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目前中國只有莫言一人,你覺得他獲獎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耿彥佳


最大原因是:莫言輟學後自學了數學,使他的思考力提升了!!!有一期莫言和楊振寧對話的電視節目,莫言自己說的!

數學是“腦體操”,必須自學,靠聽課學的數學都是二手數學,沒有獨立的思想!

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大多數沒有好數學老師,這就是原因!


zdr666


關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看到網上的許多評論,感到莫名悲哀。這些人或許連莫言的一本書都沒看過,就妄加評論,說莫言醜化這,醜化那,向西方靠攏,向西方諂媚,等等。莫言在未獲諾獎之前,也沒多少人攻擊他,謾罵他,難道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關於莫言為啥能獲獎,首先聽聽他本人怎麼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莫言表示,剛剛聽到獲獎的消息時感到十分驚訝,“因為我一直感覺諾貝爾文學獎離我非常遙遠”。莫言從七八十年代開始創作,難道就是為了醜化中國人,向西方靠攏?顯然,這些攻擊是無稽之談。

其次,看看權威部門的說法。獲悉莫言獲諾獎,中國作協發來賀辭,“在幾十年文學創作道路上,莫言對祖國懷有真摯情感,與人民大眾保持緊密聯繫,潛心於藝術創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莫言一直身處中國文學探索和創造的前沿,作品深深紮根於鄉土,從生活中汲取藝術靈感,從中華民族百年來的命運和奮鬥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獨特的民族風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國文學的想象空間、思想深度和藝術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廣大讀者喜愛,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國作協在賀詞對莫言的評價,可以看做是對莫言獲得大獎的重要原因。

再次,莫言獲諾獎有偶然中的必然,也有必然中的偶然。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導演張藝謀把《紅高粱》拍成電影,在世界各地放映,增加了莫言的知名度。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勞》《蛙》《紅高粱》《豐乳肥臀》等在瑞典有瑞典語的譯本,對瑞典文學院的同行直接瞭解莫言的作品有很大的幫助。這些得天獨厚的偶然因素,是國內其他文學大家,比如賈平凹、陳忠實、路遙、餘華等所不具備的。

最後,客觀評價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小說描寫了舊中國農村的貧窮、落後、愚昧和奴性。客觀地講,當年的農村確實如此。文學具有批判性,他蘊含了作者深入的思考和痛徹的體驗。哥倫比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同樣描寫了當地的落後面貌。前幾年,王寶強主演的《樹先生》未引起任何反響,現在人們又評價很高。作品裡同樣揭露了農村愚昧,迷信和人性的醜惡。餘華在《活著》裡描寫了福貴悲苦的一生,身邊親人一個接一個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一頭牛陪著他,如此悲慘的遭遇反而激發他更堅強地活下去。這些帶有心裡壓力的作品,讀完讓人如釋重負,引發深深的思考,這也許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






襄陽草根秦


作品具備獲諾獎的條件和水平,這是根本原因。否則他獲了,你為何沒獲?其代表作品《紅高梁》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在主流媒體播放,並獲極好的票房及收視率,2011年又榮獲國內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這表明國家的支持和觀眾的認可。自《透明的紅蘿蔔》成名以來,莫氏不斷推出作品,其中不乏力作。一些作品雖飽受爭議,但擁有眾多的讀者群。他的作品不同於一般的通俗文學作品,植入了一些非主流的文學藝術形式,因此普通讀者讀起來不像評書、章回小說那樣易於接受。在背景選擇、情節設計、人物塑造、主題提煉渲染等方面,擅於從歷史的、現實的表象下進行深層次挖掘,揭示人性、國民性等重大論題。有人說莫氏是通過“揭醜”獲獎的,我對此不以為然。放眼宇內,那些讓我們崇拜仰視的大師們的許多作品都有相似內容,這無損於作者的愛國情懷,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就是這個道理。詩人艾青曾寫到: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小平同志也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愛有多種方式,表揚是愛,批評也是愛;亮美是愛,亮醜也是愛。從莫氏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體驗到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作家,對那片生他養他的土地刻骨銘心的啼血之愛。如果不認真的閱讀他的系列作品,是難以理解作者苦心的。

不論怎麼說,諾貝爾文學獎都是當今世界文學大獎,我相信,心懷文學夢的朋友無不心嚮往之。有些人或說,這種西方人主導的獎項我不願獲得。對不起,你又喝多了,洗洗睡吧。得不到就是得不到,甭說沒用的。這種“酸葡萄”心態的人真的大有人在。當今中國已不是昨日中國,實現“中國夢”不僅僅是物質上,精神上的“中國夢”也同樣重要。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這裡就不展開了。

我想,十四億中國人以國民身份獲諾獎的人不多,除了屠呦呦老奶奶之外,就是莫言了。這無論如何都是中國人的大好事,理應歡欣鼓舞。泱泱大國,總作壁上觀,成什麼樣子?拿到了,我們要珍惜,要對他給予足夠的尊重。這幾年網上總有不同聲音對他們說三道四甚至肆意菲薄,屠老尚好,莫言就不同了,泥沙俱下,不乏惡意攻訐。許多人根本沒讀過莫氏的作品至少是沒仔細讀懂過,就如趕集似的,都來湊熱鬧,真令人啼笑皆非。在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裡,作名人真是太難了!好在我觀察莫言對此表現頗為淡然,他很低調很內斂,沒有拍案而起做口舌之爭,深敬佩之。這是品德使然,境界使然。我相信,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歷史終將記住那些為中華民族爭過光添過彩的人,些許非議,絲毫無損於莫氏及其作品所放射的光華。



風露中宵2


這個非常簡單:

1.諾貝爾獎表面上是瑞士把控但實際上是美國政府把控。

2.美國政府發給莫言的諾貝爾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徒獎。

3.莫言為了拿美國驢卡對中國大放厥詞徹底迎合了美國政府的反華胃口,所以美國為了獎勵叛徒漢奸給莫言頒發了一個諾貝爾獎。

4.美國政府頒發給俄羅斯的同樣全部都是叛徒獎。

5.美國頒發給歐盟和日本是對傀儡國家的一種獎勵。


明宇智遠


因為莫言的小說醜化中國農民,專門暴露中國農村愚昧落後的一面,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一律不寫,如根治海河、淮河,修水庫,人造天河紅旗渠,全國農村轟轟烈烈的農田基本建設等等一慨不說,所以深受西方殖民者的賞識,這樣莫言理所當然就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了。


用戶9684969430364


就是對寫作方法的革新吧。

諾貝爾委員會給莫言的頒獎詞為:“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正如阿根廷著名文學評論家安徒生·因貝特所指出的:“在魔幻現實主義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藉助魔幻表現現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實來表現。”

百度上對於魔幻現實主義的解說就是以上這樣複雜深奧,可簡單如我則淺薄地理解為,所謂魔幻現實主義就是用如夢似幻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場面來表現現實的本質。就像《西遊記》寫的是神話故事,表現的是人世的善惡美醜。魔幻是手段,目的或效果是現實。

莫言將中國的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為一體來寫作,創造一種中國式魔幻,顯然是寫作方法的創新——在世界範圍內是一種中國式創新,帶給世界文學新的東西,並有效地與世界鏈接、對話。

到了閻連科,又是在莫言基礎上的一種創新,“神實主義”比“魔幻現實主義”更加不可思議,更加辛辣,又不失生活的本質真實。

例如全村殘疾人,正常人反而不正常,你在特定的場合肯定會有這種體驗。

例如幻想著買列寧遺體用作巡迴演出,這是一個很容易理解而又意味深長的政治寓言。

至於餘華不顯山不露水的後現代碎片化紀實,其實是現代派之後的進一步創新。

總之,我認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應該給文學和人類帶來新的、“理想化”(世界範圍的優秀傑出,更加接近人類所欲達到的高度)的東西。

反之,諾貝爾文學獎不會頒發給平庸的“合群”的作家,不會頒發給通俗暢銷的作家。

當年中國的先鋒文學蓬勃生長,各種先鋒手法都有嘗試,但莫言關注的問題和他的寫作,似乎更加大氣磅礴,更加接近人類終極命題,既是中國的事和中國敘事,又富於人類範圍的創造性。

這是一種創造,一種特立獨行。

很多人不服的是你莫言揭中國人的醜就得獎,這是看問題太膚淺太簡單太片面了,莫言揭醜是基於對民族的愛,並且是用創造性的深刻的文學表達,總之,莫言獲獎是因為當年在世界作家中他算傑出。

簡簡單單罵莫言的人,還是像莫言一樣,有著特殊的童年,後來在圖書館讀很多很多的書,從兩所高等院校畢業再說吧,真那樣,你恐怕就罵不出來了。



大悔憶智冰


毛主席說過: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諾獎這個西方的東西,除了自然科學獎之外,所有社會科學獎項已經成為政治的大棒,成為敵視和禍亂他國的工具,談不上公平正義可言。得不到獎是正常的,得到了卻是不正常的,莫言被西方敵對勢力選中,儼然就是西方敵對勢力的幫兇,沒有什麼榮譽可言,靠揭別人的醜及自我民族的缺點而取寵敵對勢力,不是榮譽而是恥辱,這也是他獲獎而國人沒有絲毫興奮,更不為國人若稱道的原因。


寶峰216982186


只因為莫言寫的竟是侮辱中華民族的作品,所以才得西方認可,才會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正如毛主席說的:“凡是我們反對的,敵人就要擁護”。


安陽步步高


莫言是中國到目前為此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大獎的文學家。那麼,在中國眾多優秀的文學家中,為什麼獨有莫言獲獎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諾獎評委會已經概括得很清楚,莫言有魔幻般的想象力,通過將魔幻故事與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這就是莫言獲獎的最大理由。莫言作品大多寫農村的,寫過去(歷史)家鄉高密東北鄉的生活,以點蓋面,反應中國那段歷史的農村狀況。身為中國人,在中國長大生活和工作,按常規,他的創作也和中國的其他作家一樣,但莫言閱歷豐富,知識淵博,心胸開闊,放眼世界,加上他一貫從小就有的判逆精神,他的文學作品從內容到形式似有歐美韻味,迎合西方學者的審美觀,一改中國傳統文學凝重與沉重展不開的習慣。在中國的文學藝苑裡,莫言的文學創作有個性,他本人既遵循創作文學作品的一般規律,也探索新的看點,富有獨創精神,閱讀他的作品,再與其他中國作家作品相比較,莫言的作品有走出傳統,融合世界文學的感覺,語言流暢優美而不拘束,又恰到好處,揭示的主題和思想深刻,這樣的作品在中國不多,甚至只有莫言一個,自然引起西方讀者和學者的歡迎和重視直至提倡宣揚,獲獎即諾貝爾文學獎是情理之中。莫言的獲獎是對世界文學的貢獻,也是對中國文學的貢獻!


源流追溯64300126


這還用回答嗎,明眼人誰不知道那是怎麼回事,毛主席說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的就要反對,莫言的作品從文學藝術的角度看只是泛泛之作,但以政治立場的角度看他的作品迎合了誰、汙衊了誰,為什麼他的紅高梁最早就在國際上獲獎,繼而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他的作品符合西方敵對勢力的口味,這就是獲獎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