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写在前面:


读一点书,写一点东西。充实一下自己,严于律己,以己推人,也给章鱼哥做个榜样。


《摆渡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著作。


这是一本你不容易拿起,拿起后不轻易放弃的书。悲伤的故事发人深省。


有人说它是一本言情小说,单从故事上说也说得过去,但如果你在意情节,你可能根本看不下去。因为情节相当简单,而《摆渡人2》相对情节则要丰富许多。


也许,如宣传的那样,说它是一本心灵治愈小说,又或是励志小说,显得更为贴切。


01

「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迪伦是一个15岁单亲女孩,一直跟妈妈生活,且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对她管教很严,学校的环境也不好。为了逃离这一切,她踏上了去见父亲的列车。不曾想到的是,火车出事故了,她成了唯一的遇难者。


崔斯坦一个摆渡人,迪伦遇难后,他成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带领她穿过荒原,躲过恶鬼,一路到达轮回的天堂。


两人在路上心生情愫,迸发爱的火花,迪伦在到达轮回之地后,又重新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两人重走荒原,一起成功穿越返回人间。


迪伦第一眼见到崔斯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她无比开心,高兴有人能和她一起分担孤独无助的恐惧感。


然而崔斯坦只是疲惫的坐在那儿,冷漠的应对,他引领过成千上万的灵魂。他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最初,他工作热情投入,后来经历了很多灵魂的自私,贪婪,工作渐渐成了例行公事。


他不听迪伦的建议,也不告诉她死亡的事实。只是一路我行我素,少言寡语地带着迪伦在荒原上行走。


迪伦对崔斯坦的冷漠和傲慢感到愤怒又无可奈何,她孤立无援,烦躁不安,却也无处发泄。她恨他,讨厌他,却又离不开他。但是当迪伦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真相时,她只是淡淡的一笑,反而是一种解脱的感觉。


崔斯坦惊讶于迪伦的淡定,这跟他以往带过的任何灵魂都不一样。迪伦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平静地接受接下去艰难的荒原路途。


两个人(也许用人不是很贴切)开始打开心扉,彼此推心置腹。在荒原的路上,有沼泽,有高山,还有湖泊,更可怕的是有数不尽的恶鬼,一旦被抓到,灵魂就将灰飞湮灭。


崔斯坦尽职尽责,舍身为迪伦抵抗所有的恶鬼,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也是出于对迪伦这个与众不同灵魂特殊的爱。面对恶鬼对崔斯坦身体的伤害,迪伦表现出无比的关心和自责。而崔斯坦重复枯燥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她感同身受,替他化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离分界线越来越近,心灵也越来越煎熬。她将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而他去不了那里,他会永远消失在她的生命中。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怎样的痛苦。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迪伦选择了爱,她不惧死亡,对爱情充满向往。崔斯坦是她心中的太阳,她爱他,她不能没有他。迪伦毅然决然地重返荒原,孤身面对一切危险,宁愿灵魂灰飞湮灭也要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他们成功了,当迪伦被抬到担架上,抬出隧道,她抬头望向山坡,“嗨,你原来在这里”,“我在这里”。激动,感动,又或是如释重负的一声长吁,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爱情是站在现实边缘向神秘未知的呼唤与祈祷。前路未知,迪伦和崔斯坦,两人经历了彼此冷漠,忌恨,到敞开心扉,互相关心,互相依赖,最后一起抗争命运的规则,走到了一起。他们分担彼此的痛苦,也分享各自的喜悦。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他们确认过眼神,遇上了对的人,他们的爱纯洁,清澈,闪耀着光芒。


02

「 有爱的地方才有家 」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每个灵魂穿穿越轮回界线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家的地方,那是他们内心深处觉得可以依靠的地方。他们可以见到先他而逝的亲人,朋友。但是迪伦没有,她看到的依旧是荒原。


迪伦出生单亲家庭,母亲哆嗦又管教严厉,每天要和她口舌之争。学校里的同学幼稚又无聊,最好的朋友还转学了,每天要和老师斗智斗勇。在这样的环境里,迪伦感受不到爱,她在这个所谓的家里,没有温暖的感觉。


但是在荒原上,和她的摆渡人,她获得从未有过的关心和爱。崔斯坦冷静,睿智,他勇敢的面对一切,为她舍身向前。他钴蓝色的眼睛让她神往,依恋,从中感受到勇气与力量,内心不再荒芜。那渴望已久的冥冥未知,竟然是死亡。


与崔斯坦在一起,那才是最幸福的日子,即使是荒原,即使有恶鬼,但是这里有爱,爱高于一切,有爱的地方没有荒芜,有爱的地方才有家。


03

「 宽容与救赎 」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也许你会发现,摆渡人,恶鬼,轮回,天堂,这所有的一切,都跟中国的鬼怪文化极其相似。


在中国文化里,人死后,会被黑白无常带走,成为恶鬼。黑白无常就是我们灵魂的摆渡人,他们面目可憎,态度恶劣,会给引领的灵魂带上脚铐链,带去阴曹地府接受审判。


《摆渡人》属于西方文学,原来他们也信奉灵魂出窍,生死轮回。但很明显,他们对待死亡要温和,宽容很多。


荒原里之所以出现山坡、乌云,一切阻碍,全是因为你内心的担忧、恐惧。简单来说,所谓的黑暗,均是源自于内心。你所经历的荒原是你内心映射出来的情形。你对这个世界怀有感恩之心,那么你就能在荒原看到阳光。反之,你眼前呈现出来的只能是荒漠。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而摆渡人也是根据你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长成你所需要的样子,帮你开导,带你忏悔,完成对生命的救赎。


迪伦摆渡走过的这段艰难的路就是她内心的极度荒芜的反应。然而,她是善良的,纯洁的,面对与众不同的她,崔斯坦保护着她,在每一个天黑到来之时带着迪伦赶到安全屋,避免迪伦被恶鬼伤害乃至沦为恶鬼,是他让迪伦的内心不再荒芜。


而迪伦的出现,也改变了崔斯坦的命运,他第一次跟引领的灵魂敞开胸怀,在迪伦的支持和陪伴下第一次踏上返回之路,勇敢的挑战规则,摆脱摆渡人的命运,让他以新的意义存在。


他们之间的爱赋予他们勇气,相信命运本身,又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让他们能够去改变乃至战胜命运,让肉体得到重生,灵魂得到升华,可歌可泣。


04

「 勇敢的挑战规则 」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


苏珊娜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和崔斯坦一样是一个摆渡人,他们线路相同,彼此心有感应。他们是同事,更是战友,一起跟恶鬼斗争,护送自己的灵魂到达生死轮回。在漫长的摆渡岁月中,两人不能互相接触,也无法互相问候,彼此最多只能相视一笑。


当苏珊娜看到崔斯坦穿越之后,她怦然心动,她也爱着崔斯坦,希望和他在一起,渴望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盼望着摆脱每天重复的,枯燥乏味又没有希望的工作。


她并未欺骗自己引领的灵魂,她坦白了一切她所知道的,但并不知道后果会怎样,面对杰克的无理取闹,她只是没有劝阻,这当然是失职,却不能否定她对自由,爱情和灵魂的向往。


打破规则就会付出代价,经历生死,崔斯坦获得了自由,收获了爱情,并获得赦免,而苏珊娜却被带回荒原,重新做回摆渡人将功赎罪。


审判官说她自私,充满贪婪,但追求自己的爱并没有错,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这一点上讲,对她也许不公平,然而世界本没有公平,我们需要遵守规则,但规则本身也是用来打破的,只不过,我们要勇敢的付出代价,可能是牺牲,也可能是灵魂灰飞湮灭。


作者最后的伏笔,故事还没有完,我想,我也希望,苏珊娜一定要收获自己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