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人字有兩筆 : 一筆寫執著,一筆寫放下。

終有一天,我們將會不問不爭。

唯有不問,方能無疑;

唯有不爭,方能無憂。


1


不問過往

王陽明:“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已經過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像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
人只能活在今時今日,也只需做好眼前此刻的事情。
對過往念念不忘的人,多是現實境況不順心的人。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
不妨跟自己和解,別再去計較曾經的得失。
將過去的榮耀,美好的回憶,全都寄放在昨天。


2


不問結果

王陽明:“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凡事想太多,往往是因為做得不夠多。
事情總要踏實做完,才能看到最後的結果。
人這一生,生是頭、死是尾,中間全都是過程。
盡力過好這一生,只看過程、不問結果。
華麗地跌倒,總好過無謂地徘徊。
泰戈爾曾說:“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江水奔騰,不因一去不返而抗拒東流。
有這樣一種自信、一份坦然,就已經足夠。


3


不問人心

王陽明:“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
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
猜人心就像是隔皮猜瓜,難知好壞。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有些話聽過就好,切莫當真;
有些事知道就好,切莫說破;
有些人看清就好,切莫拆穿;
有些情隨緣就好,切莫執著。
善待你的人,你就加倍對他好;
冷落你的人,也不必再問原因。


4


不爭面子

王陽明:“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久久自然有得力處。”
中國人最在乎“三碗麵”:人面、情面、場面。
人越沒底氣,就越是要面子。
活得太累,也是因為放不下面子。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面子是給別人看的,日子是留給自己過的。
聰明人,懂得在人前留面子,更懂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他們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5


不爭口舌

王陽明:“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翁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慾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平定寧王叛亂之後,朝堂之上誹謗和議論王陽明的人越來越多。
王陽明卻毫不在意。
他說:“我相信自己的良知。
是是非非自有定論,哪怕天下人都來謗我,也改變不了什麼。”
難聽的話,過耳不過心。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
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逞一時口舌之快,只能贏得暫時的勝利。
養一顆包容的心,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6


不爭眼前利

王陽明在朝堂上被打壓、被排擠。
但是對他而言,這些都不成問題。
他在龍崗書院旁邊,為自己開闢了一處“西園”。
“方園不盈畝,蔬卉頗成列。
放鋤息重明,舊書漫披閱。
盡醉即草鋪、忘與鄰翁別。”
生活在此間,粗茶淡飯、講學求道,其樂無窮。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富貴名利,在他眼裡看得如浮雲般不值一提。
不沉迷於物慾,保持一種超然的心境。
在平凡的生活中修養自己的心靈,我們也能在芸芸眾生中活得更精彩。
不爭之人,反而比能爭的、會爭的更有福。


7


不爭身後名

王陽明:“名與實相對。
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
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的心。
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飢而求食,渴而求飲,還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好名?”
人多喜歡追逐虛名,這正是“表現欲”在作祟。

王陽明:聰明人,三不問,四不爭


貪圖身後名,就難免會做出違背良知的事情。
爭名之心越重,越難腳踏實地做事情。
聰明人不求聲名、不求功利,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所以古人才說:“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