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床快婿"背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

東床快婿"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對女婿的一種美稱。

那麼你們知道這個成語是出自哪裡嗎?沒錯,就是出自東晉時期有"書聖"之稱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一個典故。王羲之在書法方面造詣極深,作品有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如此優秀的一個書法家原來有這麼一場豔福。

這個成語的背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東晉太傅郗鑑有一個寶貝女兒,已經十六歲。一日,郗鑑看見了自己正值青春的女兒,心想:自己的女兒已經成了大姑娘了,是時候為她找一戶好人家了。於是就和夫人一起商討。

古人結婚論嫁,講究門當戶對。於是就想當時的東晉丞相王導聯姻。郗鑑瞭解到王家有幾位公子都是單身漢,這是真正的單身貴族,於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丞相王導。王導也知道郗鑑的女兒,不僅僅漂亮而且還知書達理,因此不假思索道:"那太好了。就請您直接去我家中挑選吧。我那些子侄,你挑中哪個都給你做女婿。"

於是,有一天,太尉郗鑑就派遣自己的管家拜訪丞相府,去打頭陣進行初步刷選。

王府中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沒有一個不卯足了勁,精心裝扮一番出來相見,都希望自己能中選。郗府管家看了又看,感覺每一個都很好,難以決斷。

但是,就一個另類,那就是王羲之。管家來到丞相府的東跨院的一個書房裡,卻發現王羲之光著上身躺在床上,對自己愛理不理,郗府管家就十分的納悶,這麼難得的機會,這傢伙為什麼不在意呢?

郗府管家回到了府中,就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一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一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鑑說:"這樣的人就是我要選的,走,快領我去看。"

見王羲之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決定選擇了王羲之當女婿。

也就造就了"東床快婿"這一個成語。

讀完這個故事,你們以為"東床快婿"只是一個相親的故事?那你們就錯了,裡面的學問大著呢。你不得不佩服太尉郗鑑的眼光,從一個行為中就能做出最正確選擇,這眼光和判斷力值得每個人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