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康復後,病毒仍在體內存留數週

《美國醫學會雜誌》近日發表我國一項新研究稱,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病毒仍可在患者體內存留至少兩週,不過其傳染力會變弱。

新研究:康復後,病毒仍在體內存留數週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放射科徐海波博士團隊對4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醫務人員進行了追蹤調查,這些年齡在30~36歲的患者於1月1日~2月15日在該院接受治療。所有患者均服用抗病毒藥物達菲(奧司他韋),通過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及體徵指標診斷,認定患者已康復。康復標準包括:體溫正常持續超過3天;呼吸系統症狀緩解;胸部CT圖像上的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兩次連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且測試至少間隔1天。

參試患者從症狀出現到康復,歷時12~32天。出院後,參試者居家自行隔離5天。康復後5~13天,臨床檢查結果顯示,這些患者沒有出現症狀,胸部CT檢查結果與康復時的圖像相比無變化,但患者多次接受新冠病毒咽拭子檢測,結果均呈陽性。不過,患者家屬未發現被感染。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康復患者體內可能仍存在病毒,但殘留的少量病毒不再具有很強的傳染力。

美國坦普爾大學流行病學家克麗絲•約翰遜表示,康復患者檢測結果為陽性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一種可能是免疫系統正在繼續清除垂死掙扎的病毒;另一種情況是患者康復後從其他病毒攜帶者那裡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種。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病毒學家埃比尼澤•通班認為,經過治療後,病毒複製水平極低,數量也不足以傷害患者組織,所以即使患者體內仍可檢測出冠狀病毒基因片段,但他們並未出現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