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神话是历史吗?神话与历史间有着什么样的差距与联系呢?中国历史上,对于神话的态度又有着几次重

大的转变呢?走近神话就是走近历史,让我们一探神话背后的历史真实。



一."信古"与"疑古"

中国对于神话和历史的关系,有一个分界线——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对于神话的态度是全部相信,也就是所谓的"信古"。中国上古神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不仅碎片化,且与政治联系密切。例如,三皇五帝、尧舜禹这些大家都认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其实大多是通过神话的历史表现出来的,而并没有切实的历史依据。但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三代甚至再往上,代表了理想的政治秩序。于是乎,这些神话传说就被当作了真正的历史,并被人歌颂和作为典范。

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胡适


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以胡适为首的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带回了西方的学术观念,认为历史要从有记载以来开始讲。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哲学史开端的问题,胡适选择"截断众流",从《诗经》开始,而陈黻宸先生则从三皇五帝讲起。值得注意的是,胡适的做法,其实并不符合西方学术的规范,在激进化的浪潮下,他的初衷"整理国故"反倒变成了破坏与否认文化,此不赘述。受到胡适思想的影响,顾颉刚等人兴起了一股"疑古"思潮,号称"古史辩派"。认为中国的上古历史,都值得怀疑,要么是后人假托而作,要么是被大肆篡改。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层累的历史"一说,认为越远古的历史神话,形成的时间越晚。

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大禹治水

可以看出,"古史辨派"的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他们整理、辨别史料,对中国的上古史进行了大体上的梳理,打破了之前对神话、古史的盲目信仰。其中有一些观点,是颇具见底也得到了证明的,例如"黄帝"的故事,是战国秦汉才最终形成的。但"古史辨派"也有过一些失误和过激之处,例如认为《左传》是刘歆伪作、上古神话都不足信、对出土文献不够重视等。由此,他们认为神话是历经了后世不断改造的,不能反映原始先民的某些历史情况,否认了神话的作用。例如顾氏考察论证大禹是一条虫,等等。

二."释古"与中国希腊神话特点

等到新文化运动的激进风潮过去后,我们对于神话与历史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冯友兰说,中国经历过"信古"、"疑古"到今天的"释古"。随着更加客观先进的历史观念,以及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帮助,神话又重新为历史所用了。现在我们认为,神话是一种历史的原始叙述方式,保存了先民对于历史的某些原始记忆。麦克尼尔将其称之为"神话历史",在这套体系中,纯科学的"实证方法"似乎不能完全作用于历史学科中。耶律亚德认为"神话以范畴代替事件,以原型取代历史人物",是一个民族对于非单一历史时间的"集体记忆"。可见,我们今天对于上古神话的运用,或许不能解决某些特别具体的问题,但仍可以大致还原成先民的历史面貌,以及有着不同神话的民族,在历史的一些特色。

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冯友兰


下面举几个神话反映历史的例子。首先,先民的历史虽然各具特色,但大体上走过的路程是具有普遍性的。例如,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这在文字中基本看不见,但在神话故事中却有所保留。中国和希腊的神话中,都有着男性生育的神话故事。《山海经》中有记载,"鲧复生禹",也就是大禹是其父亲鲧生出来的,还有黄帝主生育,也类似的描述。希腊神话中,则有雅典那劈开宙斯的脑袋出生的故事。这些人,都是从男性的体内降生,体现母系与父系社会斗争,并且父系获得胜利的结果。母系氏族,女性获得权力最大的原因便是其掌管了生育,而父系的兴起,则要对女性的这项技能进行一些抹杀,并将其安在男性的身上,以此获得掌控族群的合法性。再有,中国和希腊神话中都有着兄妹或姐弟通婚的故事。中国的伏羲与女娲、希腊的宙斯与赫拉,都是这种今天看似乱伦的关系。实际,其可能反映了原始时代族群内婚制的某些历史记忆。

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俄狄浦斯王


其次,不同的民族的神话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特点。例如希腊的"弑父"神话,最典型的莫过于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父权代表了专制残暴的权力,弑父则代表了对这种权力的反抗,代表了平民对贵族的斗争,之后希腊的民主政体与这不无关系。相反,在中国则是"杀子"神话。舜的父亲瞽叟对舜十分残暴,甚至想杀掉他立自己另一个儿子象。舜对此却十分恭顺,没有丝毫的反抗,由是更突出了舜的完美道德。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古代父权强大,不容反抗的特点。"弑父"、"杀子"体现了两地完全不同的历史风貌与进程,这不仅仅体现出上古历史的不同,更对文化的奠基与后来历史走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走出“疑古”时代,探寻我国近代以来神话历史观的变化

舜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