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

歷史總是呈螺旋狀地滾滾向前,每一個階段的民俗文化,服飾,潮流,生活習慣以及觀念等等都有著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痕跡,比如說職業,在古代步入仕途是寒窗苦讀的目標,但是如今卻有了各種各樣的選擇,人們也並不會侷限在某一種職業上。

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之際,當時社會上流行著四個“金飯碗”的職業,大家都擠破腦袋地希望進入,但是如今卻幾乎都無人問津,這四個職業是什麼呢?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

第一個職業是供銷社售貨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雖然即將迎來的是改革開放,但由於當時生產技術等方面仍舊落後,因此物資依舊緊缺,很多地方購買東西仍舊需要票,比如糧油就需要糧油票,布匹就需要布票等等,憑票購買,這種購買方式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當時“供不應求”的經濟情況。

因此供銷社的售貨員在當時是很受歡迎的,她們掌握著當時最緊缺的各種物資,各方面的待遇也是非常不錯。現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街邊商鋪林立,售貨員已經是很常見的一個職業,也不如八十年代那麼吃香。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

第二個職業是司機,八十年代時期汽車在中國的街道上並不多見,很多家庭都是自行車,能掌握開車技術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司機這個職業在當時是十分受歡迎的,不僅有面子,還有足夠的回報。

第三個職業就是播音員,主要是收音機播音員,在電視機以及有聲電影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收音機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大件,八十年代左右,人們結婚要的不是房子和車子,而是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等,一名播音員在當時可以說是令很多人都向往的職業。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

最後一個職業就是電影放映員,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放映需要專門的電影放映員,放映員的手裡會有一個寫著電影類目的冊子,上面會記錄電影的名稱類型等等信息,每次放映的時候就會翻開這個冊子,找到需要放映的電影。

在當時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中,電影放映員可以說是極其受歡迎的職業。如今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電影放映已經可以網絡操控,不需要專門的放映員。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

這四個職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都是人人羨慕的“金飯碗”,在如今有的已經是很常見,有的則是消亡了,有的也無人問津,不過這也證明了歷史總是不斷向前的,也是不斷變化的,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