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編者按:新自由主義來源於20世紀20—30年代的古典自由主義,並逐漸由經濟領域向政治領域延伸並波及思想意識領域,在20世紀70-80年代成為西方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近年來西方國家“逆全球化”浪潮的出現正是新自由主義氾濫的惡果。但是新自由主義思潮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破產,它不斷調整和修訂自身方案,表現出較強的自洽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對此應當引起高度警惕。要準確把握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新特徵,準確把握其生成、發展和傳播的基本規律,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從而鞏固和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新自由主義思潮是當前影響最大的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之一,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甦緩慢、西方出現“逆全球化”浪潮的國際背景下,在中國經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改革攻堅期“三期疊加”的國內背景下,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自由主義思潮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呈現出新動向新特點,應當引起重視並加以有效引導。


一、邏輯基礎: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形成、主張及其危害


1.歷史脈絡:從學術理論到經濟範式、政治綱領和國家意識形態

濫觴於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自由主義,經歷了古典自由主義和現代自由主義兩個發展階段。古典自由主義倡導以自由權力觀為基礎的契約論和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功利論,曾經為推翻封建主義、發展資本主義作出過積極貢獻,但由於無法克服資本主義根本矛盾,自由主義進行了自我調整而進入現代自由主義階段。現代自由主義包括新的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和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兩種形態,相繼主導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發展。新的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又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它繼承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個人自由傳統,摒棄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消極國家觀,強化了國家在干預經濟、供給福利方面的作用,為資本主義走出1929年經濟大危機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反對實施國家干預政策,認為國家直接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會放大政府權力,導致政府幹擾市場秩序、集體侵犯個人自由等現象的發生。新自由主義繼承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個人自由傳統,建立了以“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理論體系,在20世紀70—80年代成為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政治綱領。西方國家以新自由主義理論為支撐,為後發國家提供了貌似“合理”的“改革方案”,以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提供貸款的方式誘導以拉美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配套出臺了帶有強烈意識形態色彩的“華盛頓共識”,以此作為國際資本輸出的幌子。[1](P3)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2.理論實質: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思想理論體系和政策主張

新自由主義極力宣揚資本主義和市場自由的普遍性,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本質上是代表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利益的工具。在經濟領域主張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認為私有制是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實行私有制才能充分保障個人的自由;認為國家干預不但不能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反而會擾亂市場的自我運行機制,引發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因此要保障市場的自由競爭才能刺激經濟發展;認為放任自由的政策可以實現市場的完全自由競爭,市場機制能夠對社會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因此新自由主義強調極端自由。[2]在政治領域否定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干預,認為公有制不但會限制個人自由,而且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全面否定公有制;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實行社會財富的國家和集體所有制代替了個人所有制,個人自由就失去了保障,因此極力推崇個人主義;認為國家干預會影響個人對經濟活動的自由選擇權,會限制市場自我調節機制的發揮,因此強烈反對國家干預。在思想領域宣揚普世價值觀和文化一體化思想,將西方價值觀念作為所謂的“普世價值”,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滲透西方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否定馬克思主義,極力消解民族個性和民族特色,鼓吹世界文化一體化。在戰略領域推行全球資本主義化,以超級大國為主導推動全球經濟、政治、文化資本主義化,企圖在全球實現美國式的資本主義。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3.影響泛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干擾和危害波及多重領域

新自由主義作為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西方敵對勢力妄圖利用其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不僅在經濟領域對中國造成干擾,在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也產生了負面影響。一些新自由主義學者和“網絡領袖”故意詆譭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中國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出現的貧富差距、貪汙腐敗、社會保障、典型“公共事件”等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為“靶子”,將這些問題泛政治化,歸因於實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誘導人民群眾走資本主義的“歧路”和“邪路”,妄圖推翻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新自由主義者割裂了“經濟人”和“道德人”之間的聯繫,鼓吹市場經濟完全私有化,將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對立起來,誘導部分社會成員注重競爭意識和個人利益,忽視了道德教化和人格培育。新自由主義以“經濟人”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作為理論基礎,沒有看到道德情感才是人類社會得以維繫的基礎,倡導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依靠法律來規範人的逐利行為,沒有意識到道德本身就是法律的淵源。[3]在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部分社會成員由於對集體概念理解不準確而質疑乃至否定集體主義的思想傾向。[4]甚至有的社會成員將個人與集體視為一對矛盾,在社會生活中只關注個人利益,將個人的想法和利益凌駕於集體之上,出現了唯我獨尊的個人主義傾向,導致人際情感淡漠、人際關係緊張。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二、當代嬗變: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與新特徵


1.源頭之變:新自由主義在西方國家的實踐走向出現新變異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正是新自由主義氾濫的結果,新自由主義因此廣受批評和質疑,西方出現了“逆全球化”新浪潮。[5]但是,新自由主義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地位並沒有終結,並且出現一些新動向。近年來,西方國家的經濟對金融資本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新自由主義倡導全面市場化和自由化,要求限制政府力量、減少財政開支,導致政府無法制約金融資本,同時工人力量不斷弱化,人民無力對抗金融資本,政府對金融資本的態度由監管變為庇護,應對危機的措施由改革變為救助,導致經濟金融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在經濟金融化的背景下,政府精英們認識到如果金融寡頭倒下,市場就會喪失信用和信心,就會出現社會動盪、社會革命和政權更迭。因此,政府需要密切與金融高管的關係,甚至不惜組建富豪內閣,而在金融危機中更需要得到救助的弱勢群體,反而以“缺乏系統重要性”的理由被選擇性忽視了。新自由主義指導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和民主政治背道而馳,選舉被資本綁架,政府無視公民權利和公共利益,資本主義國家民主逐漸呈現空心化,政黨攻訐、政黨分肥、政黨輪流執政導致政治動盪和社會動盪,西方普選民主走進了死衚衕,對民粹主義既排斥又利用,民主只剩下了選舉這一外在的形式。在金融和資本的驅動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嚴重的信仰虛無危機,極端個人主義凌駕於道德標準之上,民眾對現有體制缺乏信心、對前進方向感到迷茫、對社會信念產生懷疑,文化虛無現象日益凸顯。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2.過程之變:新自由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樣態發生新變化

新自由主義思潮為了實現在中國的泛起,不斷變換進攻手法。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最高效、最重要的傳播媒介,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流閱讀方式。由於互聯網傳播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網絡信息傳播過程難以監控,一些微信、微博、論壇、博客、客戶端和視頻網站成為散佈流言蜚語、傳播新自由主義的陣地。在網絡和自媒體時代,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不再是傳統的系統化闡述,而是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也是如此。碎片化的傳播內容使新自由主義思潮更具滲透性、迷惑性和腐蝕性,其監管和防範的難度也更大。青少年是網絡“原住民”,也是網民的主力軍,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對網絡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加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在形成階段,處在標新立異的思想叛逆期,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非常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蠱惑和毒害,青少年成為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重點人群和主要受眾。新自由主義越來越注意隱藏其真實動機,往往以迎合大眾獵奇心理的娛樂化方式、以迂迴的策略傳播,兜售其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思想觀點,稱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妄圖達到和平演變、蠱惑人心的真實目的。為了使自己的理論更具欺騙性,新自由主義思潮穿上了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外衣,用後現代反中心主義的立場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否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在中國傳播和滲透的實際效果。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3.末端之變:新自由主義對受眾群體的滲透策略呈現新動態

新自由主義思潮為將其思想觀點傳播到中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進行了滲透策略的調整,更具欺騙性和迷惑性。在滲透方式上,從單途徑的單向滲透向多元渠道的互動性滲透轉變。新興媒體打破了平面媒體的時間界限、空間界限,融合了時間性媒介和空間性媒介的雙重優勢,表現出聲形並茂、時空共進、互動性強的新特點,成為新自由主義思潮滲透的重要載體。微博、微信等以“微”內容為特點的新媒體平臺迅速成為新自由主義思潮滲透的主渠道,使原本較為單一的平面媒體傳播形式在新時期轉變成為多種媒介相互融合的互動性傳播形式,滲透過程更加立體化。在滲透方法上,從同質概念敘事滲透向迎合不同受眾群體滲透轉變。隨著受眾群體更加分眾化,新自由主義衍生出更為多樣的內容偏好,滲透內容更加精細化。以往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滲透多為同質化的內容,同樣的內容滲透給諸多領域的受眾,現在則是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知識結構、經驗背景和心理狀況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在滲透話語上,從宏觀敘事話語滲透向重微觀體驗的話語滲透轉變。近年來,宏觀敘事的、抽象的新自由主義思潮話語表達越來越萎縮,更多的是蘊含著新自由主義思潮意蘊的內容在段子化、戲謔化和中性化的語言表達中傳播。為了增強話語表達上的生活化以拉近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新自由主義更多采取大眾話語、隱喻表達的方式,在“貌合”日常生活的話語體系中摻雜著一些“神離”於主流價值之外的新自由主義思想觀點。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三、規律探析: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過程與傳播機理


1.傳播過程: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蔓延是有規律的複雜性網絡傳播

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過程是一種多級性的網絡傳播過程,首先由發送者通過一定的傳播媒介發送給接收者,然後再由接收者發送給次級接收者以至以下多級接收者。一般情況下,最簡單、最普遍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模式,包括信息傳播和信息反饋兩個環節。信息傳播過程是從傳播者經大眾傳播媒介到接收者,再到次級接收者;信息反饋過程是從次級接收者到接收者,再經大眾傳播媒介到傳播者。這個傳播模式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傳播過程,反映了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主要過程。但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大眾傳播實際過程要遠比這個模式複雜,而且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作為接收者的受眾也不僅僅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他們還會對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和反饋。因此,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過程並非從傳播者到接收者的單向過程,而是動態的、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複雜過程。大眾傳媒的權威性、覆蓋面、政治立場以及受眾的社會地位都會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產生較大影響。新自由主義思潮作為一種信息被接收者接受,然後又被他傳遞給更多的“次級接收者”,其傳播過程就成為複雜的網狀結構。

2.傳播邏輯:傳播過程具有鮮明的週期性、繼承性和組織性特徵

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有其內在的傳播邏輯和運行規律,往往會經歷包括前期性傳播、實質性傳播、衰退性傳播在內的傳播週期。前期性傳播階段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醞釀和傳播的準備階段,具有共同傾向的模糊觀念、心理和情緒在這個階段彙集和流傳。實質性傳播階段分為理論意識傳播、價值意識傳播、實踐意識傳播三個層次,首先作為一種新的理論觀點為受眾所認識,然後作為一種價值理念深入受眾內心,最後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引導受眾行為。衰退性傳播是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週期的最後一個階段,當思潮不再適合新的歷史條件而終結,或者當思潮的地位和形態發生了轉化並完成了自身任務的時候,其傳播就會衰退。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繼承性源於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本身就具有繼承性的特點。從本質上看,新自由主義思潮是資產階級利益的反映,積極組織實施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是資產階級活動的重要內容,這就使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具有鮮明的階級組織性,這種組織性在大眾傳播中表現最為明顯,在人際傳播等其他傳播途徑中也有體現。

3.傳播機理:蓄意迎合受眾群體的接受習慣、情感需求和利益訴求

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雖然是傳播者與被傳播者的觀點、態度、心理和情感互動的“雜糅過程”,但仍可解析出其傳播機理。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是以其與受眾“相遇”為邏輯起點,是雙方“兩次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次選擇是新自由主義從化大眾轉變為化小眾而選擇某些受眾,第二次選擇是這些受眾對新自由主義的主動選擇。在受眾與新自由主義接觸的時候,雙方的互動並非平均、等量地進行,往往是新自由主義對這些受眾進行思想上的衝擊,形成這種單向性衝擊的動力在於雙方存在著思想文化上的“勢位差”。當前部分受眾特別是青少年受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他們反中心、反主流,解構和消解權威,樂於調侃和惡搞,號稱懷疑一切。新自由主義思潮對這些受眾的影響,就是利用這些受眾對“反權威的權威”的順從機理,迎合他們的批判性心理。當新自由主義的思想內容有利於受眾利益或者思想比較一致的時候,受眾更容易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接受其思想的全部或部分觀點。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根本目的在於實現資本主義價值觀的灌輸,但在進行價值觀滲透和影響的過程中往往會與受眾產生劇烈的價值衝突,受眾就會將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價值信息、思想碎片與其自身的思想觀念放在一起,進行重新組合,從而綜合構建起具有個性特徵的價值觀念。、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四、應對策略:引導與控制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實施路徑


1.構建引領機制: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思想的地位最終來源於思想本身的力量。要積極發展壯大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和解決歷史上和現實中的重大課題,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影響力,提升馬克思主義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思想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行政手段,而是要用思想的力量和方法去解決。要充分發揚思想民主,在暢所欲言中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在討論商榷中分清是非曲直,既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也可以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要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宣傳載體對新自由主義進行深入解讀和辨析,引導公眾瞭解新自由主義思潮產生的社會根源、發揮作用的社會背景,揭示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本質,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對新自由主義思潮形成正確的態度。同時,在解讀和辨析的過程中,要從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作用,對包括新自由主義在內的各種社會思潮進行辨析與批判,使主流意識形態獲得更廣泛、更有力和更深厚的思想支持。

2.構建控制機制:抑制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響和危害

新自由主義思潮作為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與中國的主流價值觀是對立的,必須對其傳播進行有效控制。根據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過程,可以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受眾等環節加以控制。加強對傳播機構人員的政治把關和監管,從源頭上進行傳播治理;採取強制性的新聞審查措施,控制報道數量,強化傳播者對傳播內容的自我約束,對正面內容進行壟斷性宣傳;建立和完善傳播業的登記和審查制度,對互聯網資源、電視頻道、廣播頻率進行政策性限制,限制媒介的傳播範圍,對違反規定的傳媒予以註銷;加強對受眾的教育引導,增強其辨別、抵制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能力。另外,還要加強對境外有害傳播的限制。要具體地歷史地看待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控制,既不能將其簡單理解為對思想的鉗制,也不能將控制狹隘地理解為一種政府行為。傳播機構的自律、社會公眾的意見反饋、對新自由主義傳播的牽制、人們對新自由主義的抵制、各種社會思潮之間的對立等,都是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控制。

新自由主義思潮傳播的新動向及其有效引導研究

3.構建整合機制:建立一元主導、多元並存的思想文化格局

整合新自由主義思潮就是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合功能,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義思潮中的錯誤、落後元素,有效吸收、借鑑、融合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理性元素,堅持包容多樣性與差異性下的規範發展。發揮先進文化對社會思潮的引領就是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價值整合作用,既要準確反映中國意識形態的本質和社會性質,也要在社會思潮相互激盪和交織的複雜環境中吸收和發揮各種社會思潮的優點,控制和摒棄其缺點,形成激勵全國人民團結向上的思想文化力量。要加強對包括新自由主義思潮在內的各種社會思潮的規範和辨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各項制度、法規、政策和社會管理過程之中,努力提高先進文化對社會思潮的滲透力,推動社會思潮在多樣性、差異性的格局中規範發展,形成馬克思主義主導的多元並存的思想文化發展格局。

4.實施協同治理:形成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管控的理論與實踐合力

社會思潮的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元主體、多個環節,需要增強治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要建立統一領導、多元參與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引導的組織領導體系,明確職責範圍,強化協調配合,提升新自由主義思潮管控工作的實效性。要大力加強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管控的理論創新,深入研究管控目標、發展策略、主要內容、實施路徑,將不同研究人員的理論領域、視域差別、研究方略協調起來,建立整體一致而又各有側重的理論研究格局,形成引導新自由主義思潮的理論合力。在實踐中要建立和完善黨政溝通、多方聯動、全員行動、有序參與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管控機制,通過主體聯動協同、策略創新協同、過程調控協同、結果評價協同,形成管控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實踐合力。要加強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齧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強化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不斷提升管控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梅榮政,張曉紅.論新自由主義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秉孟.新自由主義:通向災難之路[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11).

[3] 朱安東,王天翼.自由主義在我國的傳播和危害[J].當代經濟研究,2016,(8).

[4] 柴寶勇.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1).

[5] 張超穎.“逆全球化”的背後:新自由主義的危機及其批判[J].當代經濟研究,201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