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 戰 “疫” 日 記 》



序言: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58歲的民警張益民,名字就符合他出生時期的年代感。1985年投身公安事業,如今是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水上派出所西片警組民警。

防疫期間,第一次見他就在黃浦江邊,耳聞汽笛,目睹江鷗,他說:“23歲我當警察,一轉眼,我在水上所都待了19年了,扳扳手指頭,退休都沒幾年了……人生真是一眨眼。”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水路與陸路構成了地面的交通運輸網絡,在抗疫期間,省際邊界組成了抗疫“一體化”網絡,檢查站、交通樞紐24小時都有公安民警,我們的水上派出所民警在忙啥呢?

張益民簡單的說了一下,“我們主要工作是兩塊,一塊是重要水域的巡查防控,另一塊是入滬水路通道和客貨運碼頭的防控。水路通道由海事部門牽頭設置檢查站進行入滬檢查。我們主要負責轄區裡面的16條市級、區級航道,輪渡站的3條線路和5個站點,還有水站、加油站和沿岸企業,水道就不說了,太多了。”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張益民的管段同一般綜合執法民警的有所區別,描述起來不能以一個單位、一幢樓來描述,“我的管轄範圍呢是這樣子的,上游至黃浦江沙港河,下游到閔南船廠。這個描述比較準確,是一個區域,江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是我(管)的。”

他認為,防疫呢要抓重點,江河湖泊是固定的,人是動的,要抓流動的人,他“圈”了自己管段裡的幾個重點:西閔線輪渡、閔行水上加油站、閔行油庫、福新麵粉公司、上海環衛碼頭(垃圾運輸)。“你抓抓牢重點,不讓它有風險不就行了嘛。”他笑著說。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剛登上水上加油站,老遠站長就出來相迎,兩人都沒有按套路“出牌”,按理大家都會客氣說,非常時期,手就不握了,他們倆兒還是伸出手緊緊握了一下。

江蘇8018號輪船正在加油作業,聽到民警來了,船家也上了夾板。張益民看到船家,左手就高高升了起來,豎起一個大拇指,“噢!口罩戴著!好!一個是口罩要戴著,另外一個要防火防盜啊!救生衣要穿好啊。安全當心。”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檢查完水上加油站,張益民到了西閔線輪渡。上世紀90年底,西閔線輪渡最高紀錄日均渡客量達到過2.7萬,年運輸量達到千萬人次。

“春節加上防疫,最少的時候一天大概3千人吧,現在復工了,(乘客)升到5千,我的職責是巡查當中多盯牢,保安到崗了哇,檢查率達標了沒有,所有人口罩戴了哇,我每天查,的確做得都很好。這個就像(船上)禁菸一樣的,以前有人抽,管管好,你看還有人抽嗎?道理是一樣的。

查完口罩穿戴、消毒工作,他還是不放心,把消防一併檢查了,“我們又不單單要防疫,只要是和安全有關係的都馬虎不得。”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閔行公安水上所管轄的黃浦江岸線長度達到了40多公里,是全市水上所中管轄黃浦江岸線長度最長的單位。

問及58歲是否感覺工作吃力,他並沒有正面回答,“我爸爸是老閔行的警察,我這個人是紅色基因,我喜歡‘剛’一點,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打馬虎眼,工作都是一樣要做的。”

眼前的張益民說話習慣用短語,聲如洪鐘,喜歡朗聲大笑,去到每個單位,似乎跟所有人都相熟。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益民同志的水上阻擊戰


10年前,張益民查出罹患初期胃癌。

“我記得很清楚,2010年6月世博安保的時候查出胃不好,要我複查,我說,現在讓我去看病啊?要我做逃兵?我不幹!”他說話間有點當時的倔強,“市五醫院的護士長對我說,我家裡也有警察的,你不要小命啦?!”虧得聽了她的,張益民胃部被切除了2/3,經歷了10次放化療,他挺過來了。他說自己的生活階段是按照“5年”來計算的,一階段一階段過下去,覺得生活很幸福。

他認為自己能保命到現在就是自己的嚴於律己,他也把這份要求放到了他的管段裡。的確,零確診、零疑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