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讓人感到幸福的小事兒


生活中那些讓人感到幸福的小事兒

雖然天天貓在家裡,但看著外面的春光明媚,想起了在隔離之前幾件充滿了小確幸的事兒,心情也跟著陽光起來。

朋友剛搬新家,一間小小的公寓,還在收拾中的時候,過去做客,順便幫她出(zhi)謀(shou)劃(hua)策(jiao),看看怎麼更好的利用空間。在討論衣櫃空間怎麼分隔更好的時候,她突然跟我說:“自從回來以後有了這麼多的衣架,我就覺得超幸福。”這讓我很好奇,衣架跟幸福的聯繫會是在哪裡呢?原來,以前她的衣架基本只夠晾衣服,其他衣服都是一件件疊起來摞在衣櫃裡的。但現在,衣架多了很多,可以把衣服直接掛在衣櫃裡了,而且是隨便掛!這讓她覺得非常幸福。

有天晚上跟朋友一起去萬象天地劇場看了一出話劇《我的妹妹,安娜》。雖然最想看的不是這部,雖然女主的功底跟其他幾位演員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極大的影響了觀賞體驗,但我依然覺得幸福感爆棚。因為,可以在工作之餘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是我一直以來都想要卻未能實現的。現在,我終於可以有業餘生活了,可以跟朋友一起去看愛的話劇了。而且,還是在我很喜歡的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劇場裡!這真的讓我覺得非常幸福。

生活中那些讓人感到幸福的小事兒

這兩個關於幸福的體驗,讓我開始思考,幸福是什麼?看起來好像挺簡單的,但我知道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不管是在諮詢室裡,還是身邊的家人同事朋友,或是電視新聞裡,對於自己生活狀態的評價,多半都是痛苦、失落、不滿或是麻木的,似乎苦難重重。

是啊,在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裡,開篇第一句就是:“人生苦難重重。”

如何在苦難重重的人生裡,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幸福一點,是我們畢生都在追求的永恆主題。記得前些年,央視曾經做過一個街頭採訪:“你幸福嗎?”答案千奇百怪,而且頻頻遭遇神回覆,在當時引起了網絡上的熱議,基本都是嘲笑和吐槽。好像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有著比較複雜的情緒。說幸福吧,可明明工作那麼辛苦、負擔那麼重、不公平的事那麼多;說不幸福吧,好像也沒那麼糟,畢竟奮鬥那麼多年,並不是一事無成一無所有。怎麼說,似乎都不對,都帶著一點點不甘和不確定。所以,當年這個節目才遭到那麼多的非議,包括當年的我,也認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無厘頭太沒有意義了,每天都累得要死,還要承擔那麼多不屬於我的工作和責任,哪有什麼幸福可言。

但是,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持續存在的狀態嗎?每天為生活奔波打拼的人就不會幸福了嗎?含著金鑰匙出生什麼都有的人就一定會幸福了嗎?

看看我們周圍的世界,好像又不是這樣的。

有的人會因為剛好趕上電梯而覺得幸福,為收到新耳機覺得幸福,為樓下的花開了而覺得幸福,為新搬的家旁邊有著美好景觀的公園而覺得幸福,為騎電驢到圖書館只用十幾分鍾而覺得幸福……都是一些簡單而微小的事物,卻帶來了一種全身心的愉悅和滿足。所以,幸福是什麼呢?

生活中那些讓人感到幸福的小事兒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幸福是一種能力,與狀態無關。如果喪失了幸福的能力,擁有什麼都沒有用。那,什麼是幸福的能力呢?幸福,是一種對快樂和美好的感知力,是對周遭世界所有細微的、確定的美好事物的發現能力和感受能力。村上春樹所說的小確幸,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種對快樂和美好的感知力,而帶來的幸福的感受。

幸福的反面並不是不幸,而是——麻木。隨著我們年歲的增長、負擔的增加、經歷的增多,漸漸的失去了這樣的感知力,對很多事物都已經無感、變得麻木了。你看,小孩子是最容易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因為他們單純、簡單,一點點的滿足就能讓他們開心很久很久。

入選美國鄉村音樂名人堂的第一支樂隊——“卡特家族”有一首流傳最廣的歌,《讓生活充滿陽光》(Keep on the Sunny Side),歌唱的正是這樣一種在苦難的生活裡,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於快樂和幸福的感知能力:

生活中總會有煩惱和憂傷

也會有希望和陽光

雖然我們曾經失意消沉

可一轉眼便是希望的太陽

有時風暴來臨

沖垮我們的理想

可雲霧終將散去

太陽依舊明亮

幸福是快樂且有意義——快樂是當前的利益,意義是未來的利益。

所以,要放眼未來、著眼當下,在努力追逐夢想的同時,快樂前行,不被慾望所折磨。慾望只是一個目標,是未來的利益,它只是意義而非結局。

所以,在放膽逐夢的同時,不要忘了打開幸福的開關、伸出幸福的觸角,去感受當下的快樂和幸福,做一個積極樂觀、保有童心,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的人。

讓我們先從放慢腳步,感受路邊的花草、拂面的清風、父母的關心、愛人的體貼、孩子的純真開始,慢慢體會生命裡的快樂、美好、滿足和幸福,在正念的覺知裡,慢慢恢復和提升幸福的能力。

讓我們一起,感受幸福,勇敢逐夢,讓生活充滿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