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 如何借助金融工具扶持中小企业


疫情当下 如何借助金融工具扶持中小企业


2020年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处于爬坡阶段,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

  在此次疫情过程中,广大中小企业损失惨重。因疫情防控所采取的人员隔离、暂停营业、延期复工等措施,导致中小企业面临库存积压、订单违约、房租支付、人力成本、银行还贷、债务兑付等方面的压力,普遍出现原材料供应不到位、资金断裂、消费下降、市场萎靡等连锁反应。同时,疫情何时将会结束,目前尚不能够进行准确研判,对于未来的市场预期和经营心态会产生负面影响。若任其消极发展,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要在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企业大面积倒闭潮。在稳增长、保就业中,应将保就业置于首位。只有保住老百姓的饭碗,社会才能稳定。

  为了应对上述风险,近期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以稳就业、稳企业,其中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而在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多项研究成果显示,考虑用工成本的因素,不缴纳“五险一金”的情况普遍发生在中小企业。且近年来采取多项减费降税改革,中小企业税负成本并不高。事实上,减费降税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观望。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获得输血资金,尤其是那些连锁型、平台型、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资金链尤其不能断裂。此时,金融工具的重要作用得以体现出来。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给予金融信贷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各地根据这一通知,相继制定帮扶性金融政策,包括设立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的专项低息贷款,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支持,对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不良部分给予适当补偿,开发疫情期间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鼓励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等等。(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 获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