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借力 借勢 借智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不知不覺,春天已來,

好吧,言歸正傳。

01.

最近有人在後臺留言,問我說,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想創業,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上一次我們聊過一個話題——年輕人,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急著創業?

那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當你已經決定要創業的時候,又該做些什麼。

在移動互聯的浪潮下,很多人都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這個想法沒有錯,只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99%的創業,最後都已失敗告終。即使此時風光無限,即使和巴菲特共進了午餐......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有人總結,創業失敗的七宗罪:

1.幻想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2.避實就虛,空談戰略

3.閉門造車

4.經驗主義

5.幻想彎道超車

6.形式化覆盤

7.不重視數據

的確,這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創業失敗的根本原因。究其本質,就是盲目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

我們都願意相信英雄主義,也可能會認為我們能成為喬布斯或雷布斯。沒有錯,自信是對的,但是如果一切走向全靠空想,勢必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可否認,這個時代很難有絕對原創的創業模式了。所有的創業模式都可追根溯源,找出相通的底層邏輯。

要麼去中間化,要麼去中心化。

所以,想要創業,閉門造車是不可能的,走出來才可能發現更好的自己。

02.

讓自己成為一個顧客

這是作為創業者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時髦一點,也可以昇華稱之為產品經理。

從廣義上來講,創業無非三種形式:生產商,渠道商,消費商。

而無論選擇哪種方式,產品都是最重要的基石。

從前的顧客,是通過媒介來認知產品;之後是通過內容來感知產品;而現在,是通過產品本身來觸摸產品。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選擇開餐廳,那麼菜品和服務即是產品;

選擇辦培訓機構,那麼課程和場景即是產品。

也就是說,在我們選擇用哪種具體的產品創業之前,先想一想或者試一試,自己會不會成為這個產品的顧客,而不是為了賣產品才去用產品。

如果是,恭喜你,萬里長征開始了第一步;

如果不是,請務必再次斟酌。

還有,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有穩定的市場倍增,還要遵循三個字,就是:大,寬,深。

大是指市場份額大,顧客需求多;

寬是指人群劃分要寬,不侷限於年齡段或特殊人群;

深是可以重複使用,週期短。

03.

先讓自己愛上這個工作方式

有些人可能會說,哪有人喜歡工作,我最想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每天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

真的麼?不一定,不信你問問那些只能躺在床上的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終究是要做事情的,事無高低貴賤,但著實會有熱愛之分。

日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如今已經94歲高齡,是世界上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

小野二郎說過: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裡。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極致的人生。

當我們真正熱愛的時候,才真正會堅持下去。

是真正享受這個過程,還是隻為了得到那個結果。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就像之前的那篇文章裡說過的,怎樣才算是成功?

一個人做了一件事是有意思的,然後又是他的優勢,又有意義,還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當這些節拍踏對之後。一不小心就成功了!

04.

先做好每個小角色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可能在剛剛講到“大 寬 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傳奇——海底撈火鍋。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目前,海底撈在全國開出430家店,全球466家。

從四川簡陽一家普通的火鍋店,到如今成為中國餐飲市場份額第一的龍頭,和創始人張勇的出發點密不可分。

為了留住客人,張勇幫人帶孩子、拎包、擦鞋。

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一一滿足。

客人用餐時,他站在一邊;

客人抱怨喝酒傷了胃,他就熬一鍋小米粥;

客人誇獎辣椒醬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幾罐...

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輕浮。

很多人可能會不解,創業不是做老闆就可以嗎?為什麼還要做員工做的事?

答案很簡單:外行永遠引領不了內行。我們可以不是專家,但起碼要成為行家。而且,只有真正經歷過感同身受,才能培養出屬於自己的人才。

05.

聊到這裡,我想很多人已經有了答案。

創業本來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不過,相信那個在後臺留言的,以及正在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可能會對自己的創業之路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深度:作為一個躍躍欲試的創業者,到底該如何走出第一步?


可是,有了好的產品,足夠熱愛,並且經歷過每一個崗位的我們,就一定可以成功嗎?

別急。創建創業公司共有七個階段:

Idea,Build,Launch,Grow,Monetize,Automate,Exit.

也就是想法、構造、執行、增長、變現、自動化、退出。

這需要時間的沉澱,文化的累積以及人才的培養。

有人會說,這根本是太難實現的事。

《為學》有言: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你的想法,留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