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适合做官?他周游列国却不受重视到底是为什么?

一个农民的乡愁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首创以仁义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弟子三千,号称华夏第一文圣。按理说他是有能力长期做官的,但他周游列国,仕途并不顺利。可以说政治报国是失败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做人原则有关。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急于寻求做官,行东周之礼,施仁政之道。周游列国,推介自已的学术道德思想,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孔子所处战国早期,天下相对和平。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与他的做人原则和底线有关就是邦有道。做人做事不能不择手段,应取之有道。他认为人不能只图享受,而不做实事,就会失去自己的人生价值。战乱年代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和平时期就体现不出什么价值了。所以他周游列国,政治上就会失败。


游游蜉蝣


这个很好理解,孔子是打群架中的劝和者,谁让步谁吃亏,你在那喋喋不休光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谁听?

春秋时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的时期,而孔子崇信周礼,周礼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秩序,他自幼学的就是礼乐那一套,所以老想着施展一番,叫大家尊周守礼,都那个时候了,就像一个老人几个儿子分家产一样,谁都不肯让步,他跑到几个儿子那里劝人家,要父慈子孝,要兄友弟恭,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而老头子已经年老体衰,说话没人听了,孔子作为第三方,一个劝架的人,就更没人愿意听了。

为啥要争斗呢?我们看一下西周的分封制就知道了。

西周要革商朝的命,其实就是造反,文王联合了他周边的好多个友邦,其实多是商王朝统治下的小部落,结果趁商王军队东征东夷时,一举拿下朝歌,商王羞怒,自缢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周朝建立后,履行诺言,对姬姓子孙和有功的部落首领进行论功行赏,历史上叫“封建”“拱周”。封建,即分封土地,建立国家。拱周,即周为天下共主。各国诸侯实行嫡长世袭制,叫“世袭罔替”。这种分封制度的核心就是以嫡长制继承的宗法制。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还以此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比如礼乐制度,祭祀制度等等,严格尊卑和上下等级,一旦冒犯,即视为僭越,天下共伐之。

刚分封的几十年里,大家都遵守这个制度,因为对大家都有好处。但是随着周王的继续分封,随着那些被分封的公、侯、伯、子、男的一代代分封,分封了十几代人之后,诸侯的地牌越分越小,血缘关系也越来越远,上下尊卑关系不再明显,利益纷争越来越强烈,所以那个时期最吃香的是经济学家,军事家,就是能打架,会赚钱的,受欢迎,光耍嘴皮子的,没人欢迎。

孔子在鲁国也当过大官,是大司寇代理国相,没干几年被季孙氏等“三桓”兄弟赶下台,没办法才出国应聘的。

他的应聘也是先去有熟人的地方,卫国、陈国都是他的弟子故旧的邦国,他到卫国去,卫国国王给他的待遇不比在鲁国当大司寇的待遇低,但是他认为是闲职,没有实权,不乐意,又见卫王轻慢他而亲近女色,很生气,说卫王好色不好德,就继续倒陈国讲学应聘,结果被人家驱逐,在陈国、蔡国交界处被民兵围困好几天,差点饿死。

他不服输,十四年里,他从55岁,跑到69岁,先后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结果处处碰壁,因为人家都在忙着扩充实力,没闲工夫听他讲大道理,所以在卫国,他停车的地方,地皮被人铲掉,在陈国讲学场所的大树被人当面锯掉,这些都说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伦理教化对于争抢土地的诸侯们,只是一块绣花的裹脚布。

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此处应聘不成的总结是这样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多少都有点弟子们对老师的溢美之词。

其实在年轻的时候,老子就告诉他:“良贾深藏若虚,君子胜德,容貌若愚”,孔子还当面跟老子说“敬奉教”,然后回到鲁国,“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可见,孔子问道于老子,收获蛮大的,只是他心在仕途,终不得道。他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是他所要见到的周礼普行天下的道,直到临死也没实现。所以他临死前,他喟然长叹:“吾道穷矣!”


问道黄老


1.孔子四十年周游列国,其实就是一个反复被炒鱿鱼反复找工作的过程。孔子和弟子们,用了十四年“周游列国”。所谓的“周游”,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事实上,十四年来,孔子和弟子们,到处投简历找工作,参加面试,成了不折不扣的“面霸”。但最终不是被“炒鱿鱼”,就是被迫辞职走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干”,在古文中是“拜访”的意思,而不是说孔子一路“揍”了七十多个国君。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孔子为了实现自己推行仁政的思想,见了七十多个大小国君,但是没有一个能任用他的”。

十四年来,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孔子,带着学生们,艰难跋涉于四方,一路上备受冷遇,(即使是像卫灵公、卫出公那样的礼遇,也是敬而远之)遭受着诋毁、谗言、羞辱、讥笑和奚落。甚至是自己的弟子们,也开始怀疑孔子的思想是否能为世所用。面对困顿,孔子始终不渝自己追求的“道”,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一如既往地秉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孤独但义无反顾地前行。

“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这是一段多么艰难的旅程啊,这是一段多么“失败”的人生啊。

2.孔子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理想和春秋大乱时期的社会现状不相符合。春秋时期,礼坏乐崩,一切原有的仁义道德和社会规则都被打乱,没有谁会再去相信所谓的仁义和礼制了。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仿佛被设定成了“互掐模式”,大家没事就打一架。就像自然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小虾没办法,只好吃沙的“丛林法则”一样,大国喜欢欺负小国,小国没办法,就去欺负更小的国家。大家都各怀鬼胎,大国想着称霸能够成为老大。天下大乱,周王室早已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诸侯的国政也被臣子所把持。所以,国君大臣杀死、父亲被儿子杀死的事情是常有的。当时各国国君的想法就只有两个。大国国君想着如何称霸,小国国君想着如何避免挨打。所以,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在那个时期就成了一句空话,也就是说是看起来很美的社会理想。一个有思想的国君,会很清醒地认识到,和敌人谈仁义,那无异于与虎谋食。所以,各国国君觉得孔子的思想挺好,但就是不用,这样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3.孔子的性格原因。孔子这个人性格和执拗,一言不合就生闷气,生闷气的话,就不再和国君们讲什么道理,干脆辞职走人。他要是能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一样,脸皮再厚一点,态度再好一点,也许结果就不是那么失败了!





缘御寒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时代问题,先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出生: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于公元前497年(55岁)开始了全期14年的周游列国。在那个时代,礼乐崩坏,每一个有实力的国家都想着称霸。周天子是什么?那就是一个虚名而已,只要是个拳头稍微硬一点的国家就可以欺负周天子。


其次是孔子的思想,他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人话就是孔子把政与刑的作用和德与礼的作用进行比较,认为德治是最有用的。因为政、刑只能让人民不犯错,却没有廉耻之心——就是拿刀子逼你干活,你害怕没命所以会照做,但是心里不服。如果以德服人,人民群众就有了廉耻之心,而且从内心服你。


来,接下来比较一下孔子的思想和当时的时代大环境。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为政以德”的思想与大环境根本就格格不入。第一层是:德治就是打当时各国君主的脸,各国君主名义上还是受周天子管的,但是没有一个是服周天子的。按照孔子的思想,这就是在说:“你们各国君王没有廉耻之心。”


第二层是:当时全国上下战乱不断,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古有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饭都吃不饱你却来跟我讲什么礼义廉耻?别扯淡了。同时这也是在汉朝时儒家思想可以发扬光大的原因,大环境获得了长期的稳定,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我是德清之奇,都看到这里了,求一个赞不过分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德清之奇


孔圣人为什么不适合做官?周游列国为什么不受重视?且听驸马君慢慢道来: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仁爱之国,主张恢复周王朝的礼乐和政治制度。他一直找机会实现他的主张,可是当时诸侯大国忙于争霸,小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任何国家接受他的主张。

总之,孔子是一位典型的理想派,生活在乱世,期望拯救世人却不得志。


驸马君


孔子不是不适合做官,而是他的思想阻碍到其他大家族的兵权或力益,而孔子的执着把儒家思想,医生的历史舞台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有人说,儒家王朝统治了中国5000年至今不倒。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的一生,也是历尽坎坷,他想要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然而在鲁国的时候却处处受到排挤。孔子曾经有过一次长达十几年的周游列国的经历,他先后去到了大约十个国家,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国君都不重用他。即便有的用了,却也并不看重,并没有在当时就宣扬他的儒家思想。这是为什么,为何大家都不愿意搭理孔子,孔子的思想与当时究竟有什么关系?

1.社会环境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更准确一点说,是春秋末期,临近战国年代。当时的年代,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建立起东周,但是这些东周各诸侯国,很明显已经抢了周天子的风头,东周还不如它的另一个名字名气大,那就是“春秋战国”。诸侯势力崛起,一个东周就是天子衰微,诸侯强势的局面,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直到最后,甚至都不知道天子是什么时候被灭亡的,只知道秦国统一了。

但在西周时期,绝对不是这样,周公旦制礼作乐,我国“礼仪之邦”的名号,正是来源于周朝时期的礼乐制度,礼指的是维护当时等级制度的各种准则、规范、制度等,乐指的是配合贵族进行礼仪活动的舞乐,同样也是每个阶层有不同的规矩。这些规矩原本实行的是非常好的,然而到了东周,诸侯的实力压倒了天子,这些礼乐,还有几个人会去遵守。

2.为什么不被重用

而孔子的目的,就是想要恢复原本的礼乐制度,更深层次的,自然是恢复到原本等级明确,每个人在自己的阶层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老是想着跨等级,既然已经划定好了,就安安分分地待着,做好自己该做的,这个社会不就一片和谐了吗?当然了,统治者自然是要爱自己的臣民,要“仁爱”,大家和和美美的生活,国家一片祥和,多好的景象啊

但是这一点,已经和之前所说的社会环境是冲突的了。诸侯觊觎天子,尽管在西周初期,大家因为是帮文王武王打天下,分封诸侯,当时还是对周朝是臣服的,认为自己是周朝的一份子,然而时间一长,松懈的松懈了,有野心的膨胀了,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后面就会有无数诸侯发展起来,要么被人吞并,要么吞并别人,没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的给天子当听话的臣子,那孔子的这些言论,还有谁会听

3.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所到之处无不在宣扬自己的思想,他想要把自己的主张推广出去,在那个时代,他希望借助思想上的力量,改变当时诸侯之间混乱敌对的关系。《史记》上说,他先后见过七十多位国君,但是据汉朝王充考证,孔子去到的国家并不超过十个,所谓的“干七十余君”或许就只是一种夸大其词。而且孔子的足迹也不是很远,基本上就在山东附近,没有过长江,也没有过黄河。

那个时候,孔子去的大多数也都只是一些小国家,这些小国哪里有什么心思去思考该不该恢复礼制?他们强大一点的都希望称霸称雄,弱小一点的都希望自己不要被灭掉,谁都没有心思去想仁与不仁的问题,因为当时的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去想这些,那么孔子自然也就会被冷落了。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孔子并非不适合做官,《史记》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鲁国做到了宰相,挺高兴的。干了三个月的时候,卖肉的也不敢宰客了,男女也自觉在道路两边行走(夫妻不能秀恩爱,有点泯灭人性哈),路人掉了东西没人捡。也就是说干的不错。但是孔子那是有大爱的人,他想让各个诸侯国都能这样有规矩有礼法。所以开始周游列国,推广他的主张,但却并不顺利,没人采纳他的主张,原因很多,个人拙见如下:

首先,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关治国的思想理论有很多,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年代并不突出,春秋各国可以选择的有很多。

其次,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还没有完全崩坏,要不然孔子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礼乐知识。而之所以礼乐崩正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不适用时代发展了,而孔子去推广刚被人们抛弃的东西,人们当然不愿意接受了。

最后,孔子的主张和后世的儒家思想是有区别的,儒家思想也是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等历代大儒的努力下不断完善的,单纯孔子的主张并不适合治理国家,王莽是完全照搬孔子的理论失败的很彻底。





战国曲士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十分混乱,据历史上记载,当时也是分为七个国家,也正是因为这七个国家相互制衡,相互制约,所以才没有闹成天下大乱的情况,但是谁没有一份野心?这些国家为了争夺土地和霸权,不惜自相残杀,使整个中国弥漫在战争的硝烟中,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各国君主都为了称霸全国而战红了眼,就在那个比较混乱的时代,若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占领一方领土,自己称霸一个国家岂不更好?没有谁能抵得住对权力的欲望,就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哪还有心思去理会一个说客的言说。何况孔子在那个时代思想超前,不适合做官。


繁华若梦惜流年52221159


首先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孔子名声显赫大有盖过本主的势头,如果留孔子任小官肯定不行大官又会受到很多掣肘(对君主来说),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孔子的儒家如果在大一统时期可行分崩离析之时确难以施行。其次孔子门生众多各国都有他的徒弟,而且不乏做大官的弟子,如果老师做官后还不如弟子那可还行?孔子眼光也很高期待做官但终究没有适合的庙供这座大佛


JaKai


孔子不是不适合做官,是很适合做官,孔子先后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要职,在每个职位上都做得很好,孔子有伟大人格和政治抱负,孜孜以求大道的一以贯之,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并把社会中各种状态和具体人伦关系进行演示教化,成为政治和人伦的楷模,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政治家都把实现孔子的大同社会作为最高的追求,人们在生活中以孔子的教导为准则……孔子做的这个官超越了皇帝,超越了老师,已然超凡入圣,依照局限条件来管理具体俗务的官,对于孔子来说是杀鸡用牛刀,如果俗气的以做官来论高低的话,孔子是更大的官,是一位管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大官,并且一管就好几千年,并且在现在和将来也将会一直管着人们,孔子做的这个“官”是任何官都比拟不了的,让人高山仰止。

另外,当时其他列国很重视孔子的想法,只是当时的环境迫使各国只能着眼于解决当下问题,所以只能把孔子的道理当做一个标准目标来追求,包括到了现代,孔子的标准也是一个完美的标准,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