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已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

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已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

3月13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消息:江蘇強力推進“禁野令”,累計調查網上野生動物交易信息87條,已經立案1條、移交外省5條;已經關閉197家野味農家樂。

1、疫情發生之後,江蘇加強監管,在綜合治理上下功夫。嚴格准入把關,加強廣告監測,對涉嫌違法廣告103條次轉交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2、強化平臺監管,重點加強對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大眾點評等重點電商平臺及網店的監測,對發現違法經營野生動物的省內網店,及時採取下架(屏蔽、刪除)、電話約談等措施,對發現的每一條線索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目前累計調查網上野生動物交易信息87條,已經立案1條、移交外省5條。

3、規範餐飲管理,要求食品經營者不得采購、經營、使用野生動物肉類及其製品,不得提供所謂的“野味”。目前,對江蘇省農家樂經營比較集中的宜興、金壇、溧陽、句容等重點地區,通過逐一排查,已關閉野味農家樂197家,查處涉及經營野生動物的案件7起。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介紹,執法也遇到一些實現問題,主要是野生動物監管方面法規制度還不盡完善,特別是在多部門監管執法過程中還存在職責不清的現象;現行法規對未納入保護範圍的野生動物交易缺乏執法依據;此外現行目錄清單不夠完善,究竟哪些動物禁止食用還不夠清晰,給一線執法帶來困難,也給餐飲經營者和消費者帶來困惑,建議明確“禁食”範圍。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邢春寧強調,要依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有關法律,及時制定、調整相關名錄和配套規定。各地也應充分考慮到禁食決定可能對江蘇省部分飼養動物的農戶帶來的經濟損失,引導農戶以大局為重,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江蘇省人大有關委員會年內還將抓緊開展修訂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立法調研,適時啟動立法程序。

背景資料

1、江蘇野生動物現狀如何?經營交易市場多大?

江蘇省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統計,全省共有陸生野生動物604種,約佔全國總數的23%,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13種、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250種。

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力量,對野生動物集中分佈區、越冬地、遷徙通道進行野外巡護,清除鳥網、獵套等非法獵捕工具,保障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截至目前,全省共開展野生動物巡護23947人次,巡護距離達174125公里,監測到野生動物數量約147萬隻次,形成有效的野生動物野外監測網絡。

2、梅花鹿、蛇……全省養殖“野味”現有2100萬隻

經林業部門排查,江蘇省持有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單位共653家,其中以食用(包括保健品)為目的454家,主要人工繁育動物種類有梅花鹿、黑斑側褶蛙(青蛙)、河麂、暹羅鱷、蛇類、雁鴨類等,動物存欄量總計約2100萬隻。

3、摸排“野味經營”主體,線下791家、線上148家

為摸透市場實情,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對有批文或備案的野生動物交易情況進行基數統計與實地核查。截至目前,網下摸排出野生動物交易經營主體791家、交易額1.9億多元,其中:有各級林業部門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的391家,通過經營範圍排查核實400家;養殖銷售615家,企業、餐飲及場內經營戶92家,寵物經營等42家,動物園管理42家。

網上摸排出野生動物交易經營戶148家,其中:經營納入保護範圍野生動物的68家,經營非保護範圍野生動物的80家,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管執法提供了保障。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