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秋水仙鹼治療痛風又添力證

該文章來自NEJM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

Managing Acute Gout: A Randomized Trial


Allan S. Brett, MD


萘普生和秋水仙鹼同樣有效。


急性痛風發作患者的口服治療藥物(即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NSAID]或類固醇)通常根據潛在副作用、禁忌證、費用和患者偏好進行個體化選擇。在英國的這項試驗中,399例急性痛風發作患者被隨機分配到萘普生組(初始劑量750 mg;之後以每日3次,每次250 mg的劑量用藥1周)或秋水仙鹼組(以每日3次,每次0.5 mg的劑量用藥4日)。本試驗納入的患者對兩種藥物均無重大禁忌證;腎小球濾過率<30 mL/min的患者被排除。70%的病例有第一蹠趾關節受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下肢關節受累)。


兩種治療方案均有效。萘普生組和秋水仙鹼組的疼痛緩解情況相似,兩組在7天內和第1個月時均達到緩解。秋水仙鹼組的腹瀉發生率較高,萘普生組的便秘發生率較高。

評論

我計劃將本試驗提供的有用信息應用到臨床實踐中。本試驗證實了秋水仙鹼每日3次短期用藥對於急性痛風發作的療效;秋水仙鹼採用更小劑量通常無效,採用更大劑量則耐受性差。本試驗也證實了萘普生的療效,萘普生是一種在美國屬於非處方藥且價格比秋水仙鹼低廉得多的非甾體抗炎藥。口服潑尼松可留給對上述兩種藥物均有禁忌證的患者。最後,本試驗未探討痛風的長期治療,這個可能需要採取降低尿酸的療法,並且將每日小劑量秋水仙鹼或NSAID預防性用藥持續一段時間。



引文

Roddy E et al. Open-label randomised pragmatic trial (CONTACT) comparing naproxen and low-dose colch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gout flares in primary care. Ann Rheum Dis 2020 Feb; 79:276. (https://doi.org/10.1136/annrheumdis-2019-216154)



NEJM期刊薈萃

NEJM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由NEJM集團出版,請國際著名醫生評論醫學領域重要論文,幫助醫生了解和運用最新進展。《NEJM醫學前沿》每週翻譯數篇,發佈於app和官網,並精選2-3篇在微信發佈。



版權信息 本文由《NEJM醫學前沿》編輯部負責翻譯、編寫或約稿。對於源自NEJM集團旗下英文產品的翻譯和編寫文章,內容請以英文原版為準。中譯全文以及所含圖表等,由馬薩諸塞州醫學會NEJM集團獨家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請讀者持續關注《NEJM醫學前沿》官網,APP和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