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半年多以前,2019年高考正式放榜。這是德化二中復辦高中部後的首屆高考。

和城區其他高中校相比,儘管高考成績單並沒有十分亮眼,但對二中的肯定,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成績本身。


德化人對二中是有感情的。


1924年,在德化縣立初級中學創辦兩年後,陳子明等人在上湧鎮建築校舍,發起創辦了招收高小學生的私立潯北小學,為後來潯北初級中學的創辦奠定了生源基礎。


1925年,私立潯北初級中學正式成立,首年招收38名學生。校園佔地4畝,擁有4座木質建築並配有廚房和餐廳。此外,學校還聘請曾赴日留學的賴雄西擔任校長。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辦學條件在當時已經屬於高起點。


辦學8年後的1933年底,由於德化地方匪亂及自然災害,辦學資金無法籌集,學校停辦。


1944年,陳慶南在私立潯北初級中學的原址上創辦私立尚養農業職業學校。即便時局動盪,社會各界仍慷慨解囊支持學校的創建和發展。


上至軍政官員

下至普通百姓

都為尚養農職學校的創立貢獻力量

(摘自相關記載)

“陳慶南將自己的田園及山地計二千餘畝價值三千萬元(舊幣)作為辦學的首創資金,本地的一些國民黨黨、政、軍的領導也加入發起,學校附近的桂陽鄉捐租百餘擔,赤水雙陽捐資十萬多元贊助,並由前私立潯北初級中學校董會將前潯北初中校舍贈尚養農校做校舍。”


在這裡

有必要了解一下

陳慶南其人

(相關資料截圖)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抗戰勝利後,省立晉江中學等學校遷回原址辦學。這樣一來,就給本地學生接受初中教育帶來了不便。於是,校董會決定將尚養農業職業學校改為尚養初級中學。


民間力量的支持

讓學校的規模得以進一步擴大

(摘自相關記載)

“由於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規模逐漸擴大,添建了部分校舍,增開運動場,種植了一些農作物,當時經費,除初農部由私人及各保贈獻立賬外,又得到葛嶺鄉每年增加幹稻穀四十擔……經費有所寬裕,1947年籌備辦尚養農校高農部,經省廳批准允許於1948年創辦招生。”


在那個年代,尚養初級中學的學生除了學習外,還參與修建校園。


組織學生勤工

成了當時修建校園的主要方式

(摘自相關記載)

“當時修建校園是靠組織學生勤工的辦法,每到勞作日,學生就到溪灘上搬運沙石,到曾坂挑石灰,到後宅砍木材和毛竹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縣政府根據“維護原校,逐步改善”的方針接管了尚養初級中學。1952年,尚養初級中學附設高農班併入福建省晉江農業學校,尚養初級中學更名為德化縣第二中學。


1965年,二中首設高中部,成為繼一中之後當時德化的第二所完全中學。


但在這之後的半個多世紀時間裡,二中高中部陷入了“停辦,恢復;再停辦,再恢復”的循環。


1967年,地處赤水鎮的德化三中(赤水中學)併入二中,受師資所限的二中高中部併入一中。1970年二中改名為上湧中學,1971年再度恢復高中招生。1983年10月,德化縣第二中學的名稱得以恢復。1991年7月,飽受師資和生源短缺困擾的二中高中部新生寄班到一中高中部,但保留二中高中部建制。五年後的1996年秋,二中高中部的招生第二次恢復。


德化二中校園(上湧校區)

資料圖

(圖自網絡)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二中發展步入快車道,教學成績逐年提高:1995年中考成績獲全縣第一名、2004年高考87人上本科線、2005年高考69人上本科線、學生在省、市、縣學科競賽均獲過獎等。2001年,二中入列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標學校”名單。


經歷了短暫輝煌歲月後,二中開始走向下坡路。


1985年初,德化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相對集中全縣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首先支持城關地區發展鄉鎮企業,特別是陶瓷業”的發展思路,引導全縣生產要素向城區流動。1992年7月,縣委七屆六次全會首次把“小縣大城關”作為戰略構想,引領德化的工業化、城鎮化加速前行。從此,德化城區周邊鄉鎮90%的陶瓷企業開始向城區轉移,壯大了城區的工業規模,10多萬農村勞動力告別時代耕耘的土地,紮根城區,換來的是城區的磅礴生命力。


實行“大城關”戰略的二十多年,也是鄉下學校生源嚴重流失和師資力量不斷減弱的二十多年。哪怕是在最高峰時期擁有2600多名學生的二中也未能倖免,和幾乎所有鄉下學校一樣,二中的生源持續減少。尤其是近十年來,二中的在校生規模呈斷崖式下降。2011年9月,二中高中部再度停止招生。


200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二中當年的在校生規模還有1777人

而這一數字到了2016年

僅為21人

(摘自相關統計數據)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學生數量持續增加,德化城區有限的教育資源漸顯吃力,現有的三所高中已基本無法擴招。根據一份相關部門提供的全縣出生人口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德化全縣範圍內需再增設9個高中班級數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就讀需求(不含外來人口生數)。


彼時,社會各界關於復辦二中高中部的呼聲不絕於耳。


2016年9月,德化二中高中部第三度恢復招生,首批招生108人。這一次的“恢復”有些特別,註定載入二中歷史。因為二中一舉跳出了91年來未曾變過的辦學地“上湧”,不再侷限於“德化唯一一所鄉鎮完全中學”的角色定位,位於城區龍潯鎮丁墘村的丁墘中學被確定為二中城關校區。當年動工建設的二中城關校區佔地面積42384.73平方米,設置42個教學班(含初、高中),學生數2100人,在去年首次招生,整個校園預計將在今年秋季完全竣工投用。


二中城關校區效果圖

至此

二中一校跨兩區

(圖自網絡)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績單,卻沒看到它背後的這95年


2019年高考,據不完全統計,德化二中藝術類本一上線3人(綜合分最高為629分),本科上線50人。


從1925年走來,德化二中為全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書寫了不朽篇章。


曲折的辦學路,阻擋不了二中前行的堅定腳步。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一定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