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通常人們認為奧地利人的特點是傳統顧家、與世無爭,追求舒適、穩定。外國遊客有的讚歎奧國人的熱情好客,有的抱怨維也納勢利冷漠的服務態度。那麼現實是怎樣的呢?在奧地利長期生活會有什麼不同的體驗呢?

奧地利人歧視外國人?

在Quora上不少人提到奧地利人的“排外”。有一個非奧地利家庭在維也納郊區生活了6年多,說德語、有高學歷、體面工作,卻常受到當地人歧視…

有網友給出了原因:在維也納郊外、以及奧地利小城市、鄉村,當地人對不會說德語的外國人有些不習慣。而維也納住著來自各地的移民,本地市民已習慣了“文化融合”的氛圍,大體對“非奧地利人”包容友好。即使有“害群之馬”,也是那些教育程度低、社會底層或失業的奧國人,片面地認為移民佔用了社會資源,有仇視心態。

來自美國的網友說,在維也納生活多年,比起巴黎,維也納對外國人友好多了!。

貌似是美籍華人的網友回應說:在維也納生活多年,雖然是亞洲臉,但從未受到過歧視,當地人不喜歡的是塞爾維亞“黑幫”和羅馬尼亞“丐幫”。

一位“黑珍珠”博主也表示,她在奧地利的小城市,當地人對她非常熱情,紛紛和她搭訕合影。

有個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誠實”地說:“要看你是來自哪裡的外國人。我敢說,至少有三分之一奧地利人排外,但並不是所有外國人,我們不喜歡的是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羅馬尼亞人,和非洲人”。這或許能解釋上述的例子,這些人雖然膚色不同,但都是美國人,或許便受到“優待”。

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如何與奧地利人交朋友?

當有人在Quora上提問:奧地利人有哪些特點?得到了許多有趣的回答。

“奧地利人非常真誠,普通交情的不會過分客套,當他們對你噓寒問暖,便是真的關心你。當你表現信任理解,並尊重他們的底線,奧地利人才願意與你建立友誼。而一旦建立,就是一輩子的朋友。”

“奧地利人有點‘精分’,他們對人相當友善、但又保持距離。即使真心想和你做朋友,仍會小心翼翼、過分客氣,讓你感覺好像沒有興趣和你做朋友。當你想打開心扉時,他們總是一副“欲拒還迎”的態度。”

有人說,奧地利人願意對陌生人敞開心扉,特別是在吃飯、喝酒時,另一方面有希望又極力強調“個人隱私”和“個人權利”。

很多人覺得奧地利人和德國人難以區分,畢竟他們都說德語、帶有日耳曼人公認的認真、嚴謹、守時的習慣。當問到奧地利人和德國人的差別時,高分回答是:德國人在工作場合有森嚴的上下級關係、更嚴肅,而奧地利人喜歡輕鬆的氛圍。人際交往中,德國人直接、而奧地利人委婉。至少99%的奧地利人認為他們比德國人更幽默,這點其他外國人表示贊同。

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某家報紙列出了奧地利的十大交友之道,在人際交往時你需要學會以下方式。

1. 學點德語,熟練區分”你”和”您”

學習德語更容易幫助你在奧地利結識新朋友。在日常人際交往時,奧地利人普遍用“你”(du),而德國人更多使用尊稱"您"(Sie)。在奧地利對上司、長輩仍需記得用尊稱“您”。

2. 別忘記學術頭銜

奧地利或許是最在乎“學術頭銜”的國家,甚至有人為了名聲,本身沒有高學歷,私自在名片上加上“碩士”、“博士”等頭銜,以抬高自己、博得信任。給別人寫信或email時,尤其是正式場合,務必記得加上對方的學術頭銜。普遍寫法是Frau/Herr+學術頭銜+姓,比如Herr Dr. Huber。近年來,年輕人把學術頭銜和姓位置顛倒的寫法也常見,比如Herr Huber Dr.

3. 不打擾鄰居

調查顯示20%的奧地利人曾和鄰居有過矛盾、或對鄰居不滿,其中很大原因是噪音擾民。超過某個時間段,民居內電器、機器、樂器、除草機等不允許發出噪音。週日和法定假期全天禁止擾民噪音,週一至週六每個城市有不同規定,維也納一般是晚上十點到早上八點之間不允許擾民。

4. 隨時隨地的奧地利式“你好”

走進商店、餐館,服務員會對客人說”Grüß Gott”,字面意思是“向上帝致敬”,你這時可以回打招呼,即使有些奧國人是無神論者,也使用這個說法,用於陌生人之間的打招呼。在維也納朋友見面喜歡用“Servus”打招呼。

5. 準時赴約

去朋友家作客儘量不要過早或過晚到,奧地利的火車、公車晚點很常見,赴約遲到在15分鐘以內一般為人接受,超過15分鐘難免讓人詬病。

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6. 作客時準備合適禮物

和中國文化類似,“空手”去普通朋友家作客在奧地利也是不禮貌的。如果不知道買什麼,帶上一瓶酒或一束花不會出錯。至於不同的花語眾說紛紜,最快捷的方法是讓花店替你挑選作客的花束和搭配。

7. 遵守餐桌禮儀

在用餐前,說一聲Mahlzeit或Guten Appetit (祝你胃口好)。當大家都斟上酒後,主人會帶頭敬酒,每個人端起酒杯相互碰杯,並說“Prost”(乾杯),碰杯時一定要相互注視對方眼睛表示尊重。

8. 外出用餐別忘記給小費

在奧地利的飯店或酒吧消費有付小費傳統。大多數人付消費金額10%作為小費,或湊成整數(例如消費28歐,付30歐)。如果你結賬時遞上錢說”Danke”或”Thank you”,一般默認是服務員不用找零了。用德語說”Passt schon”或”Stimme so”,服務員將不再找零。如果你身上只有百歐大鈔,可以結賬時報上你想付的額度,服務員會將餘額給你。

在很多飯店、咖啡館,如用銀行卡、信用卡結賬,POS機上會出現“小費”界面,可以直接按你願意付的小費金額。

9. 培養紳士風度

和其它西方國家一樣,在奧地利人際交往中男士的紳士風度尤為重要,例如,幫女士開門,請女士先行;用餐就坐時,替旁邊女性朋友拉開座椅,幫她掛好外套;替女士打開車門、再回到駕駛座上,女士下車時,下車為女士打開車門(在車裡探過身子打開車門的做法很不雅觀)等等。紳士風度不僅表現在與女友相處中,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與普通女性友人的交往。

10. 吸菸的禮節

奧地利人很喜歡吸菸,吸菸低齡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果你在聚會時想抽菸,一定要先問身邊的朋友是否介意。如果想在飯店裡吸菸,可以選座位時坐在吸菸區 (Rauerbereich)。在維也納問朋友要支菸,俚語問法是'Host a Zig?',而普通問法有很多,比如Darf ich mir eine Zigarette schnorren?

這些網友的經歷和交友“規矩”,是不是你在奧地利生活中也曾遇到呢?相信不論在哪種文化中,只要真誠相待,總能收穫彌足珍貴的友誼。

奧地利當地人排他嗎?友好嗎?

奧地利移民申請條件:

1.55週歲以下

2.無任何犯罪或不良記錄

3.每年4萬歐以上存款證明,換卡後可取出

5.奧地利固定住址(協助)

6.奧地利保險(協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