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疫情肆虐

意大利15000+已經“封國”,西班牙3000+,法國2800,德國2700,丹麥“封城,美國“禁航”歐洲……全球的新冠疫情日益嚴重。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2020年3月13日 各國疫情

在近日與歐洲呼吸學會進行了視頻連線中,鍾南山院士也提到了,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仍需深入研究,查明是否由於淋浴器或排氣管洩露造成。他舉例,在鑽石公主號上,直到2月29日,總共709名患者中(近20%乘客)感染了COVID-19,究其原因可能通過管道或淋浴器致促進了傳播

在全球疫情肆意蔓延的背景下,外來病例的不斷增加(鄭州新增1例接觸30000多人的患者)也讓剛剛鬆了口氣的我們不得不再次警醒起來,為什麼這個病毒能夠如此猖狂的傳播?怎麼才能阻止它的傳播?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我們必須認識到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是整個防治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一環。

傳播途徑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明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兩種方式,並且提到了關於氣溶膠以及糞便、尿液的傳播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第七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1. 飛沫

飛沫傳播,即空氣飛沫傳播,是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這種傳播方式最容易被理解,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呼吸道疾病,傳播方式自然也不例外。

  1. 密切接觸

什麼是密切接觸呢?按照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定義,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陽性檢測者有接觸情形且未採取有效防護者被定義為密切接觸者,有四個情形需要注意:

1⃣️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近距離工作或共用一個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如到密閉環境中探視患者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人員;同行人員(家人、同事、朋友等);經調查評估後發現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陽性檢測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

4⃣️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與密切接觸者接觸的人員。

  1. 氣溶膠

雖然在診療方案中,仍然標示為“可能”,但是許多專家都表示,氣溶膠是可以確定為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的。那麼什麼是“氣溶膠”呢?

可以簡單的把氣溶膠理解為一種微小的懸浮在空中的顆粒。新冠病毒氣溶膠主要是由於病毒附著在飛沫上,而隨著飛沫中液體的揮發,附著病毒的顆粒變小變輕,因此可以在空氣中漂浮更久、擴散更遠,從而被人吸入體內而感染。氣溶膠顆粒很小,有可能穿透口罩的縫隙。不過,也不要恐慌,病毒利用氣溶膠傳播,也不是輕易就傳染的,要看氣溶膠濃度,停留時間等等的條件,所以戴口罩勤洗手,身體不接觸,仍然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氣溶膠與飛沫傳播

  1. 糞便,尿液汙染

這一點也比較易於理解,潔具如果沒有及時清洗乾淨,被糞便、尿液汙染後有可能會有具備傳染性的病毒附著在表面,再通過接觸傳染到人。另外,衝馬桶時也有可能形成氣溶膠,從而發生病毒的傳播。

  1. 其他

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沒有提到,但是鍾南山院士介紹的經驗中有提及母嬰傳播也是一種可能存在的病毒傳播方式。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各種明確及可能的傳播途徑

切斷途徑

全國範圍內的停工、停課、取消群體活動甚至武漢封城、大邱封城、丹麥封城、湖北封省、意大利封國等等都是為了避免人群的流動,從而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意大利封城

我們個人雖然無法決定類似政策的頒佈,但是像張文宏教授曾經說的,“大家在家隔離14天,不要出門,把病毒給悶死。”雖然幽默,無疑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種避免病毒傳播的方式。

針對性從病毒的傳播途徑入手,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我們必須要做到而且也要切實做好的!

  • 咳嗽、打噴嚏時掩好口鼻;佩戴口罩,出門在外無論走到哪裡都佩戴好口罩,這就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了病毒通過飛沫的途徑來進行傳播,不僅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咳嗽禮節

  • 握手禮改為拱手禮,勤洗手,避免觸碰清潔程度不明的物體,與他人減少身體接觸,病毒就不能通過密切接觸的方式感染我們;


全球超13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我們該怎樣自保不被傳染?

洗手法

  • 常通風,衝馬桶時蓋好蓋子,家中地漏做好水封等,都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空氣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氣溶膠濃度,大大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眾志成城,抗疫一定成功!

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