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古代皇帝的陵寢,往往跟活人住的房子一樣,非常寬敞,甚至是金碧輝煌。在古代沒有大型機械前提下,往往得幾年、幾十年才能完成。等皇帝壽終正寢後,墓門一封,才算大事完成。後面還要派守墓人,防止被盜。而防止被盜最重要的是,不讓外人知道墓葬的位置,或者是墓葬的入口。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據說成吉思汗的陵墓,完全沒有地面建築,所以埋葬後,把參與施工的工人殺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位置了。那他的子孫,怎麼找到他的墓葬?是用一隻母駱駝和其生的小駱駝,然後當著母駱駝的面將小駱駝殺掉,把血淋在土地上。後人想要祭拜的時候就將這隻母駱駝牽著尋找,一旦到原來的地方,母駱駝會發出哀嚎。等這個母駱駝死後,就不用再祭奠了。於是再也找不到墓葬的位置了。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修完墓葬,把工匠殺了,尤其是最後關閉地宮入口的工匠,更是有可能被殺。據說慈禧墓後來被盜,就是因為工匠被殺前,有一個姓張的工匠,逃跑了,洩露了地宮入口秘密。那工匠一天突然得知自己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求生的慾望,讓他孤注一擲。在幹活的時候,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從上邊掉了下來,昏死過去了,其他人以為他死了,就把他扔到野外,他趁機逃跑了。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不過很多皇帝的陵寢,都修在了世人皆知的皇陵裡,地面建築也是氣勢磅礴,保密就不重要了, 人人皆知陵墓在那裡,所以不殺工匠也沒事。只要王朝不滅亡,也是沒人敢盜的。而等王朝滅亡後,已經時過境遷,當時的工匠也死的死,忘的忘,跑的跑。所以像武則天的乾陵,就沒有被找到入口過。

其實老祖宗還發明瞭一個更加聰明的辦法,既可以保障參與修造皇陵的工匠不被殺,也可以儘可能的保守皇陵的秘密。

這個辦法據說在修建其它秘密工程的時候也可以用:把工匠的眼睛蒙上,用車子拉著他們,繞來繞去,繞到目的地,在放出來施工。施工完後,再用這個辦法,把工匠拉到很遠的地方,釋放出來。工匠就不知道當時在哪裡施工了。如果再配合多修幾座一模一樣的“疑冢”,那麼就更加安全。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不過有的墓道門為了從外面打不開,最後必須留幾個工匠在裡面,從裡面堵死,然後工匠必須死在墓穴裡。老祖宗還發明一個更加聰明的辦法來最後堵住墓道門,這樣皇陵更加安全,也不用讓留在裡面的工匠最後自殺在墓穴裡,因為根本不需要讓人在地宮內部封堵大門。這就是“自來石”,這在上世紀50年代,發掘明十三陵的定陵時,才第一次弄清了自來石的使用。

皇帝下葬後,地宮內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網友:老祖宗聰明

具體是這樣的:先把墓道門的兩個石門門軸的上下端都製作成“球狀”,然後在兩扇石門中間的門縫各鑿一個表面凸起的槽,一定要位置相同;然後在離石門內中軸線不遠的地面上鑿出一個“前淺後深的槽”,在關閉石門前,工匠先把一根“自來石”放在地面的凹槽裡,讓它保持前傾狀態,剛好與石門接觸,然後工匠就可以離開了。因為傾斜的石條帶有壓力,這時候門軸軸端的球狀“滾珠”也發揮了作用,二者配合自動推著石門,直到它們抵達兩扇石門中間的“凸槽”,門也自動關上了,從外面就打不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