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半年多以前,2019年高考正式放榜。这是德化二中复办高中部后的首届高考。

和城区其他高中校相比,尽管高考成绩单并没有十分亮眼,但对二中的肯定,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成绩本身。


德化人对二中是有感情的。


1924年,在德化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两年后,陈子明等人在上涌镇建筑校舍,发起创办了招收高小学生的私立浔北小学,为后来浔北初级中学的创办奠定了生源基础。


1925年,私立浔北初级中学正式成立,首年招收38名学生。校园占地4亩,拥有4座木质建筑并配有厨房和餐厅。此外,学校还聘请曾赴日留学的赖雄西担任校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办学条件在当时已经属于高起点。


办学8年后的1933年底,由于德化地方匪乱及自然灾害,办学资金无法筹集,学校停办。


1944年,陈庆南在私立浔北初级中学的原址上创办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即便时局动荡,社会各界仍慷慨解囊支持学校的创建和发展。


上至军政官员

下至普通百姓

都为尚养农职学校的创立贡献力量

(摘自相关记载)

“陈庆南将自己的田园及山地计二千余亩价值三千万元(旧币)作为办学的首创资金,本地的一些国民党党、政、军的领导也加入发起,学校附近的桂阳乡捐租百余担,赤水双阳捐资十万多元赞助,并由前私立浔北初级中学校董会将前浔北初中校舍赠尚养农校做校舍。”


在这里

有必要了解一下

陈庆南其人

(相关资料截图)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抗战胜利后,省立晋江中学等学校迁回原址办学。这样一来,就给本地学生接受初中教育带来了不便。于是,校董会决定将尚养农业职业学校改为尚养初级中学。


民间力量的支持

让学校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

(摘自相关记载)

“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添建了部分校舍,增开运动场,种植了一些农作物,当时经费,除初农部由私人及各保赠献立账外,又得到葛岭乡每年增加干稻谷四十担……经费有所宽裕,1947年筹备办尚养农校高农部,经省厅批准允许于1948年创办招生。”


在那个年代,尚养初级中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外,还参与修建校园。


组织学生勤工

成了当时修建校园的主要方式

(摘自相关记载)

“当时修建校园是靠组织学生勤工的办法,每到劳作日,学生就到溪滩上搬运沙石,到曾坂挑石灰,到后宅砍木材和毛竹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根据“维护原校,逐步改善”的方针接管了尚养初级中学。1952年,尚养初级中学附设高农班并入福建省晋江农业学校,尚养初级中学更名为德化县第二中学。


1965年,二中首设高中部,成为继一中之后当时德化的第二所完全中学。


但在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二中高中部陷入了“停办,恢复;再停办,再恢复”的循环。


1967年,地处赤水镇的德化三中(赤水中学)并入二中,受师资所限的二中高中部并入一中。1970年二中改名为上涌中学,1971年再度恢复高中招生。1983年10月,德化县第二中学的名称得以恢复。1991年7月,饱受师资和生源短缺困扰的二中高中部新生寄班到一中高中部,但保留二中高中部建制。五年后的1996年秋,二中高中部的招生第二次恢复。


德化二中校园(上涌校区)

资料图

(图自网络)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二中发展步入快车道,教学成绩逐年提高:1995年中考成绩获全县第一名、2004年高考87人上本科线、2005年高考69人上本科线、学生在省、市、县学科竞赛均获过奖等。2001年,二中入列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名单。


经历了短暂辉煌岁月后,二中开始走向下坡路。


1985年初,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陶瓷业”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城区流动。1992年7月,县委七届六次全会首次把“小县大城关”作为战略构想,引领德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前行。从此,德化城区周边乡镇90%的陶瓷企业开始向城区转移,壮大了城区的工业规模,10多万农村劳动力告别时代耕耘的土地,扎根城区,换来的是城区的磅礴生命力。


实行“大城关”战略的二十多年,也是乡下学校生源严重流失和师资力量不断减弱的二十多年。哪怕是在最高峰时期拥有2600多名学生的二中也未能幸免,和几乎所有乡下学校一样,二中的生源持续减少。尤其是近十年来,二中的在校生规模呈断崖式下降。2011年9月,二中高中部再度停止招生。


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二中当年的在校生规模还有1777人

而这一数字到了2016年

仅为21人

(摘自相关统计数据)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德化城区有限的教育资源渐显吃力,现有的三所高中已基本无法扩招。根据一份相关部门提供的全县出生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德化全县范围内需再增设9个高中班级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就读需求(不含外来人口生数)。


彼时,社会各界关于复办二中高中部的呼声不绝于耳。


2016年9月,德化二中高中部第三度恢复招生,首批招生108人。这一次的“恢复”有些特别,注定载入二中历史。因为二中一举跳出了91年来未曾变过的办学地“上涌”,不再局限于“德化唯一一所乡镇完全中学”的角色定位,位于城区龙浔镇丁墘村的丁墘中学被确定为二中城关校区。当年动工建设的二中城关校区占地面积42384.73平方米,设置42个教学班(含初、高中),学生数2100人,在去年首次招生,整个校园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完全竣工投用。


二中城关校区效果图

至此

二中一校跨两区

(图自网络)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你只看到德化二中的高考成绩单,却没看到它背后的这95年


2019年高考,据不完全统计,德化二中艺术类本一上线3人(综合分最高为629分),本科上线50人。


从1925年走来,德化二中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书写了不朽篇章。


曲折的办学路,阻挡不了二中前行的坚定脚步。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一定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