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所论大义可以懵懂 所叙事例则不能不引以为戒


《官箴》所论大义可以懵懂 所叙事例则不能不引以为戒

《官箴》是北宋末期的学者吕本中所写的著作,篇幅不长,也可以称之为一篇文章。《官箴》讲述为官之道,按现在图书分类,大概属于成功学范畴吧?!不过此文立意偏重修身自律,不好结交攀附,所以虽然字字珠玑,也为人称道,但并不流行官场,不为达官显贵所取。比《红楼梦》中“护官符”的朗朗上口和风靡于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官箴》所论大义可以懵懂 所叙事例则不能不引以为戒


《官箴》论为官之道,重在三个字:清、慎、勤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司马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

细细品味,了了数行文字都是金玉良言。

但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世上的人多是如此,都不喜欢听微言大义,不喜欢严于律己,不喜欢听别人的逆耳忠言。同时要么觉得自己不是凡人,不论怎么折腾总能随心称意、逢凶化吉;要么就是秉持“及时行乐”的现实思想,反正人终究难免一死,与其辛苦自律,不如放纵享乐,不虚此生。总之一句话,就是——别给我讲大道理,讲我也不听,听了也没用。

所以虽然作者写作《官箴》的目的是为了官员们好,但却并不为历代官员所喜,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听空乏的大道理!他们都聪明的很——别人都投机钻营、奢华享受,你让我独善其身、清静无为,我是不是傻啊? 那么好的道理为什么没人听,你以为都是别人修养不够么?世事如此,可叹!

平心而论,光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光强调“君子固穷”、光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也确实让人望而生畏!试想,连和尚老道讲经说法还要领些供奉呢不是?私塾先生教授小孩读书识字不也是还要两吊束脩钱么,实在没钱,也得来两块豆腐,是吧?何况是身在功名利禄场呢?

《官箴》所论大义可以懵懂 所叙事例则不能不引以为戒


《官箴》一文崇尚清、慎、勤,是务实还是苛责,见仁见智。不过大道理后面,《官箴》见微知著地记录了一些具体事例,如果认真研读、仔细琢磨,则不失为经验之谈,不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借鉴!也算“不唯理、只唯实”吧——

比如,有一个人作县尉时,每次验尸都很仔细,就算是大热天要验尸,也会事先喝点烈酒,然后扭住鼻子亲自检验。因为他觉得人命关天,不能怕污秽脏臭,不能让人不明不白地死了而使亲人无法申诉。再比如,有个人作管理库房的官吏,他自己的箱子从来都放在醒目的地方,从来不公私不分,让人说闲话。 怎么样,有点“细节决定成败”的意思吧?!

《官箴》中还有一些官员与属吏斗智斗勇的小故事也很有趣,举几个例子:

1、宋仁宗时期有个京西转运使,大概是负责管理皇家供奉的官员。有一次,他招见一个负责烧瓷器的官吏,问:“你们今天烧了几灶窑啊?” 官吏自然想邀功,说,“烧了十八九灶。” 这位转运使立马绷起起脸来说,“我怎么觉得只有十一灶呢?” 吓得官窑的官吏心惊胆战。其实这位转运使也没啥神通,他只不是早晨的时候有意看了看烧窑的地方冒了几道烟而已。

2、《官箴》提醒那些刚当官的毛头小子别被奸猾下属蒙蔽、拖累,

云:

后生少年乍到官守,多为猾吏所饵,不自省察,所得毫末。而一任之间,不复敢举动,大 作官嗜利,所得甚少,而吏人所盗不赀矣。以此被重谴,良可惜也。

《官箴》后面还说,这些做下属的吏役并不怕严厉的上司,就怕爱查阅卷宗的上司。因为严厉的上司好对付;爱查卷宗的,则白纸黑字、真伪自现。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现实意义!

《官箴》所论大义可以懵懂 所叙事例则不能不引以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