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是鲁肃的《榻上策》提出的,还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擒史凰


鲁肃提出“榻上策”,预测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七年 之久。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其献上了“隆中对”。世人赞扬诸葛亮,身在茅庐之中,便知天下即将三分的大势。

不过,诸葛亮显然不是第一个认清形势的,在七年之前东吴,一位智谋之士早已向主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三分天下”行动纲领。

此人就是:鲁肃,字子敬,

他“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儒将形象,

公元200年,鲁肃与孙权第一次相见,二人相谈甚欢,孙权邀请鲁肃夜饮,畅谈天下大事。

孙权对鲁肃非常欣赏,向其求教成就霸业之道。鲁肃紧接着向他提出了“榻上策”:

“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敏锐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

一是,“汉室不可复兴”,凡是打着这个旗号的,纯属“一厢情愿”;

二是,“曹操不可除”,曹操兵多将广、地盘广大,其他人已经无力与其争锋;

三是消灭黄祖,进伐刘表,尽快据有长江以南之地;

四是,天下将要三分,只不过这里的第三家,他当时认为可能是刘表或刘焉,而不是刘备;

五是,建议孙权划江而守,先成就帝王之业,再伺机进取天下!

可以看到,鲁肃的“榻上策”,非常务实。而后来孙吴的发展,基本上就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战略。

对于《榻上策》来说,第一个步骤就没有完全实现,虽然黄祖是被孙权击杀,在鲁肃生前,刘表的荆州却没有被东吴完全占据。直到吕蒙即位大都督后,孙权才联合曹操击败了关羽,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怎样,因为刘备的蜀汉处在长江上游地区,东吴几乎不可能“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了。毕竟在东吴巅峰的时候,也只是占据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鲁肃的《榻上策》在第一个步骤就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导致后面的规划难以实现。

鲁肃的“榻上策”与七年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较,二者都只算是成功了一半。

诸葛亮的《隆中对》,主要分为联孙抗曹站稳脚跟、壮大实力占据荆州、分兵入蜀建立霸业、等待天下有变进图中原。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下,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坚定执行这一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前三个步骤。也即蜀汉巅峰的时候,握有益州和荆州之地,就差最终的收复中原、光复汉室了。如果不是孙权、曹操包夹关羽,诸葛亮的《隆中对》无疑有完全实现的可能。相对于鲁肃的《榻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具有更高的完成度,也即更加可行、合理。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让刘备先取荆州、后取益州,这个很快顺利达成。但是,荆州与成都相距千里,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显然这种北伐成功的概率不大。“隆中对”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如“榻上策”实用。

孙吴一世,也只是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并非像“榻上策”中说的那样,实现与曹魏的划江而治。而且,事实证明,无论是诸葛亮北伐,还是孙权北伐,都遇到了人少地狭、人才凋零的问题,以当时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实力来看,孙权划江而治,其灭亡是时间问题。

相对于鲁肃的《榻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加有魄力。在鲁肃和孙权提出榻上策的时候,孙权已经是一方诸侯,继承了孙坚、孙策的基业。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的刘备,则寄居在刘表之下,只有一个小小的新野,随时可能被曹操的大军消灭。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20多岁的诸葛亮就敢提出三分天下的目标,这是何等的豪迈。

最终历史的走向,果然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预料的一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当然,就鲁肃的《榻上策》,其之所以比《隆中对》稍逊一筹,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处在公元200年,也即依然是诸侯并立的时期,天下大势显然不如《隆中对》提出时更加清晰。

附:《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 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 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而 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功过历史如烟云,

只留笑谈纸笔间。

悟透红尘安天下,

不枉豪杰大丈夫”圆融博爱。

附《榻上策》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圆融博爱


这个问题由我来帮您解答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不论是《隆中对》还是《榻上策》,都采自陈寿的《三国志》,实为可信,都对“三分天下”的治国方略进行了阐述,可以说,“三分天下”是诸葛亮和鲁肃分别提出的相似战略观点。

《隆中对》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隆中对》的产生背景。

《榻上策》

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国对策。由于其是在榻(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

可能有人会说,即便这样,仍然无法确定“三分天下”的出处到底在哪里。其实,不止是东吴的鲁肃还是蜀汉的诸葛亮有相似的战略观点,在曹魏一方也有天下分而治之的相似构想。可以这样说,古人对于当时华夏的地缘战略形势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看法,那就是不论是哪一方,都暂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唯有巩固自我,拉拢结盟,韬光养晦,才能以图更加宏伟的远景。所以,虽然身在两地或多地,提出了极为相似的战略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隆中对》和《榻上策》谁更高明的问题,我个人偏向于《隆中对》,因为《隆中对》的战略步骤基本上是按照诸葛亮的预想发展的,而鲁肃的《榻上策》在对于江夏的占领中并没有没有考虑周全。当然,由于当时南方被吴蜀两国一分为二,孙刘联盟又因为关羽的被杀而彻底破灭,使得最后的天平偏向了北方,这都是后话,但都无法泯灭《隆中对》和《榻上策》在两千年前所展现出的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时至今日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还望采纳。




随便看认真说


可以从《三国志》看三国年谱,可以推测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什么时候

诸葛亮的《隆中对》公元207年,刘备三请诸葛亮,最后一次终于见到诸葛亮时,询问安天下之策,诸葛亮提出了先取荆州,再取益州,联吴搞曹,从而实现统一中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鲁肃在什么时候提出《榻上策》

鲁肃是徐州南部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周瑜的祖父曾任东汉的太尉一职,而有关鲁肃的父亲却没有记载,可见鲁肃并非出身名门。不过鲁肃的家很有钱,他年轻时热衷于击剑骑射,不理家事,被乡里老人称作“狂儿”。

周瑜闻名,有一天,率部下来见鲁肃,想请鲁肃资助一些粮食。鲁肃家当时有两座米仓,听了周瑜的来意,鲁肃毫不犹豫把其中一座送给了周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但是鲁肃的慷慨不是那种只付出不要回报的慷慨。用现在的话来说,鲁肃的慷慨是一种投资。不久,北方陷入战乱,鲁肃举家迁往江南。

公元200年,鲁肃经周瑜推荐结识了孙权。这样,鲁肃以前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鲁肃见到孙权后,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鲁肃分析说,东汉王朝的复兴已是不可能的,而曹操的优势也一时无法改变。他建议孙权首先鼎足江南,然后伺机消灭刘表,占领长江以南以成霸业。鲁肃的这个战略构想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主张完全相同。而且,鲁肃提出这一构想要早于诸葛亮。在占领长江以南这一点上,鲁肃与盟友周瑜的见解是一致的。

他提出要高瞻远瞩有步骤地推进计划。但是,鲁肃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孙权部下首屈一指的名士张昭,更是对鲁肃持批判态度。起初,鲁肃对共同抗曹并没有具体的联合目标(当时刘备还没入眼)。

公元208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开始


赤壁之战的前夜,鲁肃清醒地认识到,刘备正是自己应该联合的对象。鲁肃不顾刘备当时正陷于穷途末路,专程赶到刘备处说服他共同抗曹。对初次见面的诸葛亮,他以自己是诸葛亮兄诸葛瑾之友的身份与诸葛亮建立信赖关系,亲自陪诸葛亮到柴桑与孙权会见,同时叫回周瑜共同劝说孙权抗曹。这些都是鲁肃一人促成的。


谁先提出三分天下?

公元207年的时候,孙权已经在江东立足,当时荆州还是刘表的地盘,诸葛亮的《隆中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已经明确提出外结好孙权。三分天下

公元200年,孙权在与鲁肃的《榻上策》旨在立足江东,消灭刘表,这一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逃奔袁绍。所以鲁肃的《榻上策》并没有联手刘备三分天下。一直到公元207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去世后。鲁肃去吊丧,临走之前才提出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所以,“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来的


国内ERP专题


可算遇到一个有关三国的问题了,作为《三国志》的作者的家乡人,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简单而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榻上策》有鲁肃于建安五年提出来,《隆中对》由诸葛亮于建安十二年提出来。从时间上来看,鲁肃提出《榻上策》的时间要早几年,但是他们的见解和看法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也影响了我们对“三分天下”的看法。我们试着对二者进行比较。

建安五年鲁肃提出《榻上策》的主要看法的时候,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胜负未分,刘表对这一场决定性的战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求自保,这一点让鲁肃看出刘表的弱点,建议孙权伺机而动攻打黄祖,占领江夏,进而夺取荆州,与刘璋所在的益州“三分天下”

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建议刘备占领荆州与益州,然后与孙权曹操一起“三分天下”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称霸一方,也有机会一统天下。

可以这样说,不管是《榻上策》还是《隆中对》都是非常好的战略,但是他们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榻上策》倾向于划江而治,分南北治理的思路。《隆中对》倾向于分东西而治的思路。也就是说这两种思路是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的,可以说是鲁肃和诸葛亮两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没必要分清楚到底是谁先提出“三分天下”的思路的,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三分天下”的思路。





0远方不远0


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概念的是鲁肃,鲁肃提出了“三分天下大计”。

建安五年,鲁肃经周瑜推荐投靠东吴。孙权约见鲁肃后与其合榻对饮并对他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又说:“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阿尔法与你说影视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的构想,应该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候,他对刘备日后的大业所做的规划,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对》的来历。但实际上,这个设想是鲁肃提出的,这是怎么回事?

鲁肃,字子敬,是东汉末年一位非常接触的战略家和外交家,性情豪爽,喜好读书骑射,眼见朝廷没落腐败,便经常召集乡里的青少年一同习武练兵,仗义疏财,想来年轻时候的鲁肃,也是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因为当时还是居巢长的周瑜曾经因为缺粮而向鲁肃求助,鲁肃慷慨相赠,二人结为好友。

公元200年,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并且建议孙权要多多网罗人才,同样胸怀大志的孙权立刻约见了鲁肃,这个时候,就是鲁肃版本的“三分天下”提出来的时间。他向孙权分析局势,当时汉室朝廷已经走向没落,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会恢复,然而曹操的势力也极其强大,想要除掉他,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形势变幻。

鲁肃认为,此时的孙权正应该趁着北方多事之秋,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在此之后,就可以称帝建号,从而为下一步夺取天下积累实力。但是当时的孙权却说,自己尽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鲁肃所言,并非是自己力所能及,是一种无心帝王霸业的心思。

如果鲁肃的这些话是说给孙策听的,或许当时他就拍手叫好了。

鲁肃的长远目光,对于天下局势的把控,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鲁肃的三分天下的三股势力,是孙权、曹操,还有荆州的刘表,而不是刘备。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刘备真的是很不起眼,别说是争夺天下,就是争夺这三分之一天下的势力都没有,所以他的设想是刘表而非刘备。

而后来,鲁肃与周瑜两人极力劝说孙权与刘备的结盟,这才有了后来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的结果,经此一役,三足鼎立的局势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刘备暂居荆州,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虽然只是“借”来的。




一棵扎了根的杨树


鲁肃的塌上策虽然比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早,但鲁肃的目的是趁乱取荆州,为以后建国打基础,并没有明确提出三分天下的主张,只是后来刘表死后,他提出联合刘备抗曹的主张,符合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需要 ,为隆中对的实现做出了贡献,也为孙权政权的稳固立下了功勋。

但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可是预先把三分天下的策略制定好了的,明显比鲁肃的高明具体的多,并且更切合实际,后来果然按诸葛亮的预定实现了三分天下。

鲁肃的榻上策只是提出了趁乱取荆州以观天下,为以后建国做准备的主张,提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也只是想给曹操多树敌,以缓解孙权的压力,并非要与刘备曹操形成三分天下的态势,另外,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也是在榻上策之后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的,不能把随机应变的策略算作榻上策事先就有的规划。

所以说三分天下应该是隆中对明确提出的政治主张,或者说战略规划,榻上策却没有这样明确具体的战略方针,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隆中对才是高明完整切合实际的战略安排。


久有凌云志


鲁肃的《榻上对》提出“三分天下”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的“三分天下”早了大约有8年。“三分天下”的形势是曹操已经占了北方,孙权据有江东,这两家的目光都盯上了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荆州,但是镇守荆州的刘表虽然保守却不平庸无能,曾经伏杀孙权的父亲“江东猛虎”孙坚,东汉末年的乱世不少地方战火连天白骨千里,物产丰饶人口稠密的荆州却是太平的没有遭受大规模战火的破坏,实力当然不弱。鲁肃提出跟曹操刘表“三分天下”,因为当时刘备还在北方没兵没地盘,鲁肃也判断曹操短时间内未必吞的掉荆州,事实上是刘表死后不久曹操就占了荆州,接下来是“赤壁之战”。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三分天下”也是先占据荆州为立身之地,整部《三国演义》围绕争夺荆州的篇幅占了有三分之一吧?可想而知荆州的重要性,刘备占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就有一席之地,有了“三分天下”的起家本钱。鲁肃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代的尖端大咖,分析天下大势是“英雄所见略同”


立志成虫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徐庶向寄居在刘表处的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得到了一份可行的战略方针,从此如同流浪犬一样到处奔波求食的刘备终于破开了迷雾,看清了天下大势。

而周瑜结识了豪侠大义的鲁肃,把他引荐给了孙权,孙权是在一个公共场合见到鲁肃的,只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鲁肃有大才,等宾客走了又把鲁肃请来,两人私下对谈,鲁肃评点天下大势,也为孙权铺定了往后的战略方向。

这两件事相差了7年,鲁肃见孙权在公元200年,而诸葛亮见刘备在公元207年。“三分天下”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大计,而鲁肃的《榻上策》的战略大计却是据长江以南与曹操相抗衡的“两分天下”。

1,先看鲁肃的《榻上策》。

《榻上策》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与孙权同榻共饮时提出的。

此时曹操已经大略扫平了中原地区,其势力已经大致成型,此时曹操的心腹大敌是北边的袁绍,公元199年曹操屯兵于官渡,打算与袁绍一较生死。

鲁肃知道曹操一时之间不会南下,这是东吴最好的发展时机,所以指出东吴要先灭黄祖再伐刘表,之后再继续往长江上游推进,占据蜀地,所谓的“竞长江所极”,极就是尽头。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

鲁肃在《榻上策》中明确的把曹操比作项羽,而把孙权比作汉高祖。这是明确的以长江划分的“两分天下”的策略。

可惜的是,当时的孙权心还不够大,可能心里有点想但行动上还是比较保守,没有立刻采用鲁肃的战略方针。

这个时候的鲁肃还没把刘备放在眼里,在《榻上策》中压根就没提及到刘备,因为这个时候的刘备还在袁绍那儿,和曹操打来了打去。

等到公元201年,刘备带着残兵投奔了刘表。过了7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刘表死的时候,刘备就已经有“英雄”之名传出来了,复刻了其在徐州的经历,在荆州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势力。

而这个时候曹操打败了袁绍,灭了高干,彻底平定了整个北方,调转枪头就把目标对准了南方的刘表,等平了刘表,紧随其后的肯定就是孙权。

面对这种形势,鲁肃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与刘备结盟,而刘备的优势在于其在荆州苦心耕耘了7年,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势力,如果刘备能够成功联合刘表的残存势力,那就可以与刘备结盟共抗曹操。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三国志》

所以,战略时机是稍纵即逝的,公元200年的战略方针放到公元208年就已经是面目全非。

鲁肃也是大才,可惜遇到了野心和魄力还不够大的孙权。

2、再看《隆中对》。

《隆中对》是公元207年诸葛亮见刘备的时候提出的。

此时的刘备已经投奔刘表6个年头,虽有“髀肉之叹”但雄心不改,更甚至可以说,此时三国还残存的各路诸侯中还真就刘备有前景。

因为刘备是个流浪犬,极其迫切的需要一块自己的地盘,他从出道那天起就想匡扶汉室,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寄居蟹”似的人物,所以他一旦抓住机会,就会不顾一切的实行,甚至会不惜撕下“仁厚”的面具,他入蜀后的所作所为都表明了他的这种心态。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简直如同甘霖一样注入了刘备干渴已久的心田。

《隆中对》也是对当时大势的分析,曹操已经统一整个北方,孙权三代经营东吴,不说根深蒂固至少也是难以动摇,想从这两位口中抢肉吃,以当时刘备的实力还不够格。

打开地图一看,就只剩下西南那一块还可以想一想。

诸葛亮当然想的很好,最好就是据有荆州和益州,有了这两州之地,就能形成“三分天下”的情势,再等待时机,天下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的。

由此可见,不管是鲁肃还是诸葛亮都没把刘表看在眼里,悲剧的刘表。

为什么诸葛亮认为刘备有这个能力占据荆州呢?自然是因为刘备在依附于刘表的这6年多时间里也是做了“很多事”,连鲁肃都听到了刘备的“枭雄”名声,而且还认为如果要联合因为刘表二子争立已经四分五裂的荆州,就需要刘备出面。


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其实按照当时荆州的形势,如果不是曹操大军压境,孙权也不出手的话,最后荆州铁定也会落到刘备手里。刘表这两个儿子都不是刘备的对手。

然而,就算是诸葛亮,也不能算尽天下事。关于失荆州彻底断送了蜀汉的战略主动权。

所以我觉得这两篇雄文就水平来说其实不相上下,都是根据当时各个诸侯的势力——这个势力包括诸侯、诸侯亲友及亲信的性格和内部情势——加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都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策略,可惜,一个是没遇到有破釜沉舟勇气的主君,一个战场失利造成部分战略落空。


闲话说历史


鲁肃的三分天下的三股势力,是孙权、曹操,还有荆州的刘表,而不是刘备。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比之鲁肃要晚了七年,虽然更加准确,但是毕竟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刘备还没有什么势力的时候,谁也料不到他日后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助力,比如诸葛亮,比如庞统,刘备也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一步步夺取益州、占领汉中,最终成为三分天下的一位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