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战“疫”】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记东马圈镇副镇长孙元

“还不够14天,必须坚决隔离!”

“各村还有哪个村的宣传资料没有发放到位?”

“我马上送过来,没有口罩不能上岗!”

在武清区东马圈镇有一位雷厉风行的“80后”副镇长——孙元,从腊月二十八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武清战“疫”】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记东马圈镇副镇长孙元

靠前作战,他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今年37岁的孙元2019年7月任东马圈镇副镇长,虽然年纪轻、任职时间短,但他干劲足、冲劲猛。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孙元被委以镇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重任。

疫情防控初期,孙元就敏感地意识到此项工作的严重性、特殊性和挑战性。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第一时间抽调人员成立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细化14个工作小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制定卡口具体防控措施、协调各方力量落实防控工作,推动了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设置卡口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力防线。防疫通告、宣传标语拟定,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口罩、体温枪、消毒药剂等防疫物资准备……卡口设置前期,各项工作都需要孙元逐一落实。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12点,他一天要接打几十通工作电话。手机打到快没电,他就接上“充电宝”继续打。终于在大年三十,全镇13个村、4个小区的30个卡口全部设置完毕,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卡口规范化建设。

【武清战“疫”】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记东马圈镇副镇长孙元

尽心尽力,他是排忧解难的“急先锋”

正月初三的晚上,孙元在各个卡口“转点”巡查时,看到执勤的同事冻得直跺脚,感到非常心疼。他马上拿起电话,四处打听帐篷生产企业。孙元打了十几个电话,先后找了4家企业,终于成功联系到了一家有现货的企业。放下电话,他连夜驱车往返200余公里拉回了20顶帐篷,基本解决了夜间执勤人员的保暖问题。

陈经理,咱们镇里有十几位外地返津的务工人员,按照规定必须隔离14天,他们所在的企业暂时没有隔离条件,请您这边帮忙安排食宿,我们也会安排镇里的工作人员做好隔离工作……”孙元得知镇里的复工企业有困难,马上给镇上瑞豪驿馆酒店的经理打电话。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东马圈镇的71家企业已有40余家陆续复工复产。为做好外地返津复工人员的隔离工作,东马圈镇征集了瑞豪驿馆、顺鑫日租两家宾馆作为镇疫情隔离安置点,镇原敬老院作为备用隔离安置点。同时,东马圈镇还成立了工业企业管理服务工作组,为企业开展隔离、消毒、垃圾分类等防护指导,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

【武清战“疫”】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记东马圈镇副镇长孙元

坚守无悔,他是无私奉献的“逆行者 ”

“孙镇长,有武汉旅居史的那一家三口,他们家孩子发烧了!38度多!”2月29日晚上8点,镇卫生院院长时学良急匆匆地向孙元汇报。

“做好防护措施,我们马上赶去他们家!”孙元一边出门一边拿起手机向区防控工作指挥部报告。

到达之后,孙元先稳定住孩子父母的情绪,然后耐心询问着密切接触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出入场所等行动轨迹信息。120救护车接走一家三口之后,孙元立刻组织镇指挥部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密切接触人员的排查工作和各项防护隔离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的可能性。此时,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1:30。

自开展防控工作以来,孙元平均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有时则是24小时在班,通宵不眠。“我手机24小时开机,有情况一定要及时和我联系。”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孙元的家在静海,50多天来他一直奋战在战“疫”一线,没有回过家。9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轮番”生病,年迈的母亲出车祸导致胳膊骨折,家人怕影响他工作,一直瞒着他,直到有一次通电话被孙元察觉到异样,才告诉他实情。“疫情来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不能退缩,必须尽职尽责;作为父亲,我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作为儿子,我也希望父母能为我感到骄傲。”谈及家庭时孙元笑着说。


编 后

在这场不期而至的特殊战斗中,全区广大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顾大局讲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奋战在抗疫阵地最前沿。他们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广泛参与,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在前”成为他们最郑重的宣言,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凝聚了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