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女性潛伏期更長?專家建議:保持警惕

(健康時報記者 王楠)新冠肺炎發病特徵也會男女有別嗎?近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團隊在SSRN平臺發佈《柳葉刀》預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研究論文,首次分析了女性在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性。論文指出,這一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 COVID-19 的傳播上表現出不同於男性的特徵,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據此,團隊呼籲,在篩查過程中,無論女性是否有症狀,只要接觸史明確,就應對她們進行核酸測試,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 14 天。

新研究提示新冠肺炎女性潛伏期更長?專家建議:保持警惕

作者團隊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科、老年醫學科、重症加強醫療科等多個科室,通訊作者為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董衛國與該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許昱。

健康時報記者檢索發現,據媒體公開報道,已多次出現長潛伏期病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發表的論文中也曾出現過一例潛伏期為 24 天的新冠肺炎病例。

“潛伏期”,是指從患者感染病毒開始到真正出現症狀的時間。有症狀的感染者才能界定“潛伏期”。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沒有發燒、 咳嗽等臨床症狀,但標本檢測為陽性的人),很難估算其潛伏期。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救治組專家、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也表示,從目前情況看,隔離14天后沒有出現症狀,也不代表就高枕無憂,有過密切接觸史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

一是警惕自己是超14天潛伏期的感染者,發病延後。

二是警惕自己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同樣有排出病毒的可能性,有可能會傳染他人。

過了隔離期回到家中,依然需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注意家人的防護,居家做好清潔消毒。

但有專家認為這一研究依據不足。據界面新聞報道,有免疫學家表示,目前看這一研究結果存在缺陷,尚不足以支撐這一論點。如果是基於性激素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理來分析男女性對於新冠病毒的易感程度與潛伏期,在樣本選擇上應當去除絕經後年齡段的女性與同年齡段男性,其次還應該去除懷孕的女性,因為女性絕經後男女的性激素水平趨同,如果這一年齡段的男女感染水平依然有明顯差異,那也應當尋找其他原因,如外出頻率,接觸人群等。並且判斷髮病時間也與患者自身的敏感度有關,如患者是否感覺身體無力、發熱,每個人對此的敏感程度也並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