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裡竟有超市 物美的小試水能否改變傳統超市格局

“2月29日天氣早報,今日氣溫1~6℃,小雨,微風。鄰居們早上好,今天有小雨,外出記得帶好傘...”每天上午9點,物美多點抗疫服務站都會準時為所在社區業主帶來溫暖的問候。這樣的問候來自物美駐紮在北京五個社區抗疫服務站的微信群,每一個微信群都是提貨點,目前在全北京共有五個社區享受到此服務,郭老屍所在的社區有幸成為這之一。物美依託在北京超強的社區覆蓋能力在多點APP上提供線上超市服務早已不是一日兩日,但自從疫情爆發後,物美與周邊社區深入合作,在社區內提供自提服務正在悄悄的圈人。在我看來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微信群很可能未來會改變物美的服務體系,甚至改變傳統超市格局也猶未可知。

微信群裡竟有超市 物美的小試水能否改變傳統超市格局

1916年9月9日,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一家名叫Piggly Wiggly的商店開業,和別的商店與眾不同的是它的經營模式是由消費者自行在貨架上挑選商品最後結賬,一時間就在全美獲得認可而後風靡全球。1917年這家商店的經營者克拉倫斯.桑德斯將這種零售店經營模式申請了專利,這也被認為是超市最早的雛形。

微信群裡竟有超市 物美的小試水能否改變傳統超市格局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消費者再去超市肯定不是為體驗新穎的購物模式,它也早已不再新穎。今天的我們去超市購物不僅是因為超市可以提供觸達全品類商品的一站式購買服務,而且還可以享受到相對合理的售價,買到可信賴的產品和有保障的售後服務。但隨著我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們似乎對購物的需求也開始潛移默化的發生變化,我們不再在絕對低價上做更多苛求,而是將優質的產品質量和購物體驗視為和低價同等重要的因素 。比如,“即便是生鮮果蔬我們也不想費時動手挑選網上下單、送貨上門能為我讓我的生活更高效”,這就催生出了生鮮電商,無論盒馬生鮮、順豐優選還是每日優鮮都提供了類似服務;再比如,“我不知道買什麼不知道今天有什麼促銷,希望得到推薦”,這就催生出了消費導購。二者雖然都可以解決問題但也都有弊端,服務單一且無法掌控供應鏈勢必會讓新興生鮮電商難以面對打擊,疫情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當然傳統超市也不是沒有問題,傳統超市雖然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有穩定的客源和銷售渠道,但在智能化轉型上卻難以推進。一方面傳統超市的營銷模式成熟,一貫採用的被動式營銷容易受到組織架構與穩定的行業規則影響難以推進;另一方面傳統超市具有強大的供銷和渠道體系,貿然改革可能會擾亂自己的經營體系反而得不償失,所以不少傳統超市願意推進智能化、互聯網化但很難將其放在很重的位置。


其實不少傳統超市都曾嘗試過或者正在推進互聯網化、智能化升級,比如永輝Bravo智能體驗店、比如沃爾瑪虛擬現實耳機和機器人,但類似的“創新”卻難以落地。傳統超市可以判斷出智能化轉型風口卻難以深刻進行客戶導向,站在客戶的立場聆聽、解決客戶訴求。即便是像多點Dmall這樣智能化平臺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將超市搬到手機上而已。而微信群這種特殊時期的全新嘗試看似無心插柳,但卻是在當前結合選購與導購、零接觸購物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微信群裡竟有超市 物美的小試水能否改變傳統超市格局

說到多點,它是2015年由前華為榮耀掌門人劉江峰攜華為、京東、唯品會高管和物美電商核心成員共同創立,本來與物美超市是合作關係,但發展至今初創團隊都已離開僅剩下物美電商的張峰任職CEO,而後補的合夥人劉桂海也來自物美,所以多點當前也早已完全物美化。當前物美與多點的會員體系完全打通,而多點也成為只服務物美集團下兩家連鎖超市物美與美廉美的唯一網絡化服務商。

微信群裡竟有超市 物美的小試水能否改變傳統超市格局

物美+多點的新零售模式曾被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視為手中王牌,雖已經運營多年但仍在探索中,至今也是有得有失。比如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物美與多點設立3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平物價、保供應,從世界各地採買相關商品。首批的300萬支韓國KF94口罩相對平價的投放在物美超市和多點APP中,在一罩難求時物美與多點不停的更換口罩銷售方式,通過限購、整點秒殺、生鮮捆綁等方式讓更多消費者買到口罩值得點贊。但在這過程中將口罩與生鮮菜品進行套餐捆綁銷售也遭到質疑,甚至被曝光銷售過期口罩更是讓消費者更難以接受。此外,為了在賣場中推廣多點APP,強行將APP與超市購物車進行捆綁,完全忽略了傳統超市賣場的主體客戶中老年對智能手機的使用能力,後期也不得不為其開放超市購物車。


但結合當前疫情與周邊社區聯合開辦的物美多點抗疫服務站,讓自提點進入社區的試點可以說是物美近期走出的一步好棋。傳統超市面對的人群相對複雜,他們小到在校生大到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如何將購物行為進行精細化區分,針對不同圈層而進行針對性Push是個難題。物美與多點在疫情期間藉助消費者不願外出的心理,通過社區內的自提點(抗疫服務站)觸達用戶,並根據用戶畫像進行針對性的聚攏與服務,在通過超值商品的Push推送、暖心定製化服務等方式,為超市培養出具有購買力的不同維度的核心用戶圈層。待疫情結束後,他們很可能成為物美智能化轉型的核心用戶,未來物美更有可能針對這些用戶做更多定製化服務做圈層觸達。


疫情可以說給了物美超市一個絕好的機遇,但能否抓機遇還要看物美能否持續穩定的在智能化轉型方向投入,能否利用好核心圈層用戶進行口碑與Offer的擴散。當前無論盒馬生鮮、每日優鮮還是順豐優選再或是其他生鮮電商都在通過互聯網思維為用戶提供服務,而傳統超市擁有的賣場是這些生鮮電商無法企及的優勢,如何擴大圈層、準確觸達以及能為新用戶帶來什麼樣的定製化服務這是未來傳統超市該研究的方向,而五個社區的微信群也只是一次小小的試水而已,小試之後能否帶來大改變,值得期待。


更多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