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以文为业 砚为田的传统社会,书房是中国古代文人宅第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空间,更是明代文人雅士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因而,明书房内外的环境陈设十分讲究。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明清书房是中国书房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书房文化体系。

明清书房是中国书房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完整的书房文化体系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明清时期文人书房内部陈设颇为讲究。房靠墙处有一个画屏,屏前设画案,案上摆放文房四宝、笔洗、笔注、笔筒和镇纸等。画案后面是一张圈椅或明式扶手椅,案旁设绣墩。房间两侧布列长长的架阁,摆放禅宗、道教和养生等方面的典籍。

总体上讲,明清文人书房简而不繁,家具布置简洁,款式和花纹也不繁琐。一些现存明代家具,清晰地反映出明代文人书房简洁的特点。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zhe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沈津为《长物志》写序说:“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这是对文人居室陈设的评价,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那么,明代的文人书房里究竟具有哪些陈设呢?据传世于今的大量的明代刻本的绘画插图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详实直观的资料。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为主流群体,他们崇尚高雅,讲究品味,不仅长于绘事,而且对于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布局格调独具匠心,充满着闲情雅趣,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文人雅士们在这样的静室雅斋里读书评史、下棋对弈、吟诗作画、抚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脱,陶然心醉。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陋室铭》内外清雅的文人书房环境

明代文人笔记里对于书房家具的陈设有着具体的记载。首先,书斋外的环境要极富有诗情画意,雅气十足,令人洗尽俗肠。古人对住宅的要求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然后,进入宅门内,则给人一种幽静雅趣的感觉:“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后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最后,到了文人的书斋的内环境,高濂在《遵生八笺》之起居安乐笺 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陋室铭》中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还有明代的归有光,在年少时代曾厮守于一间极窄小的书斋,名曰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关注,有的甚至亲操斧斤制作家具,注入了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简而不繁的文人审美内涵。

传统的明代书房陈设是:“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乌斯藏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拂尘、搔背,棕帚各一。竹铁如意一。右列书格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此处谈到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应大多为禅宗道学和医药本草等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策,此外,还应有一些传世法帖。作者最后讲到,“此皆山人适志备览,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旧人山水、人物、花鸟,或名贤墨迹,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无事扰心,阅此自乐,逍遥余岁,以终天年。此真受用,清福无虚,高斋者得观此妙。”综上所述,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的陈设极为讲究,有几、桌、椅、屏帷、笔砚文具、琴、书几样,稍为风雅一些的会增加前代法书名帖,及一些古董时玩,这些元素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明代文人书房。

仇英的《临宋人画轴》就展示了一个并不奢华却意境别致的明代文人书房。画面中心一屏一榻,屏是独扇的山水插屏,榻上坐一个文人,脚下是一个脚踏;床右侧置一靠几,既可靠在身后,又可搭放脚足。画面右侧的书案、绣墩显然并非名贵木材制成,但案上书卷琴棋整齐有序。床榻旁站一童子,手持注子向盏中注酒。酒盏边除了果盘之外,又设砚台一方。画面左下角是一个茶炉,纱罩下放着饮茶用的托盏。明代文人经常在书房内召集文友,进行雅集活动。在文人聚会时,通常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琴,因为要携琴访友;一是茶炉,要烹茶待客。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仇英《临宋人画轴》书房内的家具器玩陈设

《养正图解1: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是一个典型的明代文人书房的内景,画面右侧正中,一位年轻文人正倚在一张画桌旁,一手执笔,一手抚纸,正准备挥毫泼墨,画桌做成四面平式,内翻马蹄足直落到地,造型简洁素朴,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文房清供。文人背后是一架绘有山水花鸟的独扇大插屏,画面上芦荡深处,芦苇随风摇弋,水禽飞起,意境悠远,屏风后面是一张垂有幔帐的架子床,架子床后最里侧隐约可见一个顶箱立柜。目光再转向室内左侧,可以看到由近及远依次为一张条桌,一个书格,小条桌上面放着茶壶茶具,书格高大宽敞,格分为四层,每一层上面都错落地摆着图书卷轴。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养正图解1:李太白匹配金钱记

图2画面:一位年纪略长的士大夫正与两位年轻的学士抱拳揖礼,年长的士大夫后面为一张宽硕的平头画案。画案造型简洁明快,案面下为云纹牙头,在前后两腿之间有拱起的罗锅枨支撑,四条腿足为圆材,四腿直下落地。画案上放置着笔筒、砚台、纸笺,画案后为一张交椅,交椅背后是一组三扇的素面折屏,折屏的左后侧是一张书桌,上面摞满了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图2正图解:崇师问道

图3画面:是明代书房的室内一角。其间可以看到,一位身袭官服、大腹便便的士大夫正手持卷轴,立于一张插屏的侧面,插屏后面的两个大画缸放置着卷书画轴,插屏前面是一张大画案,画案上放有笔墨纸砚,画面上角正中是支撑室内的建筑柱础,在柱础的左侧有一个书格,书格上面横列放着成卷的画轴。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图 3 《养正图解:遵守旧章》

图4画面:描绘的是一位年轻书生的书房陈设。画面左下角,是一张光素平整的小长桌和一把造型精练的靠背扶手椅,长桌四面平直,桌面之下两腿之间有拱起的罗锅枨,小桌上放置一函书册、一本打开的书籍及一组文房用具。画面的右上角,放有一件圆形高挑的香几,香几上陈设着栽花盆景,盆景后面是一架高书格,书格造型简练明快,分为四层,每层都错落有致地横摞着一函一函的书籍。画面中心处,一位年轻俊秀的书生正与一位飘然若仙的女子卿卿我我,耳鬓厮磨。在室内左侧的靠墙处悬挂一幅美人图,图下正前方是一张长方条桌,条桌上放着烛台炉瓶等供器之类物品。此画面图案取材于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图4《画中人传奇》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弘历是一是二图轴》清乾隆皇帝也爱明式书房

与仇英作品相比,《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中的陈设细节有了不小的变化。画中,乾隆帝坐在一个罗汉床上,身后屏风上的《汀ting洲芦雁图》换作了一幅“四王”风格的山水,靠几换成了如意;纱罩下饮茶用的托盏,变成了玉璧和青铜觚gu。原图平视的视角也变成了微微的仰视,前朝文士风流逸趣的书房,摇身变作堂皇富丽的宫廷书斋。但是,房中家具摆放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只是画屏对面的小盆景因为视角的关系,湮没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书房的家具器玩陈设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关注,有的甚至亲操斧斤制作家具,注入了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简而不繁的文人审美内涵。

“此皆山人适志备览,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旧人山水、人物、花鸟,或名贤墨迹,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无事扰心,阅此自乐,逍遥余岁,以终天年。此真受用,清福无虚,高斋者得观此妙。” 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应大多为禅宗道学和医药本草等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策,此外,还应有一些传世法帖。综上所述,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的陈设极为讲究,有几、桌、椅、屏帷、笔砚文具、琴、书几样,稍为风雅一些的会增加前代法书名帖,及一些古董时玩,这些元素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明代文人书房。

明代文人雅士的书房,突出特点就是以文房清玩为点缀,明式家具陈列其间,烘托出和平安宁幽静的气氛,反映出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悠闲安逸的生活状态,即所谓“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书斋平时洁净幽雅,须尘无染。文人雅士在这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里,闲倚床榻览古籍,挥毫泼墨绘丹青,或约上三五同好,齐聚雅斋,摩挲古鼎,品鉴古画,或抚琴弹奏清曲一首,逍遥自乐,以终天岁,不虚此生。

关于明代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室内陈设,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言情小说的文字描写中,也多有反映。在明末方汝浩编著的社会言情小说《禅真逸室》一书中就记载在妙香寺的一处房间里,陈设有包括紫檀在内的多种家具。该书第七回记载:“赵婆引路,一同进去。转弯抹角,都是重门小壁,足过了六七进房子,方引入一间小房里。黎赛玉仔细看时,四围尽是鸳鸯板壁,退光黑漆的门扇,门口放一架铁力木嵌太湖石的屏风,正面挂一幅名人山水,侧边挂着四轴行书草字。屏风里一张金漆桌子,堆着经卷书籍,文房四宝、图书册页、多般玩器。左边傍壁,摆着一带藤穿嵌大理石背的一字交椅。右边铺着一张水磨紫檀万字凉床,铺陈齐整,挂一顶月白色轻罗帐幔,金帐钩桃红帐须。侧首挂着一张七弦古琴,琴边又斜悬着几枝箫管,一口宝剑。上面放着一张雕花描金供桌,侍奉一尊渗金的达摩祖师。”这段描述为今人了解明代居室内部的家具陈设情况提供了详实的佐证。这间房间里陈设有金漆桌子,在桌子上堆着经卷典籍、文房四宝、七弦古琴等,还有一张交椅以及紫檀万字凉床,在门口处摆放着一架铁力木嵌太湖石的屏风,相当典雅别致,颇具文人气息,算得上是比较典型的明代文人的家居陈设。

明朝文人书房的九大标准:

不可太宽敞。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我常想乾隆的书房《三希堂》太小了。原来书房不宜大。)

有植物花草。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两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

养鱼。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锦鲤五七条,以观其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书桌与文房四宝。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小木床一张。左边放小木床一张,床下放脚凳一条。

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

一把禅椅。坐椅则可摆六张吴兴笋凳,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搔背(搔痒用)、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文玩装饰。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中间方长条木几一张(木几以江浙云林的木几最好)。墙上挂画一幅。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山水为上,花木次之。或者挂用来供奉的名画、云霞之中的山水、神像、佛像也可以。木几旁放炉一,花瓶一,匙箸瓶(即筷筒)一,香盒一,这四样东西的种类、档次有着很大的差别,仅凭博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

书架。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诗经旁注》、《离骚》、《左传》、《百家唐诗》、《三才广记》等书。画卷方面,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用来充实书架。如果没有什么事扰乱心神,人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明代文人书房家具陈设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