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劑的那些事兒

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和消殺經驗,多基於以往對冠狀病毒(SARS、MERS)的瞭解,為指導公眾正確使用消毒劑,發揮消毒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國家有關部門先後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以及《消毒劑使用指南》,對病毒消殺製劑的認識和應用進行了統一和規範。本文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消毒劑的衛生標準,對常用消毒劑的種類、作用和使用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僅供參考,不作依據。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消毒劑(disinfectant)是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達消毒或滅菌要求的製劑。按有效成分可分為醇類消毒劑、含氯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胍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等;按用途可分為物體表面消毒劑、醫療器械消毒劑、空氣消毒劑、手消毒劑、皮膚消毒劑、黏膜消毒劑、疫源地消毒劑等;按殺滅微生物能力可分為高水平消毒劑、中水平消毒劑和低水平消毒劑。

一、消毒分級與適用範圍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二、常見消毒劑的成分與作用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三、常見消毒劑應用範圍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四、常見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一)物體表面/醫療器械消毒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generalsubject surface disinfectant

用於殺滅普通物體表面(學校、托幼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公共場所、家庭等用具、物品及設施表面)的微生物使其達到消毒效果的製劑。

常用物體表面消毒劑

1、含氯類消毒劑:次氯酸鈣應符合GB/T10666的要求;次氯酸鈉應符合GB19106的要求。

2、含溴消毒劑:應符合國家有關的質量要求。

3、過氧化物類:過氧化氫應符合GB1616的質量要求;過氧乙酸應符合GB19104的質量要求;二氧化氯,包括液體和固體制劑及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生的二氧化氯氣體,應符合國家有關質量要求。

4、醇類消毒劑:乙醇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5、酚類消毒劑:甲酚、對氯間二苯酚與三氯羥基二苯醚,應符合國家有關的質量要求。

6、季胺鹽類消毒劑:新潔爾滅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常用物體表面消毒方法

1、擦拭:將消毒劑用自來水稀釋成使用濃度,用乾淨抹布沾溼後,對物品進行擦拭。

2、浸泡:將消毒劑用自來水稀釋成使用濃度,將物品完全浸沒於消毒液中,作用至規定時間。

3、噴霧:將消毒劑用自來水稀釋成使用濃度,使用常規噴霧器或超低容量噴霧器進行噴灑,作用至規定時間後,開窗通風。

4、流動沖洗:對於現場製備現場使用的消毒劑,可將擬消毒物品置於消毒液出液口處,連續沖洗至規定時間。

(二)餐飲相關消毒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三)水的消毒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四)空氣的消毒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空氣消毒airdisinfection

利用消毒劑將密閉房間空氣中懸浮的病原微生物殺滅,使達到無害化的處理。

常用空氣消毒方法

1、氣溶膠噴霧消毒法

噴霧時,關好門窗,操作者手持噴頭朝向空中,從裡到外,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均勻噴霧。作用預定時間後,打開門窗,驅除空氣中殘留的消毒劑霧粒。

2、加熱燻蒸消毒法

將消毒劑溶液盛裝容器放於加熱源上,關閉好門窗,接通加熱源,消毒劑燻蒸完後關閉熱源,作用預定時間後開窗通風(約30min)。燻蒸時如室內相對溼度較低,可噴灑一定量的水以提高室內相對溼度。

3、氣體燻蒸消毒法

按使用說明書要求安放和操作使用有關消毒器,關閉門窗,開啟消毒器電源,按使用說明書設定相關消毒參數,消毒預定時間後,關閉消毒器電源,待消毒劑濃度降至安全範圍時,方可進人。必要時,消毒結束後可開窗通風,以加速殘留消毒劑的排出速度。

空氣消毒注意事項

1、消毒劑不能用於有人在環境的空氣消毒,消毒時,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

2、該類消毒劑對人有毒性,對皮膚、黏膜、眼睛有刺激性,配製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尤其在使用時應戴好防護口罩、防護眼鏡及防護手套,必要時使用全面型呼吸防護器,如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連續沖洗,嚴重時應及早就醫。

3、進行空氣消毒時,應密閉門窗,消毒結束後應待室內消毒劑降低至對人無影響時,方可進人,情況允許時可開窗通風,以使消毒劑儘快擴散、中和。

4、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消毒劑對金屬物品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臭氧對橡膠製品有損壞,消毒時應儘量避免消毒劑直接作用於這些物品上。

5、燻蒸消毒時,應注意防火、防止燙傷。

6、稀釋液應現用現配。

(五)人體衛生消毒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手消毒handdisinfection

殺滅或清除手部病原微生物的過程,並達到消毒要求,可分為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手消毒常用以碘類、醇類、胍類、季銨鹽類、酚類為原料,以水或者乙醇為溶劑製成的消毒劑。

手消毒後殘留菌數應符合GB15982標準中相應區域要求(如Ⅱ類區域工作人員消毒後手上殘留的自然菌不得大於5CFU/cm2)。

常用手消毒方法

1、衛生手消毒

取適量的手消毒劑於手心,雙手互搓使均勻塗布每個部位,作用1.Omin。

2、外科手消毒

外科洗手後,取適量的手消毒劑均勻塗布與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膚,作用3-5min。

皮膚消毒skindisinfection

殺滅或清除人體皮膚上的病原微生物,並達到消毒要求。

完整皮膚常用消毒劑種類:醇類、碘類、胍類、季胺鹽類、酚類、過氧化物類等。

破損皮膚常用消毒劑種類:季胺鹽類、胍類消毒劑以及過氧化氫、碘伏、三氯羥基二苯醚、酸性氧化電位水等。

使用碘類消毒劑消毒後應脫碘。

常用皮膚消毒方法

1、完整皮膚消毒

用消毒劑擦拭或揉搓消毒2-3次,作用1-5min達到消毒效果。

2、破損皮膚消毒

用消毒劑擦拭或沖洗消毒,作用1-5min達到消毒效果。

3、注射或穿刺部位皮膚消毒

用消毒劑擦拭消毒2-3次,作用≤1min達到消毒效果。

黏膜消毒disinfectionof mucous membrane

殺滅或清除口腔、鼻腔、陰道及外生殖器等黏膜病原微生物的過程,並達到消毒要求。

黏膜消毒劑不得作為黏膜治療藥物使用,且僅限醫療衛生機構診療用。

陰道黏膜消毒劑不得用於性生活中性病的預防。

黏膜消毒劑從原包裝倒出後應一次性使用。

常用黏膜消毒方法

1、口腔黏膜消毒:棉拭子擦拭、含漱。

2、鼻黏膜消毒:棉拭子擦拭。

3、陰道黏膜消毒:棉拭子擦拭、灌洗。

4、外生殖器消毒:棉拭子擦拭、沖洗。

五、消毒劑使用安全性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常用醫療器械消毒方法

1、醫療器械的浸泡消毒與滅菌

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前,充分清洗乾淨,將清洗後的醫療器械放入消毒劑中浸泡,使其完全淹沒,再將消毒容器加蓋,作用至規定時間。消毒或滅菌後的醫療器械在使用前用無菌蒸餾水沖洗乾淨。

2、醫療器械的擦拭消毒

按消毒劑說明書規定要求,對待處理的醫療器械進行擦拭消毒處理後,視情況採用酒精棉球擦拭或無菌去離子水沖洗以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醫療器械消毒注意事項

1、根據醫療器械的性能、汙染的病原體及消毒處理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2、汙染器械消毒或滅菌處理前應充分清洗乾淨、乾燥,處理時打開軸節,使充分暴露於消毒劑中。

3、關鍵性、半關鍵性醫療器械消毒、滅菌結束後,使用前應以無菌水沖洗乾淨。

4、對金屬具有腐蝕性、對織物具漂白性的消毒劑,需要特別注意。

5、需稀釋後使用的滅茵及高、中水平消毒劑,應採用無茵蒸餾水稀釋,以避免鈣、鎂等其他雜質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附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新冠病毒理化特性

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附2《消毒劑使用指南》消毒劑使用的“五加強七不宜”原則

“五加強”:隔離病區、病人住所進行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醫院、機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環境物體表面增加消毒頻次;高頻接觸的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加強清潔消毒;垃圾、糞便和汙水進行收集和無害化處理;做好個人手衛生。

“七不宜”:不宜對室外環境開展大規模的消毒;不宜對外環境進行空氣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劑(粉)對人員進行消毒;不宜對水塘、水庫、人工湖等環境中投加消毒劑(粉)進行消毒;不得在有人條件下對空氣(空間)使用化學消毒劑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對環境進行擦拭和噴霧消毒;不宜使用高濃度的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大於1000mg/L)做預防性消毒。

附3消毒效果的影響因素

1、溫度變化:一般隨溫度的升高消毒的速度會加快,如果溫度以等差級數增加,殺菌速度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

2、pH改變:大多數微生物適合繁殖生長的pH值在6-8範圍,pH值過低或過高都能影響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同時消毒劑的溶解度、離解程度和分子結構也會因pH變化而改變。

3、金屬離子因素:Mg2+、Ca2+、Ba2+等二價陽離子(硬水),會使長鏈脂肪酸的殺菌作用降低,對一些消毒劑的消毒效果有一定影響,應注意消毒劑在硬水地區使用的效果。

4、有機物影響: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存在形式有食物殘渣、泥土、血液、膿液、痰液、糞便等。有機物可中和、消耗一部分消毒劑,導致對微生物的作用濃度降低。更重要的是,有機物能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保護層,妨礙消毒劑的接觸、延遲消毒劑的作用甚至增加微生物的適應性。

5、表面活性劑作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通常會降低季銨鹽類和洗必泰的消毒作用,所以應注意新潔爾滅等消毒劑不能與肥皂及陰離子洗滌劑合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大分子聚合物會降低季銨鹽類和對羥基甲酸脂類的消毒作用,所以有吐溫存在的環境,需要增加消毒劑的濃度。

附4消毒劑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2、避免與拮抗藥物同用。

3、過敏者慎用。

4、避光、密封、防潮,置於陰涼、乾燥處保存。

5、易燃者,遠離火源。

6、開瓶用後應將蓋擰緊,有效期內使用。

消毒剂的那些事儿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國衛辦醫函〔2020〕184號

《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肺炎機制發〔2020〕13號

《消毒劑使用指南》國衛辦監督函〔2020〕147號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WS/T367-2012

《乙醇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73-2010

《含氯消毒劑衛生要求》GB/T36758-2018

《二氧化氯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66-2010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71-2010

《含溴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70-2010

《酚類消毒劑衛生要求》GB27947-2011

《胍類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67-2010

《含碘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68-2010

《季銨鹽類消毒劑衛生標準》GB26369-2010

《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的衛生要求》GB27952-2011

《空氣消毒劑衛生要求》GB27948-2011

《手消毒劑衛生要求》GB27950-2011

《皮膚消毒劑衛生要求》GB27951-2011

《黏膜消毒劑通用要求》GB27954-2011

排版編輯:孫洪巖(綏化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讀本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