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應用正加速完善,強生、美敦力競爭激烈

2020年2月3日,美國首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由醫生坐在病房外操作的配有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功能的機器人,充當了治療他的主力。

2月6日,京東物流智能配送機器人上路,完成了給醫院無人配送的第一單。2月7日,中國移動聯合產業鏈推出的5G醫用測溫巡邏機器人進行巡邏測溫。

2020年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期間,醫護人員短缺問題嚴峻,智能配送、醫療監控、消毒運輸等一大批機器人衝上防疫前線,成為人類的好幫手。2003年SARS疫情使得政府在醫療政策上進行較大的改革,包括社區衛生服務、全民醫保等制度;此次武漢疫情表明我國醫療服務水平發展仍有較大空間,在人工智能與5G商用元年,利用5G、AI等技術實現智能醫療可期,我國醫療機器人企業發展已有一定基礎,主要分佈於一線城市,未來將不斷擴展。

國 內


醫療機器人應用正加速完善,強生、美敦力競爭激烈


  醫療機器人種類豐富,醫療機器人企業主要分佈於一線城市

  我國醫療機器人種類較多,主要包括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手術機器人、非治療服務機器人以及其他機器人等。其中康復機器人佔主要比重,比例達到42%,其次為輔助機器人,佔比為17%,手術機器人佔比16%,非治療服務機器人佔比8%。

醫療機器人應用正加速完善,強生、美敦力競爭激烈

  在醫療機器人企業分佈方面,我國醫療機器人企業主要分佈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江蘇等城市,企業數量達到總數的一半以上,為44家;北京、深圳、上海三個一線城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實力最為雄厚,分佈於北京的醫療機器人數量最多,達到12家,其次為深圳,數量達到10家。上海為9家,主要原因在於一線城市醫療設備領域擁有完備的產業鏈條、豐富的市場渠道。


世 界


而放眼世界,目前為止,美敦力(MDT.US)、強生(JNJ.US)、西門子醫療、史賽克(SYK.US)、捷邁邦美等公司的手術機器人系統正處於研發或商業化的不同階段;美敦力、強生、西門子醫療、史賽克四家醫療器械巨頭更是在2019年紛紛進行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收購,合計斥資67億美元。

  軟組織機器人:美敦力與Intuitive正面交鋒

  自從FDA批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專利以來,達芬奇壟斷手術機器人市場已20年,至今無人出其左右,被看做醫療器械產業界的“神話”。

  達芬奇所屬企業Intuitive Surgical 靠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這一單品,實現了股價從9美元到600美元的飛躍,資本回報率年均超過40%。

  在2019年,使用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術總數激增18%,全球達到近123萬例手術。

醫療機器人應用正加速完善,強生、美敦力競爭激烈

達芬奇機器人


  骨科手術機器人:史賽克VS捷邁邦美VS強生

  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競爭也不容小覷。


  史賽克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遙遙領先。史賽克於2017年在美國推出了用於全膝關節置換的Mako系統。現在,市場對Mako機器人的需求正在推動史賽克膝關節設備的市場份額增長。

醫療機器人應用正加速完善,強生、美敦力競爭激烈


  2019年Q4,Mako系統獲得了迄今為止最強勁的表現,包括髖關節和部分膝關節置換在內的機器人手術增加了50%。

  史賽克CEO Kevin Lobo表示,公司計劃在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更“用戶友好”的髖關節應用軟件升級。


  強生:VELYS


  強生也計劃將機器人技術應用於骨科領域,將推出便攜式低成本數字手術系統VELYS。

  強生 CEO Alex Gorsky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0年中期提交該設備的監管申請。最終,強生希望將這項技術整合到一個機器人平臺上。2018年強生收購外科手術軟件技術開發商Orthotaxy,為這種整合提供了支持。

  “我們的目標是將一種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推向市場,這是整個骨科平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強生醫療骨科事業部集團主席Ciro Rӧmer表示。

 


  肺癌領域備受關注

  2019年2月,強生以34億美元收購了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Health,從而獲得了名為Monarch的機器人內窺鏡平臺,用於肺癌診斷和治療。

  手術機器人巨頭Intuitive Surgical 也希望利用其技術來解決更廣泛的疾病,包括肺癌。

  據瞭解,Intuitive Surgical 正在研究一種機器人手術方法——利用其離子平臺,通過病人的口腔對可疑結節進行肺活檢。

  同時,Intuitive Surgical 正在進行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對肺癌患者進行肺葉切除術的專項研究。


  隨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第一批專利保護到期,多家醫械巨頭出手佈局手術機器人市場——不僅意圖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面交鋒,也期望通過在創新領域的應用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