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句話從古至今就一直是不變的真理,早在後晉時成書的《舊唐書·裴度傳》中,就有了“一勝一負,兵家常勢”這樣的話。的確,對於歷史上領兵打仗的將領們來說,勝負並不是絕對的,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考慮到所有因素,有時還需要一點點的運氣。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雖然失敗並不光彩,但是古往今來,能夠一次敗仗也不吃的武將可謂是少之又少,強大如武聖關羽,也有被呂蒙白衣渡江,敗走麥城的時候。智略過人如諸葛孔明,也在後期的北伐過程中碰了一鼻子灰。那麼三國時期究竟有沒有所謂的“不敗戰神”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當中,有這麼一個人,一生未嘗敗績,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有人知,他就是廣昌亭侯——樂進。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樂進出生於陽平郡衛國,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曹操看重此人有膽識,有魄力,便招攬他做了自己的帳下吏。公元190年的時候,樂進被派到家鄉陽平郡募兵,沒想到竟募得一千多人,曹操大喜,便給他升了官,做了軍假司馬、陷陳都尉。之後,在短短的9年間,樂進先後敗呂布、徵張繡、敗劉備、退關羽。一時間成為了曹操手下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曹操和袁紹當時的兵力差距異常懸殊,當時幾乎大多數人都認為袁紹肯定是最終的勝者,但樂進卻用事實在那些質疑曹操的人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原本耀武揚威的袁紹軍隊,在樂進的面前卻如此不堪一擊。他與于禁僅率5000步騎就能在袁紹的別營中如入無人之境,斬首、俘獲各有數千,令袁紹軍聞風喪膽。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之後在烏巢之戰中,又是樂進一馬當先,將烏巢守將淳于瓊斬落馬下,奠定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勝局;不久之後,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內亂,也是樂進一路追擊,將袁氏殘黨盡數拿下,由於征戰以來並無敗績,一時間,樂進也在曹魏軍中被稱為“不敗戰神”。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但這只是樂進人生的第一階段,這時的他還只是一個勇猛果敢、敢於衝鋒陷陣的大將。而他的第一次蛻變,則發生於官渡之戰結束之後的第十個年頭。

公元210年,東吳大都督周瑜去世,劉備聞訊,認為來自自己後方的威脅有所減緩,便向孫權借來了南郡,並以此為跳板,準備趁此時機入川,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而樂進自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備的勢力壯大,便率軍進擊南郡。雙方經過長時間的交戰,最終樂進在青泥擊敗了關羽、蘇非的守軍,證明了自己絕非等閒之輩。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這一戰的成功,也預示著樂進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從一個只會衝鋒陷陣的大將變成了一位懂得運籌帷幄的統帥,這一點在之後與東吳的合肥之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時,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親率十萬兵馬攻打合肥,本來戰事十分吃緊,但樂進一到場,形勢立刻發生了逆轉,在樂進的配合下,三人在逍遙津大破孫權,張遼經此一役後也是威震東吳。但我們千萬不要忘了,促成此事的幕後功臣可是樂進。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但可能是天妒英才,正在樂進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卻在公元218年因病逝世了。從跟隨曹操的那一刻開始,樂進傾其一生都在為賞識自己的曹操不斷燃燒自己,從官渡到合肥,樂進在史料的記載中雖然著墨不多,但卻功不可沒,以至於在他逝世後,曹操還將他封為了“威侯”,以表彰他的功績。若非樂進英年早逝,三分天下的局面或許會被更早打破!

三國唯一的不敗戰神,呂布關羽均為其手下敗將,卻一生鮮為人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