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一个老死农村,一个晚年享师级待遇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众所周知,曾经在小学课本上也出现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狼牙山五壮士并没有全部牺牲,而是有两人幸存。

同样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一个老死农村,一个晚年享师级待遇

那是在1941年8月,当时晋察冀边区军民一起打得日军恼羞成怒,日军从华北调集7万多人对边区进行围攻扫荡,日军把扫荡重点放在了北岳和平西两处根据地,易县地区成为了日军扫荡的重中之重。1941年9月25日,3500多名日军向易县的狼牙山一带扫荡前进,其目的是要消灭在该地的八路军及机关部门,日军分九路展开拉网式的围攻扫荡,晋察冀第一军分区打退了日军10多次进攻。

仍有大批日军尾随其后,主力留下第7连掩护,以保障群众的机关部门的撤退,同时叮嘱7连,在完成任务之后自行撤退,就这样战斗任务一级一级的下达,7连成功完成了掩护任务。可是当7连想要撤退时却发现有大批敌人尾随,如此一来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为了能让大多数人撤退,必须要有人留下来打阻击,而打阻击的人则是九死一生,当时六班全体请求留下掩护连队。

当时六班仅剩下5名战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以及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他们的请求下,连里同意让他们留下打阻击,可是5个人如何能拖住大批日军呢?他们5人商量之后,分散到5个不同的角度,并且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同时使用手榴弹,这样一来敌人一时就难以辨别有多人了,由于配合得当,他们5个人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

同样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一个老死农村,一个晚年享师级待遇

5个人边打边撤,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是追赶主力的路,他们向前可以追上主力部队,同时敌人也能追上主力,另一条是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的路,是一条上山的绝路。为了确保主力不被敌人追上,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他们5人走上了棋盘陀主峰的路,等日军逐渐逼迫近山顶时,敌人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主力”只有5个人而已,日军想要活捉他们。

打光所有子弹后,为了不被日军活捉,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5人相继跳下了狼牙山,让所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5人并没有全部牺牲,其中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树枝挂住了。另外3人,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牺牲了,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救回之后还受到了分区司令杨成武的嘉奖,为他们颁发了“坚决顽强”的奖章,伤愈之后葛振林和宋学义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1947年,宋学义选择回到了河南沁阳市北孔村老家,于1971年病逝,而葛振林则选择继续留在部队,抗日胜利后葛振林参加了解放战争、剿匪战斗,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斗。

同样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一个老死农村,一个晚年享师级待遇

多年的战斗让葛振林身上6处负伤,被评为三等甲级伤残,后来葛振林被安排到湖南工作,1982年,葛振林正式退休,享受师级待遇,一直到2005年3月21日病逝,享年88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