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宋高宗换成刘备,结果会不同吗?

王执臣


一个出干市井,从小靠自己奋斗,一个长于深宫,女人堆里长成的,论能力魄力情商都设得比,顺境中相差不大,逆境中就天壤之別了,要是刘备的话说不准能力挽狂澜,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名将以刘备的情商还不治得妥妥的


兜风何必开宝马


北宋灭亡之后即使把赵构换成刘备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其一;刘备从布衣起兵,最终创立蜀汉,其能力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但纵观刘备一身其实更多靠谋,硬战基本很少,跟曹操汉中之战最后也是消耗战,耗到最后曹操没了兴致,但面对金军的实力碾压即使刘备估计也会南逃。

其二;统筹大局上,赵构比刘备强,不会脑袋一热像刘备一样和东吴死磕,那样就没有南宋都危险,南宋对于金军只是打了几场胜场,整体军事实力依然不敌金军。

其三;论情商两个人都是高手,但如果面对赵构当时的局面,军事实力不及于人,徽钦二帝还在金营,刘备的选择基本和赵构一样。

其四;即使刘备拒不和谈,笼络天下英才,全力北伐,可是以当时金国国力军事上绝不会输给南宋,其结果最后依旧会回到谈判桌上。

结语;

南宋最后被迫和谈除了赵构对于徽钦二帝的忌惮及私心外,最重要是南宋军事实力不允许,否则如果宋军可以全力击败金军直捣黄龙打到辽东,即使迎回徽钦二帝又有何妨!而以当时南宋的情况除非出现像朱元璋一样的千古一帝否则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改变,显然刘备不是。


子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把宋高宗换成刘备,可以说,结果将会完全不同!


一,宋高宗是个软弱无力的皇帝

宋高宗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可以说,没有什么好的教育和历练。他的父亲,宋徽宗是个昏君,他的母亲韦氏,也是个并不受宠的侍女,没有什么见识,连带赵构也不受宠,所以连他的老师是谁都没有记载。可以说,宋高宗一开始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等到20岁的时候金兵南下,他侥幸在去河北金国军中议和的路上被宗泽留在了河南相州(河南与河北的交界地带),逃过了被金兵俘虏的命运。当金兵围困汴梁的时候,宋钦宗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叫他勤王,宗泽建议发兵澶渊,再到汴梁附近,但是赵构不敢去,叫宗泽自己去,而他逃往山东。“宗泽请直趋澶渊为壁,次第解京城之围。伯彦、南仲请移军东平。帝遂遣泽以万人进屯澶渊,扬言帝在军中。自是泽不复预府中谋议。帝决意趋东平”。

此后赵构一路南下,先是逃到扬州,再逃到杭州,最后逃到温州,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者,也没有这个能力。北宋当时其实抗金力量风起云涌,而赵构不想领导这些力量,只是希望作为谈和的筹码,最后甚至答应金国“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签订了极其耻辱的绍兴和议,苟安半壁江山。

甚至到了20年后,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南侵的时候,赵构还想逃跑,最后亏得虞允文在长江边上退敌,完颜亮死于内乱。


二,刘备是个有雄才的人

刘备“勇而志大”,他是一个没落的皇室宗亲,但是他都一直想恢复祖上的光荣。他二十几岁讨黄巾开始,屡战屡败,从基层的安喜县尉做起,到平原县令,到豫州刺史这样的省级大吏(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从未放弃奋斗。四十多岁,曹操统一了北方,刘备还只有一个新野小城,但是刘备依然没有放弃,“欲信大义于天下”,刘禹锡说拜谒蜀先主庙的时候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备不仅是个有追求的人,而且他豁达大度,”能够得人死力”,身边聚集了很多的人才,尤其是勇猛之将。可以说,刘备不是一个猜忌之主,尤其是不猜忌手下的武将,所以他有五虎上将,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以想像,当宗泽建议刘备从相州进兵澶渊,再到汴梁附近的时候,刘备一定能够听从,而不是逃跑。同样的,对于岳飞的这样的千古名将,刘备也一定是求之不得,能够放手重用,甚至能结为兄弟,封为异姓王之类。


三,金兵的弱点

金兵南下,其实他有很多的弱点。这就是为什么金兵几次都是打到一半就不得不北还。

比如骑兵优势丧失,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北方占领区人民的反抗,甚至还有西辽耶律大石复国力量的威胁。金国的这些劣势和当年抗日战争时日本人的困境是相似的。事实上,金兵真正能够占领的也只有河北与山西而已,在川陕河南安徽一带,双方其实是反复争夺的。金兵再往南打已经无力了。


四,当时各地义军蜂起,抗金形势高涨

尽管赵构本人是个逃跑主义者,但是北宋的人民和将领们是希望抵抗的。金兵残暴的政策也激起了人民和士大夫普遍的反抗。比如太行山区的八字军,韩世忠当年也曾在河北敌后抗战。

1134年,西路的吴玠在陕西宝鸡,甘肃仙人关两败金军,使南宋川陕的防务趋于稳固,同年,中路的岳飞收复襄阳六郡,成为北伐中原的基地。

1140年,东路的刘锜在河南与安徽一带取得顺昌大捷,给金兵沉重打击。

同年,岳家军与金兀术的主力部队野战,取得了郾城大捷。兵力直指开封附近的朱仙镇,但是赵构本人却只想用作求和的资本,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如同清朝末年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一样。

按照岳飞的构想“如及此时,以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故疆,民心效顺,诚易为力,此则国家长久之策也”。如果是刘备当家,即使不能打到长城以北,但是收复中原,是没有问题的。岳飞其实是很务实的,“直捣中原,恢复故疆”,要求不高。可惜,赵构根本没有这样的雄心和雄才。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正是南宋最高当局的无能与无耻,导致宋朝人民抗金事业的流产。如果是刘备这样有雄才,有领导力的君主来指挥,完全可以恢复中原!


再思楼纪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宋高宗赵构换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这个假设有想法!同样都是皇帝都是国家危难时刻!如果说赵构还是带领刘备的团队的话,在军事上可能没刘备成就高!

首先,刘备武力值比赵构高,从镇压黄巾起义做平原令再到寄人篱下得失徐州投曹操依附刘袁绍,刘表最后得荆州,益州汉中称王!可以看到刘备属于低层创业者,其中的艰辛非常人可能想象的!而宋高宗则是在经济发达,无忧无虑的王府长大,虽然书法出众,武力值平常,创业艰辛度低!

其次,刘备所处的是大汉朝廷摇摇欲坠,外戚干政,造反不断,失民心几近灭亡的局面,而赵构则是面临全国民心所向、同仇敌忾、亡国灭种的局面!刘备需要靠一步一步争取民心支持,同时提升武力抢地盘!

最后,刘备只所以成功当皇帝,靠的是不放弃、信念坚定在他身上提现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宋高宗建立南宋除了自己是北宋亡国皇帝宋徽宗的幸存皇子外,几乎都是靠文臣武将赵鼎 宗泽 岳飞 韩世忠 等个保护他!

综上所述,赵构好比刘表的次子刘琮,只能守治不可创业!在三国也只能被军阀吞并!

如果赵构和历朝历代开国皇帝比的话只能和东汉光武帝比一下!




吕梁路过


我是青梅炖虾蟹,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把宋高宗换成刘备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 宋高宗赵构所处的时代是内忧外患的时代,而刘备所处的时代主要的矛盾还在于中原政权的争夺。两者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不可同日而语。假使一代英主刘备面对着父亲和哥哥被外族掳走,朝廷内外惶恐不安的局面,也难免会手足无措。
  • 宋朝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忌惮武将,不仅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散,还重用文臣,以文臣来治兵。读书人未必治不好兵,辛弃疾就是其中的典型,可是纵观宋朝兴衰,出了几个辛弃疾?宋朝的军力衰弱,皇帝又对武将不信任,自然难以抗衡北方剽悍的金人。即便是刘备面对着文臣独大,武将式微的局面,也很难以一己之力作出石破惊天之举。
  • 刘备与赵构必然也存在着不同,赵构一心议和,刘备相比而言则更有血性。即便是手中没有一寸土地,身后只有几千士卒,刘备也未曾放弃过兴复汉室的想法。假使刘备在南宋掌权,应当会作出一些积极备战应战的举措,毕竟他是一代英雄,可是这一王朝的结局不会变。

向来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即便将宋高宗换成刘备,也不会有太大不同。


青梅炖虾蟹


结果不会不同,南宋依然会灭亡,

刘备与宋高宗的不同,就是在于匡扶汉室(北宋)的过程中,他们的个人品质所能发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首先来看刘备,他出生于市井,靠着做草席草鞋为业,出于对汉朝的忠心,从一开始他就有着坚定的信念。而宋高宗,出生皇族,本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靖康之变之后,在南逃的路上被拥戴为皇帝,只要依然生活富足,衣食无忧,那么他对光复北宋的追求就没有那么执着。从这一点上看,似乎把宋高宗换做刘备,成功的几率便很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宋金对峙,大约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宋的国土面积不到金的一半,虽然经济重心难移,但是双方的国力仍然差距很大,特别是在南宋建立初期,人口的大量南迁,出现一系列的社会危机,根本不足以支撑岳飞等一批抗金名将的北伐行动。战争靠的是国力和民力,靠的是土地里能长出多少庄稼,青壮年占人口的比例。统治者制定正确方针,这是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然而能否收复北方,靠的依然是南宋和金的国力的对抗。

因此,南宋依然会灭亡,结果不会改变。


小智历史趣谈


如果把两个人掉个个,不说结果会不会不同,但是对于结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首先南宋的灭亡,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无能昏聩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出现了问题,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刻板保守。

而刘备是一个成长于民间的人,懂得怎么笼络人心,怎么激发士气,怎么灵活运动心理。

在北宋灭亡,南宋难逃的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鼓动人心的能力。利用灭国的档口。激发军民士气,卧薪尝胆。

如果是刘邦我了呢说结果会不一样。但是刘备就差点意思了。





帅墩墩很实在


假设一下,让刘备担任宋高宗的角色,看看刘备能够做些什么?

刘备和宋高宗的共同点是心机颇深,能够识人用人。刘备借荆州,取西川,下汉中,都反应了他的心机和谋略,三顾茅庐,得到卧龙凤雏等一批人才反映了他的识人与用人才能。而宋高宗独自前往金营谈判,南下临安组织小朝廷也是具有相当的谋略,笼络宋朝旧臣,领导四大军头,也反应了他在使用人才上的才能。

可能有人说刘备的忠义要高于宋高宗,这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刘备是白手起家,确实需要靠忠义来拉拢人才,而刘备当上了蜀国皇帝之后,忠义对于他维护政权就不太起作用了。宋高宗是皇家出身,身份较高,靠着皇帝的继承人身份就可以一呼百应,自然不用时时刻刻把忠义挂在嘴边。

可能会有人说刘备的进取心要强于宋高宗,这是因为刘备一辈子都在到处征战,开疆拓土,这是因为刘备没有根据地,整天被打的东奔西跑,好不容易在西川打下根据地之后,就直面强大的曹魏和东吴,此时刘备也束手无策。而宋高宗接收的就是富庶的淮南,江南,湖广以及四川等广大土地,与金国分庭抗礼,宋高宗之所以没有打回中原,一是因为金处于鼎盛时期,二可能也考虑徽钦二帝回来的安置问题,不能说宋高宗没有进取心。

综上所述,我觉得刘备处于宋高宗的位置上,可能和历史结果差不多,依然是和金国划淮而治的局面。


莫冬宝


根本就就没有可比性,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刘备需要解决的是在三国纷争的混乱时局中如何生存,而宋高主需要解决的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刘备就没有三国,没有宋高主就没有宋朝。



秋叶翁


宋高宗换成刘备,历史会有极大的不同,刘备必将成为一代明君,超过历代宋朝皇帝的存在。

宋高宗赵构的格局太小,进取心不足,也经不起挫折,无军事经验,也不敢放权。反观刘备根本不存在忌惮岳飞“迎还二圣,直捣黄龙”的口号,也不存在做主和派的魁首,更不会识人不明,杀死岳飞,重用秦桧等。

刘备生不逢时,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比曹操、孙权的起点都要低得多,前半生颠沛流离,屡战屡败却始终不坠青云之志。赤壁之战刘备实际上也没有必胜的信心,但是刘备却毅然抗争到底,甚至做好了孙权如果投降,刘备会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在越南继续坚持抵抗曹操的战争。可见刘备毅力之强,斗志昂扬。这一点,赵构根本和刘备无法相提并论。


刘备顺利入蜀,拿下汉中,这时候刘备实际上也有赵构的烦恼,汉献帝犹在,刘备如果北伐成功,是扶持刘协还是自己当皇帝呢?但是显然刘备的格局非常大,这对刘备来说并不是个问题。口号可以喊,实际上真正拿下天下,无论是赵构还是刘备自然是天下的主人,其声望和功绩足以彪炳千秋。

赵构实际上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迎还二圣”的政治意义,而是害怕岳飞直捣黄龙失败之后的军事风险,以及岳飞成功“迎还二圣”之后是否也会像当年赵匡胤一样来个黄袍加身。因此赵构选择划江而治,保住自己的地位的同时又不会面临任何高风险。特别是赵构在苗刘兵变之中差点身死,让赵构不得不担心武将权利和功绩过大必然会滋长野心。

这就是赵构的小聪明和小格局,而刘备显然不会如此,刘备的格局自然是非常大的,识人用人可以媲美刘邦。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却始终有人才投奔,并且不离不弃,不说挂印封金的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就是孙乾、简雍、糜竺等人也是始终如一。

刘备的军事才能也是赵构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正史上刘备生前诸葛亮是根本没有指挥过大规模军事战役的,无论是赤壁之战,亦或是汉中之战,总指挥都是刘备。

演义中火烧博望坡,差点烧死夏侯惇是刘备的杰作和诸葛亮并无关系,入蜀做战庞统是参谋,庞统身死,刘备依旧成功拿下成都。汉中之战,曹操几乎带足了曹魏翘楚依旧失利而归。

刘备发掘了魏延的潜力,平衡益州系、东州系、荆州系以及元从系的势力,提拔诸葛亮、法正、李严、黄权、黄忠、赵云等等人才无不对刘备忠心耿耿,可见刘备用人之妙。

而赵构实际上是有非常多底牌可打的,南宋中兴四将中除了刘光世比较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外,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刘琦、吴阶兄弟、宗泽等等也都是可用之才。可以说南宋初年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若是刘备成为赵构,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刘备可以御驾亲征,掌握军权,成功做到岳飞想做到的事情。那么此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帝位的呢?

政治上刘备也显然不是一个弱者,能在汉末诸侯之中周旋壮大,刘备的心智是深宫中长大的赵构所不能相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