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制意味著國力衰敝,評沙特王國和巴列維王朝

現在世界第一大石油輸出國沙特人均收入不敵韓國,武器基本從外國購買,科技力量低下,反觀資源貧乏的韓國科技發達成為世界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全依賴於民主憲政。


君主制意味著國力衰敝,評沙特王國和巴列維王朝


首先韓國的發展得利於政府有力的措施。政府在二戰後依靠軍政府形勢大力在國內發展壟斷的國有企業,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70年代之後正式走上發展經濟的軌道,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漢江奇蹟”。
經濟起步之後,韓國能夠及時調整相關經濟政策。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已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其中造船和汽車製造等行業更是享譽世界。韓國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IT技術水平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君主制意味著國力衰敝,評沙特王國和巴列維王朝


其次,韓國人的行為準則強調忠誠、自律和愛國。傳統的倫理價值觀與效率、競爭、民主等現代理念交融,成為韓國實現經濟起步和邁向未來的重要精神資源。在韓國人心中,本國產品質量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最適合本國人使用。因此,韓國人日常使用的物品從手機、電視機到汽車等大都是本國的產品。正是民眾的這種愛國精神,不斷支持著韓國民族企業從一個高峰邁向另一個高峰。
再次,二戰後美國為了讓韓國壓制朝鮮,抵制蘇聯的東方戰線,給予了韓國大量的幫助和支持。
1953年的8月19日,美國政府與英國在伊朗國內親西方勢力的合作下,發動政變顛覆伊朗民眾選舉產生的穆薩迪格合法政府,扶持封建王朝統治者巴列維國王復辟。
自1950年開始,伊朗強烈反對西方殖民主義者對伊朗的控制,同時要求石油國有化。因為,伊朗的石油資源受英國全面控制。引起了伊朗人民的強烈反抗,在民眾的抗議下,伊朗國家協商會議和上院於1951年一致通過石油國有化議案。但英國為了繼續掠奪伊朗石油資源,在美國的幫助下對伊朗石油工業進行破壞,並對伊朗實行海上禁運和抵制伊朗石油,以阻止石油國有化議案的執行。兩國於1952年決定在伊朗發動政變,推翻穆薩迪格民選政府,並扶植美英傀儡巴列維國王復辟。


君主制意味著國力衰敝,評沙特王國和巴列維王朝


在此情況下,曾在伊朗從事間諜活動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奉美國政府的命令於1953年8月19日利用伊朗國內一些親西方的政治、軍事和宣傳媒體發動了一次政變,併成功地推翻了穆薩迪格民選政府,隨即將巴列維國王扶植上臺。此後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裡,伊朗不但沒有得到發展,而且一天一天走向貧窮落後。導致伊朗發生宗教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比穆薩迪格政府更加仇視西方,也就是現在的伊朗政府,由於伊朗民選逐步使民情溫和開放,現在與美國的關係在逐步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