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康熙大帝》是二月河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与《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并称为落霞三部曲。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巨大的反响。《康熙大帝》获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成果奖、河南省改革十年优秀图书一等奖,后续还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

《康熙大帝》谋篇出神入化,布局呈大家气象,宏篇巨著、雄文华章。作品生动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康熙文治武功的一生。全景式展现当时的世情百态,述写了上到王侯将相,一生风云际会命运跌宕起伏,下到贩夫走卒的生存艰难,悲惨命运。描写细致入微,从生活起居礼仪,到穿衣打扮用器。笔触纵横洒脱,有名人高士诗词歌赋,也有下里巴人乡村俚语,有皇族内斗,官场百态,也有江湖盗匪,儿女情长,这为我们更真实的了解封建社会的文化生活成为可能。

作品浓墨描写的是康熙对封建社会的治理,更多体现极权主义的文化教化,封建礼教便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作品中时时处处都有封建礼教的影子,是作者构建故事场景的重要材料。所以,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封建礼教的发展和内涵

一封建礼教的发展和内涵

康熙即位时还是个孩子,对社会谈不上影响。大权由四个辅政大臣掌控,而且清朝刚刚统过武力从明朝手中接过政权,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而清王室为控制汉人,沿袭了明朝的礼教制度,尊重儒家文化。可以说,除了留辫子和宫廷礼仪这些形式外,清朝的所有文化内涵全是学习汉人的。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社会的礼教制度。

封建礼教是对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所谓“礼”,是指源于氏族社会具有宗教意义的习惯和礼仪。在封建国家产生以后,具有原始习惯意义的礼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和完善,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礼”成为介乎“法”与“俗”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规范。

以上百度词条对封建礼教的解释。封建礼教最早始于周朝,后来由孔孟进行丰富发展,真正影响后世的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具体化为道德规范和礼仪规则:概括起来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有信,君敬臣忠。君臣关系的准则是君仁臣忍,这个准则也适用于其它所有尊卑、上下之间的名分与关系。在朋友之间,要讲信义,这个准则也适用于其它平等的关系。后来的一些法家和理家又发展出”三从四德““四维””八德“”十仪“,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细化。

到了清朝,可以 说封建礼教的发展到了极致,对社会大众的教化也深入骨髓。《康熙大帝》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故事和人物便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色。纵观整部作品,无处不体现着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和肉体上的麻痹和摧残。今天,我们从三个视角来谈谈本书呈现的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二所有爱情故事都无法逃脱悲剧

《康熙大帝》里,所有的爱情故事,最后都很悲惨。这种深深的悲剧烙印,是那个时代礼教的烙印。

康熙还只有十五岁时,他知道那些辅助大臣们安排的老师都不靠谱。求知欲很强,又想有一番抱负的康熙看了伍次友写的《论圈地乱国》的策论,深为其学识见解所动,结识了他并视为自己的第一位老师。伍次友是学富五车的鸿儒,修养又极好,成为了康熙有力的智囊。

常常与康熙一起学习,照顾他衣食起居的宫女苏麻喇姑,灵秀敏慧,在与伍次友的接触中为其人品学识打动,萌生了爱情。而伍次友也对这位美丽大方,机敏聪慧的女子深生喜爱。原本一对心投意合的情人,本应有一个甜蜜的结果。然而谁知太皇太后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断送了他们的爱情。

“伍先生自也是好,我也不是没想过。但是他是汉人,咱们满人里头有多少女人,都拿去配了汉人,那还成什么体统?”

满汉不通婚,在那时是无法逾越的障碍。究其根源便是封建礼教中阶级的定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我们常说的“门当户对”。当时满人统治汉人,满人比汉人尊贵。所以,苏麻喇姑听了这话便知无望,她深知自己只是一个宫发,与太后和皇帝的关系实为主仆。她的命运生死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她无力反抗,也不能反抗,她只能自我削发立志终身不嫁。虽然康熙有意玉成其事,虽然他贵为天子,然礼法不可乱,他也无可奈何。再加上太皇太后的身份,皇帝也无法违背。

结果,一对有情人被逼劳燕分飞。两人先后都步入空门,守志而死。


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书中另一个爱情故事,便是“河伯”陈潢与阿秀的爱情故事。陈潢无心仕途,一心治水的人,算是治水奇才。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年年决堤,老百姓苦不堪言。因为他提出的治水方略,治好了黄河,令河水变清,决口次数减少,所以被老百姓称为“河伯”。他偶遇逃难的蒙古女子阿秀,帮助她度过难关。阿秀不是普通人,乃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的独生女儿宝日龙梅格格,汉名阿秀。她的父亲被葛尔丹杀死,她是进京叩阍请旨进击葛尔丹的。然被人追杀,一路落魄成为乞丐。陈潢的善良让她心生爱意,陈潢也对她情深意切。

然而,依然是因为两人身份的巨大差异,让陈潢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是礼教对陈潢的束缚,让他面对阿秀的表白退却,这是他个人的悲哀。面对爱情,他不敢去追求,更没有勇气去把握。他只能发出这样凄凉悲怆的哀叹。

你我身份、根底、志向、阅历相差得这么远,如参商二星在天难逢,如牛女两人隔河相望啊!

最为残烈的当属李云娘对伍次友的爱。李云娘是一个杀人不眨眼劫富济贫的江湖人,一身功夫少有人敌。她偶遇云游的伍次友,阴差阳错成为朋友。伍次友劝她不要杀人,她听了,劝她不要偷钱,她也听了。困难时,两人一起卖艺乞讨,她也听了。她是爱了伍次友的,为他的才学,善良,修养。但当伍次友再次与康熙相见时,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还是名份定位,说好听点李云娘是侠女,说难听点是江洋大盗。伍次友是布衣帝师,在落难时,两人还可以平等相处。一旦伍次友再入帝家,两人便是天地云泥之别了。原本一个敢爱敢恨,自由江湖的李云娘经伍次友一番教化,不知以后如何生活。而她又知道伍次友心中有人,无法接受她的爱。所以,分别之时,挥剑自刎,以身殉情。

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

——罗·勃朗宁

像陈潢,伍次友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太多了,他们是被封建礼教束缚了手脚和情感。他们不敢抗争,也无力争。他们执于礼的正确,完全忽视或者熄灭了心中爱与被爱的人性。这是封建礼教的胜利,是那个时代人性的悲哀。


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三上下尊卑中残酷的予夺予取

《康熙大帝》中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特权阶级的强势,他们对比自己地位低下和处于底层的民众予取予夺,残酷压榨。而被压榨者,只能忍气吞声,生活的快乐和生命与健康只能寄希望于上级的特权者的施舍。这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的层层压迫和剥削。

清朝严格来讲是极权社会,皇权高于一切。皇帝是天下第一人,而接下来就是皇族,然后是官宦家族,地主乡绅,最底层是普通百姓和奴隶。

皇权虽然也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但它具有对礼教的解释权和特许权。比如官员家中父母去世,按礼官员要上报“丁忧”在家守孝三年。但是皇帝可以“夺情”,不许他罢官“丁忧”。所以皇权是最高的特权阶层,而君臣之间就是天差地别了。

《康熙大帝》中,所有官员包括皇亲国戚面对皇帝全部称臣。康熙时官员的俸禄并不高,所以做官在当时很难,贪财有可能被抄家,一家人从天到地,常常会男的流放,女的卖为娼家或沦为贱民,生活困苦。做清官更难,平日不能搞好上级关系,常常不能升迁不说,有了功劳也会被人抢走,很难获得奖励。清官维持体面的生活都很难。比如书中清官于成龙,住房简陋仅能挡雨,其老母亲和他一起常自己纺织耕种。但是皇帝对官员要求只能做好,不能出事,一但出事顶子不保,还有性命之忧。很少考虑官员办事过程中的困难。

比如康熙二十一年九月黄河萧家渡决口,康熙明知靳辅,陈潢治河用心,而户部划拨银两不足。但仍然要其自行赔补,限期修复。想想修堤要自己出钱赔补。出力不讨好不说,实干的人总被攻讦。多年后,还是因为治河上花银子的事,牵扯明珠一案,靳辅革职。其他治水的一律入狱。最终,陈潢死于狱中。

而官员上下级中,下级每年要给上级送冰敬,炭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取暖费和降温费。所以无官不贪,如果不贪,傣禄无法支撑正常的人来客往。所以清官大多贫穷,他们只能批望工作作的突出了,皇上赏赐一些财产,如宅子,田庄,这样生活才能好起来。

书中讲到洪承畴战死后,因为是明朝汉将,所以虽然为大清朝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死后被康熙写入《二臣传》。洪承畴亲人为人不齿,儿媳和孙女孤苦无依,被人唾弃,连娼妓都不如,十四岁的孙女若芷想为病中的母亲讨口饭都难。偶遇康熙赏了一锅鸡汤,又被恶少抢去,愤而投河。也许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康熙看到若芷的遭遇才知道自己是始作俑者。这也是封建礼教让人们失去了人性,肆无忌惮去欺凌一对弱母女。

然特权阶级对底层人民的盘剥更是残烈。书中常提到,黄河决口,往往黄沙百里,了无人烟。不是去逃难就是饿死家中。虽然上层有心赈济,然下边官员层层克扣,到灾民手中常不足一半。年年横征暴敛更是常事,但地主乡绅之家却不负劳役不交赋税,一遇灾年,普通百姓既要交租还要交田赋,被逼卖儿卖女,流离失所。

更严重的是主仆之间。比如家中主人对仆人,丫鬟,包括宫中的宫女太监。他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主人对他可以任意的欺凌,他们的身体,生命都在主人喜怒之间,随时被剥夺和伤害,并且这 是天经地义的事。


读《康熙大帝》:从三个视角看封建礼教的反人性


书中担到一些仆人,丫头,或宫女,稍有差池便会被杖毙。对一些太监还有剥皮的,铁笼里烧死的。雍正还是亲王时,因为管家高福儿泄密,将他当众埋入雪堆活活闷死,根本不考虑当年高福儿对他还有救命之恩。他更是在自己登基前夜,将所有为他忠心办事的人,全部杀死。包括他视为师友的邬思道,为他夺权成功立下汉马功劳,雍正也只是在一念怜惜之下放过了他。

所有这些在今天 我们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当时都是不足为奇的事。特权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借礼教之名行恶,践踏良知和人性。


四皇权争斗中沉沦的亲情

康熙一生子嗣颇多,二十几个孩子,成人参与皇权争斗的儿子有十七个之多。这也是康熙最为头痛的一件事,也是最为伤心的事。他最后可以说是被儿子们气死的。

争夺皇权最旗鼓相当的对手开始是太子和“八爷党”,后来太子两次被废被终生圈禁。然后,三阿哥和四阿哥雍正与老八成为对手,最终雍正胜出。这中间兄弟间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全无亲情可言。为彻底断了太子一党,大阿哥应面奏康熙要忍痛割爱,赐帛令太子自尽方绝后患。气得康熙恨不得一脚踢死他。大阿哥还用巫术害太子,把个康熙气得半死。最终大阿哥也被圈禁,终于疯死。

康熙废除太子后,也放开手脚,任儿子们去争,不惜用骨肉想残,坐观成败。当雍正经邬思道点醒,悟到康熙这样的择储用心,即心如铁石的他也觉胆寒。

雍亲王一直说自己不想作皇帝,但是当情势逼迫时,也是忧心如焚。他一句话道出心中所想:我虽不想做皇帝,却也不想让他们作践了我。这是所有皇子的相法。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定要争皇位?这就又要说道封建礼教的名教定位,本来大家都是皇子,然后忽然一个做了皇帝,便成了君臣关系。见面要三拜九叩,一生自由荣辱生死就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皇子人人奋勇,争夺皇位。他们也是身不由已,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封建礼教激发他们心中的恶,让他们不惜兄弟相残,父子相残。

结语:

《康熙大帝》一书,再现了封建社会最后灿烂的一瞬。但是帝制的腐朽,礼教的僵化,社会的矛盾都已经到了极致,积重难返,无药可救。小说中各各人物的命运大多笼罩在悲剧的色彩里,他们苦苦挣扎,似乎也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其实,这代表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理解,封建礼教的索链紧紧缠绕住每一个人,令人无法呼吸。社会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了。

但愿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理解《康熙大帝》这本书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更好的理解书中人物的命运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