘旋昏暗,灯都遮黑了,壁上纸钱乱飞。那阵冷气逼得武松毛发皆竖,定睛看时,只见个人从灵床底下钻将出来,叫声“兄弟!我死得好苦!”  武松听不仔细,却待向前来再看时,并没有冷气,亦不见人;自家便一交颠翻在席子上坐地,寻思是梦非梦,回头看那土兵时正睡着。武松想道:“哥哥这一死必然不明!……却才正要报我知道,又被我的神气冲散了他的魂魄!……”

好笑不好笑?武大郎生前昏愦懦弱,怎么到尸体被焚化一个多月(潘金莲说““再两日,便是断七。”)之后,又会来向武松报信?

你当然可以说是封建迷信。但是,中国民间有这样的封建迷信,人们相信死人会具备超能力。祭祀祖先的时候,少不得说一句“请列祖列宗保祐我吧”,试问哪个活着的父亲、祖父,能够“保祐”子孙?都是死后被赋予的超能力。

秦氏托梦之后,紧接着“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虽然宁荣二府离得近,但深夜之间,往来传信,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那么倒推回去,王熙凤做梦之时,秦氏已经死去了。

这个活着时左右为难、艰难生存的小妇人,在死后来寻找自己的闺蜜,向她嘱托一些事情、预报一些事情,是符合中国的民间认识的。


栖鸿看红楼


因为秦可卿去世了,当时是灵魂的状态,人们普遍认为灵魂能知道很多活人不知道的信息,例如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等。



贾元春封妃的消息,最开始是秦可卿透露出来。秦可卿去世当天托梦给王熙凤,说贾府不留就会有一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喜事,王熙凤连忙问是什么事,秦可卿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不久,贾府迎来了好消息:贾元春被封妃。



然后就是花钱如流水地建造大观园,让本来入不敷出的贾府雪上加霜。

福祸相依,若不是贾元春封妃,贾府也不会花那么多钱建造大观园,若不是建造大观园,可能贾府没那么快倒。

去世后的秦可卿在王熙凤的梦里预示了贾府的没落,作者借她的口间接透露出贾元春封妃的消息,正说明了封妃这件大喜事里暗藏的杀机。

以上。


慢品红楼


应该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人,而是第一人说出口的人。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她的许多行为给读者留下了很多可解之谜。除了身世比较可疑外,最大的谜团就是她怎么会第一个知道贾元春封妃消息呢?

有的红楼梦读者认为,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贾元春之所以能够被封妃,是因为她私下里告密,指证秦可卿是某太子的女儿,因为皇权斗争躲到贾府里避难。在宫廷势力角逐中,贾元春为使自己飞黄腾达而将其告密揭发。其实,这是典型的阴谋论解读法。如果秦可卿的身份果真很特殊,真是为躲祸而藏匿在贾府里的,那么按照当时的律法,贾府一门犯有窝藏罪,应该是满门被抓获或抄斩的,不可能因为贾元春的告密而无罪,贾元春也绝不可能因此受赏升为贵妃。

但是从秦可卿的出身、关系和地位来看,她确实不应该是第一个知道贾元春封妃消息的。作为一个出身寒门的女子,养父秦业官职不高,在皇宫内部不可能有消息的来源;她嫁入宁国府,虽然是当了大少奶奶,但最多应该是帮助尤氏管家,而且在红楼梦书中,她与贾元春之间没有一次交集,也不可能知道到皇家密事。按照红楼梦书中所述,贾元春封如时正值贾政过生日,太监前来宣旨不仅贾政一头雾水,贾母等在家等候时也是忐忑不安。由此可知,贾家上下事先对此也是不知道的。那么秦可卿怎么会第一个知道贾元封妃的消息呢?

从红楼梦文本结构来看,全书在结构上采取编织的方法叙事。几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串联在一起,有的是铺垫作用,有的是事情发端,有的则是事情的“余震”。秦可卿在临死前给王熙凤托梦,含糊的指出即将贾元春封妃省亲,目的就是预设出贾家的“瞬间的繁华”。

表面上她是第一个知道贾元春封妃的消息,实质上是指只有她一人知道贾元春封妃后带来的后果。据红学考证,贾府的最终没落根本诱因是贾元春在皇宫内的失势。可惜的是王熙凤没有听懂她的劝告,没有在祖坟边上多置田产,也没有设置家塾。层致兴旺了百年的贾府最终衰败。

所以秦可卿第一个知道贾元春封妃的真正原因和含义是:她是唯一一个知道贾元春封妃带来严重后果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如何应对的人。

但愿此文能被大多数人看到,朋友们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