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敢廢除天皇嗎?

天府聯盟雲韻


現在的日本,天皇確實只是一個象徵,沒有什麼實權。而真正掌握日本實權的是首相。特別是安倍,從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後,在內政外交上很有作為,進一步樹立了首相權威,這讓天皇更顯得似乎可有可無。那麼,安倍為什麼不廢除天皇,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元首呢?


(安倍見明仁夫婦)

其實,別看安倍在日本民眾中支持度很高,他一旦真的敢宣佈廢除天皇,他這個首相就算幹到頭了,甚至他還會淪為日本的民族罪人。

日本天皇雖然從二戰後就失去了實際權力,但他一直是日本形式上的國家元首。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天皇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領袖。如果安倍膽敢廢除日本天皇,就是與全體日本人為敵。安倍不會傻到幹這種引火燒身的事吧。

二戰行將結束時,日本並非是完全無條件投降,日本人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繼續保留天皇,不能在軍事法庭上審判天皇。可見,到了生死悠關的時刻,日本人仍然在維護他們的天皇。美國基於想利用天皇來控制日本的考慮,從而降低美國控制日本的成本,同意了日本的這個請求,這就使得東京軍事法庭上缺少了裕仁天皇這位重量級的甲級戰犯。可見,美國都認可天皇在日本人當中的影響力,從而放他一馬,安倍基本上都要聽美國人的,他當然沒資格也沒膽量廢除天皇了。
(奧巴馬見明仁)


由於天皇和實際權力絕緣,首相的任免也是由選舉產生,天皇對於首相根本不會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和威脅,首相干嘛要和天皇過不去呢?並且,日本天皇已傳了125代,歷經兩千多年了,還從未被改朝換代過,安倍敢做這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嗎?

事實上,安倍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政治野心一向不小。安倍非常清楚天皇在日本民眾心中的地位,他深刻了解天皇對於加強日本的凝聚力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日本要想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國家,天皇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從這一點上看,安倍不是敢不敢廢除天皇的問題了,而是根本不能廢除。
(德仁夫婦)


在實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看來,像日本國民對天皇的頂禮膜拜感到不可理解。但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奇特而矛盾的國家,實行著現代民主制度,卻仍保留著很古老的君主制度。


高山流水116820061


沒辦法啊,實力不允許啊!雖然安倍晉三是現在日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日本管天管地管空氣,但是日本皇室的事兒他還真管不了。

上個月月底,日明仁天皇終於圓滿地退位了,日本為期30年的平成時代落下帷幕,歷史進入到了令和時代,注意啊,人家這是年紀大了,主動退位,跟安倍沒關係。



其實,自打2013年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他跟平成天皇之間的關係就不是那麼的和睦。

因為這安倍晉三原本就是二戰甲級戰犯岸信介的外孫,可以說,安倍晉三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軍國主義復活的野心!特別是他第二次當了日本首相之後,就一直在推動著修改憲法,妄圖讓日本合法擁有國防軍!而明仁天皇,則是主張維護和平憲法,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兩人在政治主張上處於一個對立面


那麼,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安倍晉三不直接把明仁天皇轟下臺呢?

在我看來,原因有兩個:

首先,如果把日本這個國家比喻成一輛汽車的話,日本首相是坐在駕駛位上的司機,天皇則是坐在他身後的公司老闆。雖然說方向盤是掌握在安倍晉三的手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把明仁天皇這個老闆趕下車!

雖然自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天皇就喪失了實權,成為了國家的精神象徵!但是在日本普通民眾的心裡,天皇依然有著崇高的地位!甚至就連安倍晉三他自己的心裡,對於日本天皇也是崇敬的!

其次,日本天皇是終身制的,日本國內目前並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可以廢掉天皇。反而是安倍晉三這個首相,則是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民眾給替換掉的!

不可否認,相對於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這三位前首相來說,安倍晉三的政治生涯長得多,也穩定的多!但是歸根到底,安倍晉三依然是選舉出來的,他的所作所為,必須要符合大部分日本民眾的利益和願望,否則他就只能下臺了。

而作為日本國家信仰般的存在,對於國民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這安倍巴結還來不及呢,怎麼敢去推翻人家。

所以說,雖然安倍晉三手裡的實權更多,可是他本身並不具備把明仁天皇搬倒的實力!

至於這第二個原因,就在於美國。因為明仁天皇和安倍晉三相對立的政治主張,正好可以平衡日本政壇的走向,就憑這一點,美國也絕不會允許,安倍晉三把明仁天皇趕下臺!

如果日本天皇和日本首相都主張修改和平憲法,讓日本擁有國防軍,那麼日本將會變成可怕的戰車!等到日本軍國主義真正復活的那一天,恐怕第一個被日本反咬一口的就是美國!

反之亦然,如果這兩個人都主張維護和平憲法,那麼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就有可能向好的方向發展!這也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這世界第二和第三經濟體一旦聯合起來,時間長了,這美國就很難扼制住中國的和平崛起了! 所以對於美國而言,只有主戰派和主和派相互共存、相互制約的日本,才是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的!


恰好安倍晉三就是一個主戰派,那麼美國絕不允許明仁天皇被安倍晉三趕下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事實上在安倍的身後,美國人也一直在盯著他!只要安倍晉三稍稍做了點不安分的舉動,美國就有可能把他轟下臺!所以你看安倍每次訪問美國那副嘴臉,簡直了!


白話歷史君


安倍晉三是誰,他敢得罪天皇敢開除日本天皇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清楚的是日本的體制,日本是一個島國,主體國民都為大和民族。

在二戰之後,日本內閣頒佈了《日本國憲法》,這部法律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憲法》一樣,因此可以知道這部法律對於日本來說是多麼的神聖和重要。

日本在頒佈這部法律的時候就將日本的政體和國體寫了進去,這部法律規定日本奉行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以天皇作為國家與國民的精神象徵,根據這部法律對政體的描述,我們可以理解天皇在日本是國家和國民的象徵,擁有極高的地位。

不僅如此,日本的天皇君主制度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之一,雖然在二戰之後,裕仁天皇就宣佈天皇的權利和神聖性被完全放棄,天皇也就不再幹預國家的決策和軍事上的大事,但是經過國民公投,國民依然堅持保留天皇君主制度,從而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可見日本國民對天皇制度十分的敬仰和鍾愛。

即使是到現在,國民依然將天皇視為國家,可想而知,在日本國內,天皇的地位是何等的高和重要。那麼天皇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日本是沒有哪個機構可以干預天皇的任命和人選的,是由日本皇室中的嫡長子繼承,實行的是世襲制度,所以問日本首相可不可以開除天皇,從制度上來說也是不大可能的,即使首相是一個國家的首腦,是日本內閣的首長,可以管日本的軍事外交等,但是對於天皇來說,首相是要尊敬天皇的。

根據日本憲法規定,日本的首相必須由日本國會選舉產生,對內閣負責,內閣領袖選舉產生之後須由日本天皇正式任命。

日本的憲法還規定了首相的權利和義務,首相可以罷免國會大臣以及向國會提出議案以及主持召開內閣會議和簽署法律文件掌握自衛隊最高指揮權,可是卻沒有規定首相可以罷免天皇。而且日本的天皇一但被皇室嫡長子繼承除非自己退位不相干,否則是必須在位終身的,因為日本天皇制度實行的是終身制。

再者,在日本國會,不論是哪個政黨出現了首相,對天皇都是必須服從,儘管首相必須由國會選舉產生,但是之後還是必須得到天皇的任命,每每天皇登基之時,首相必須朝拜,就拿之前德仁天皇登基來說,德仁天皇要想登基,必須由明仁天皇提出退位的意思之後才可以上位,而且我們從令和時代的到來中瞭解到德仁登基的時候首相安倍晉三還帶領內閣成員進行朝拜,可見在日本國民的心目中,天皇依然是像神一樣的存在。

在日本,天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就這一點來說,即使安倍晉三有再大的權利是無權干涉皇室的,自然也無權干涉皇室繼承法的。


舊時樓臺月


如果安倍想廢除天皇,那麼天皇將直接廢除安倍


遠大學無止境


這是一個很弱智的問題!

給安倍晉三十個膽子,再允許他掌握立法、司法權,他都不敢、也做不到廢除”天皇“!

日本歷史上曾經歷很長時期的幕府政治,也就是軍閥政治。天皇是個架空的。後來,又經理了真正的君主制度。二戰以前和二戰期間,日本是名義上的君主制度,實際上是軍人操控政治(這與過去的公開的幕府政治是不同的,二戰期間的軍政府是打著天皇和民主的旗號操縱政治的)。發動“二戰“的是”裕仁天皇“,但是實際上,當時的日本,是軍政府控制。天皇已經無法控制局面,好戰派軍官甚至暗殺了許多反戰的大臣和將領,包括反戰的、日本海軍聯合軍艦隊司令三本五十六,也受到威脅。所以,發動二戰的責任,主要並不在”裕仁天皇“。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日本軍隊徹底撤銷,軍隊對政治的影響徹底消除。據傳,麥克阿瑟原本不打算保留“天皇”,而是直接照搬美國的“三權分離”政治體制在日本建立政治秩序。但是,”裕仁天皇“曾經親自到美軍司令部與麥克阿瑟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談,會談無其他人參加,內容至今無人知曉。後來,麥克阿瑟同意日本在保留”天皇“的基礎上,建立起“三權分離”政治制度。其實質是參照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日本的《和平憲法》決定放棄戰爭、不保留軍隊,這杜絕了軍隊再次控制政治、操縱天皇的可能。

從三個層面可以分析出日本天皇的不可撼動和無法替代。

一、從日本的二戰前的政治沿革可以看出,由於日本天皇一直被日本國民尊為“神”,日本國民、日本軍隊中對“天皇的崇拜”是普遍存在的。這是無法撼動的力量。也就導致了歷屆軍閥都只能利用、卻不敢廢棄“天皇”。

二、日本在從古代向近代國家轉變的關鍵時候,天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民治天皇推動的至上而下的改革(“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快速成長為近代化國家,國家開始走向富足和強大,這與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君主都成為阻礙國家文明進步的頑固勢力代表截然相反。這使得“天皇”在國民中的地位更加高大,因為他為國家的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最先掌握了“真理”。

三、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二戰後美軍保留“天皇”,毫無疑問是聰明之舉。這避免了美軍在日本陷入面對大量的自殺、社會混亂、報復仇殺、恐襲、與及各種人道主義危機。日本從一個一直擴張的東亞強國,一下子淪為戰敗國被他國佔領,這是日本歷史上沒有過的恥辱。悲觀、絕望、仇恨等等情緒,都隨著保留了“天皇”而得到遏制。日本順利過渡到“三權分離”體制。這意味著日本民族仍然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民族,而存在於世界民族之林。之後,日本社會不僅沒有失控,沒有出現大的動亂、反而很快開始進入戰後重建的進程。“天皇”的保留,成為日本民族自尊心與民族團結、凝聚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正是這顆稻草的存在,日本民族的團結、勤勞、智慧、創新精神非常強大地爆發出來,支撐起了日本的戰後恢復和再一次的經濟起飛。

1945年,日本廣島和長期遭受了美國的原子彈打擊,當時日軍在東南亞和中國,還有超過200萬正規部隊。有些部隊正在緊急回撤本土。此時,日本海軍戰鬥力已經基本被摧毀,內閣中軍方好戰派的代表是陸軍司令阿南惟機。阿南惟機雖然也是個戰爭狂人,但他又繼承了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對天皇無比忠誠。“裕仁天皇“也正在這種情況下,才得以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即便如此,阿南惟機還是堅持要把“終戰詔書”中的用詞進行了修改,一方面接受盟軍的條件。但另一方面,給日本軍隊和國民的說法彷彿不是“投降”,而是“休戰”。但無論如何,“裕仁天皇“只是要達到終止戰爭的目的,也就同意了。之後,日本軍隊反彈很大,還發生了年輕軍官發起的阻止“終戰詔書”發佈的政變,但都被阿南惟機鎮壓住了。“終戰詔書”發佈後,阿南惟機以自己護駕不力為由,切腹自殺了。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軍人在法西斯思想的長期洗腦下,就像一群瘋子,叫囂的都是要和美軍登陸部隊“玉碎”。也許,“裕仁天皇“曾經也是贊同發動戰爭的,但是無論如何,此時,基於自己的責任,他是堅決要把瘋狂的日本軍隊和民族,拉回到理性和正常的的軌道。日本軍隊想要繼續綁架日本國民與美國、中國、英國等盟國軍隊徹底拼光的思想,“裕仁天皇“是無論如何不能答應的。

從後來麥克阿瑟同意的方案和日本後來的重建的政治制度,我們有理由做出如下猜測:“裕仁天皇“很可能是坦誠地給麥克阿瑟分析了日本歷史上長期的軍隊操控“天皇”、左右政治的情況,以及日本民族數百年來對天皇的高度崇拜,分析了在日本”廢除天皇“,保留軍隊,將會是個持續性的、災難性的結果。麥克阿瑟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個不對美國和世界構成威脅的日本政治體制,那麼不保留軍隊和放棄戰爭當然是關鍵。而在日本實行西方的民族制度不會是焦點,因為日本在二戰前的《憲法》已經規定是君主立憲制度,只是沒有真正實現。最後形成的”保留天皇、不保留軍隊、放棄戰爭“,這個方案對於麥克阿瑟當然是求之不得的,能讓好戰了幾百年的日本民族自願放棄軍隊,這將是他作為駐日美軍司令非常了不起的成果,這樣的大事情他應該也請示了美國總統,估計還得到了愛森豪威爾總統的大大表揚和讚賞。但是,這三個人都始終守口如瓶,也許是擔心刺激到當時瘋狂的日本軍人、危及“裕仁天皇“的安全吧。日本在戰後,很快和平發展起來。而且其經濟發展、社會文明還超過了在“二戰”前的世界排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科技大國。有人說日本是一隻“不死鳥”,去分析經濟發展的原因是日本民族傳統的勤奮、堅韌、敬業等等。但實際上,“裕仁天皇“抓住時機、改變了日本一直以來瘋狂好戰的軍人政治格局,使得日本走上放棄戰爭、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才是日本能夠在戰後重生、不僅成為經濟大國,還成為世界公認的社會高度文明的、科技創新的發達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所在。公正地說,是“裕仁天皇“放棄尊嚴的努力,使得日本民族走上一條嶄新的道路、再次”鳳凰涅槃“。這在現在的日本民眾的心裡,是高度認可的。所以,日本天皇現在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與民眾中,都會引來無數國民的歡呼和招手致意。

日本人都知道天皇在一個夜晚、穿便裝悄悄去拜訪美軍司令麥克阿瑟的事情,這在一般的大國皇帝是做不到的。在美軍佔領日本期間,“裕仁天皇“也是一直忍受著美軍的傲慢、委屈求全,維護僅存的民族精神不垮。“裕仁天皇“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所有的日本人,包括社會精英與普通百姓,這再次使得天皇的形象越發的高大。

日本很快重新崛起為經濟大國,“天皇”一直起著精神偶像的作用。現在日本的天皇,已經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君主,不是君主制度與君主立憲制度層面的問題了。“天皇”是日本民族精神、民族團結的象徵,得到全體國民的愛戴。

日本的明仁天皇還做了件破天荒的事情。1959年,他作為皇太子衝破重重阻力,與平民女子正田美智子結婚。打破了日本皇室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樹立起非常親民的形象。“明仁天皇“繼位於1989年,2019年退位,在退位時,他專門提到,他作為是日本歷史上唯一在位期間沒有戰爭的天皇,為此很欣慰。意在告誡日本的各個階層:熱愛和平、維護和平。

日本還有沒有軍國主義的思潮?當然有。日本有沒有經濟、政治集團在影響政治,也當然有。但是,總體來看,日本戰後的歷任內閣,都是以發展與團結為施政目的的。在日本天皇和國民面前,其他的雜音是不敢公開胡作非為的,這也是天皇作為日本國民精神象徵的價值。


秋宜聲


10月22日,日本新天皇德仁舉行即位儀式,德仁是第一位出生於二戰後的天皇,日本民眾走上街頭慶祝,但是日本“反天皇制運動聯合會”要求廢除天皇制度,該組織已經成立超過30年,認為只有廢除天皇制度,才能夠真正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贖罪。


日本雖然有廢除天皇的聲音,但是畢竟還是少數,主流民意仍然願意保留天皇制度,安倍晉三雖然深得人心,但是在天皇問題上,並沒有發言權。

安倍晉三2006年擔任首相,2007年辭職,2012年再次當選首相,並且連選連任,如果不出意外,安倍晉三的任期將會達到2021年,成為日本歷史上任期時間最長的首相。

安倍晉三能夠佔據日本政壇,關鍵是能夠提振日本經濟,1995年日本經濟崩潰之後,長達20多年沒有恢復增長,這段時間日本首相更換頻繁。安倍晉三上臺之後,開始量化寬鬆政策,刺激消費,使日本經濟緩慢增長,因此能夠得到民意支持,多次連任。

安倍晉三擔任首相長達10年,而日本的天皇制度卻傳承了2000多年,雖然各個時代天皇扮演的角色不同,並且被架空了682年,卻始終沒有中斷,巨大的傳統力量是安倍晉三無法抗衡的,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在天皇制度面前選擇妥協,因為如果不保留天皇制度,美國很難治理日本。

日本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沒有任何實權,不能對憲法提出意見,不能對國事表態,也沒有投票權。天皇是國家的象徵,代表日本文化和國家形象。

安倍晉三想要廢除天皇,首先必須要修改憲法,但是很難通過議會批准,天皇是世襲制的,而安倍晉三是民選的,如果想要廢除天皇,恐怕最先被廢掉的是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從未動過廢除天皇的想法,日本經濟發展緩慢,人口數量不斷下降,2018年日本人口減少了44萬人,老齡化和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為了鼓勵生育,安倍晉三宣佈幼兒園和大學免費。

日本雖然是發達國家,但是民眾的壓力很大,所有人腦子裡的弦都緊繃著,安倍晉三的精力全都花在經濟和人口、國防等問題上,根本顧及不到天皇制度,而且即使是提出廢除天皇制度,也會引起日本社會的動盪。



日本每年供養天皇需要的錢並不多,也沒有擠壓民生,但是如果因為天皇制度引起日本社會對立,得不償失,有沒有天皇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民眾的生活水平。


視野新觀


一 他做不到

二 即使可以也沒必要

當年幕府將軍比現在首相權勢更省 也沒有廢天皇啊


vx冠軍組合


安倍晉三沒有那個權利,也沒有這種想法,廢除天皇對他也沒有什麼益處,他廢黜天皇有什麼用?天皇只是國家名義上的主人,是日本國和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以及“日本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徵”。天皇並不擁有實權,不參與政治事務。美國佔領日本也沒有廢除天皇制,說明天皇也是有市場的,現在的日本天皇和以前的天皇不一樣,裕仁天皇可以發動戰爭,現在的天皇已經沒有什麼權利了,只是在外交上代表日本參與一些外事活動,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利,這就和英國女王一樣,只是國家的象徵,只不過是民主制度建立初期的一種妥協,現在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存在。前一段時間八十多歲的日本天皇想提前退休,得到了日本民眾的關注,安倍晉三也不沒有干涉,但是天皇還是得尊重政府的決定。當今的明仁天皇,愛好和平,喜歡過平民的生活,娶得妻子也是平民百姓,他訪問了中國,表達了愛好和平的願望,2016年1月,正在菲律賓訪問的日本明仁天皇呼籲年輕一代不要忘記戰爭,並對二戰中日本侵略暴行表示悔恨,從不參拜靖國神社。

2011年(平成23年)3月16日在東日本大地震災與福島核危機發生後五日罕有的發表全國電視演說。鼓勵國民勇敢活下去,並對日本人天災後的表現備受全球各國讚賞感到自豪。成為歷史上天皇首次於大災難後發表的電視演說。這樣一位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國家元首,總比上竄下跳,修改和平憲法,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晉三要強。



如流水兮逝如風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安倍晉三敢不敢廢除天皇?十個安倍晉三也不敢,也不可能廢除天皇。日本天皇從誕生直到現在,都沒有更替過。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並不是說說而已。

日本經歷了數個歷史時期,也曾有過天皇大權旁落的時期。但是日本天皇的地位依舊無可撼動。即使是發動二戰的裕仁天皇,在戰後明明就是一個戰犯。但美國卻依舊保證了他不被審判。而且保證日本天皇永存不廢除。美國之所以這麼做,那是因為天皇是日本精神的象徵。雖然現在日本天皇並沒有什麼實權只是一個“吉祥物”。但這個吉祥物依舊還是日本最尊貴的存在。



安倍晉三所在的日本安倍家族雖然是日本五大政治家族之一,同時也是勢力最強大的政治家族之一。但畢竟日本不屬於安倍家族。安倍晉三沒有膽子敢廢除天皇。日本和英國很像,兩者都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你認為在英國,能有哪個政治家族或者首相廢除英國女王嗎?那純屬做夢了。

日本天皇和英國女王一樣。雖然兩者都沒有實際權力。但名義上他們各自就代表著自己的國家。從裕仁天皇之後,日本天皇雖然由“神”變成了人。單在日本人心中日本天皇還是代表日本。日本萬世一系的思維並沒有隨著進入現代社會而終止。就好像英國皇室一樣。日本政府也必須要養著日本皇室。日本皇室成員和天皇也依舊享受著國家的特殊待遇。

再說回安倍晉三。作為日本五大政治家族之一。安倍晉三的家族除了安倍晉三之外還出現過兩個首相。一個是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另一個就是安倍晉三的外叔祖父佐藤榮作。而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也曾以首相秘書官的身份差一點當上首相。但即使如此安倍家族也根本沒有能力區廢除天皇。真要是廢除日本天皇的話,那麼日本人的精神崇拜馬上就得崩潰。況且其他的四大政治家族也不會允許安倍晉三這麼做的。既然廢除天皇百害而無一利,那麼為什麼安倍晉三會那麼去做呢?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雖然說現在的日本天皇只是一個象徵,實權是在內閣總理即首相那裡。但是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因為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首相是經常換的,但是天皇就是那一家的,首相換得再多,天皇家族也不會變。




雖然不喜歡日本,但是不得不說日本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還是非常神聖的。這個就如同英國王室一樣,雖然英國也是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沒有實權,實權在首相那裡。但是事實上,英國首相絕對不敢對英國王室不尊敬,英國王室在臣民心目中的地位遠遠不是哪個首相可以取代的。



在日本也同樣是如此,在二戰之前還在君主制的時代,日本首相對於日本的民眾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這事實上已經遠遠超出了皇帝和平民之間的關係了。二戰之後由於日本戰敗,雖然保留了天皇制,但是天皇已經沒有實權,即使如此,天皇在日本臣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非常崇高的。



在日本新聞中可以看出,日本皇室的家庭生活依然可以影響著日本的廣大的民眾。日本右翼在日本還有非常強大的實力,如果真的有哪個首相敢推翻天皇的話,估計那個首相是不想活了。事實上在日本戰後的時候,照說天皇已經沒有實權了,但是有一些不那麼偏右的新聞媒體發表了一些對天皇不利的文章,結果很快就遭到日本右翼媒體的打擊,而且當時日本民眾還都是站在天皇那一邊的。



總之雖然說日本天皇沒有實權了,但是日本天皇家族在日本民眾中上千年的影響不是那麼輕易可以改變的。安倍晉三絕對沒有膽子敢推翻日本的天皇制度,除非他不想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