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高祖之四——暗度陳倉,楚漢相爭

西漢高祖之四——暗度陳倉,楚漢相爭

劉邦

鴻門宴後,項羽就以反秦盟主的身份,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又在戲亭分封天下諸侯。為了防備劉邦,項羽還是聽從了范增的建議,封劉邦為漢王,把他打發到偏遠的巴蜀南鄭。劉邦深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項羽抗衡,就順從地去南鄭。他聽從張良的建議,一人蜀地,就把棧道燒燬了,表示自己再也無意出兵,以此來消除項羽的猜疑。

劉邦來到巴蜀後,任用蕭何為相國,曹參為大將,其他有能力的人也都得到重用,漢王朝廷很快就有了一定的規模。經過漢王朝廷的辛勤經營,巴蜀很快就兵精糧足了。劉邦覺得萬事俱備了,就與蕭何等人謀劃出巴蜀與項羽爭天下的大事。蕭何作為丞相留守後方,他向劉邦推薦了將才韓信。劉邦就以韓信為大將軍,全面部署軍事。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劉邦與韓信率領大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今陝西寶雞東),迅速佔領整個關中,正式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大幕。此時的項羽,正忙得不可開交。由於戲亭分封不公,諸侯們都不服,天下很快就又亂了起來。

劉邦厲兵秣馬的這段時間裡,項羽直忙著出兵征討各地造反的諸侯。劉邦的漢軍一路順風順水,各路諸侯紛紛歸附,在他攻下項羽的老巢彭城時,手下已經有了五六十萬人馬。項羽原本打算剷除了齊國諸侯田榮的叛亂,再來全力對付劉邦。可如今彭城被搶,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急忙趕赴彭城。趁著劉邦與諸侯將士在彭城慶功,項羽帶領3萬精兵突然襲擊散,死傷竟達十幾萬。劉邦帶著殘軍霸王別姬年漢軍,殺得漢軍措手不及,四處潰這是楊柳青年畫中表現項羽兵敗、痛別虞姬的場面,路逃奔,途中又被殺了十幾萬人,

最後他只在數十親衛的保護下逃得性可見“霸王別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之廣命。劉邦慘敗,連父親和妻子也被楚軍俘虜了,原來依附他的各諸侯也如鳥獸散。為了重整旗鼓,蕭何幾乎徵集了關中所有的成年男丁入伍,前來援助劉邦。劉邦總算在滎陽(今河南鄭州西部)落下了腳。蕭何與韓信兵合一處,漢軍開始重拾軍心。劉邦還派人說服了項羽手下的得力干將英布叛楚。這樣項羽不僅損失一員大將,還得花極大的精力對付英布的叛軍,從而減輕了漢軍的壓力。不過,雖然劉邦等人想盡辦法,還是無法阻止戰場形勢的惡化。在項羽包圍滎陽時,劉邦只好無奈地請和,願意以滎陽西為漢。項羽本想答應,不過范增卻提醒他應該趁機滅漢,決不能放虎歸山。劉邦聽從手下陳平的建議,使用離間計讓項羽趕走了范增。范增眼看項羽鑄成大錯,卻無法阻止,只好挾怨離去。結果,他還沒回到老家彭城,就氣得背上生瘡,毒發身亡了。項羽的兇殘暴虐使得人心盡失,他的剛愎自用又導致手下猛將謀士越來越少,形勢漸漸轉為對楚軍不利。楚漢兩軍在滎陽對峙了10個月,項羽眼看糧草已經不足,就想用損招來逼迫劉邦投降。項羽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拉到陣前,當著兩方將士揚言,如果劉邦不投降,就把他的老父親殺了燉湯。沒想到劉邦比他更無賴,竟然說:“我與你一同受命懷王,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殺了你的父親,別忘了分碗湯給我!”項羽最好面子,當即氣得要死,要與劉邦決鬥。誰知劉邦根本不應戰,還揭項羽的老底,公佈他所謂的“十大罪狀”。項羽快氣瘋了,張弓搭箭射傷了劉邦,不過他還是拿劉邦沒辦法。項伯就趁機做和事老,項羽不想被天下人說成不義,就把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都送還給了劉邦。楚漢最終講和,雙方約定,“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楚河漢界

不過劉邦手下謀士眾多,他們的意見劉邦一向都很重視。訂好合約後,項羽東去,劉邦也準備西還。張良和陳平提醒劉邦,楚軍現在兵士疲憊,糧草已絕,正是天要亡楚的大好時機,決不能縱虎歸山。劉邦幡然醒悟,立即率兵追擊楚軍。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劉邦追上項羽,不過又被楚軍打敗了。而劉邦部下的韓信、彭越等手握重兵的大將,都不是很願意出兵援助他。為了得到韓信、彭越的支持,劉邦採用張良的計策,派人通知二人,說只要他們合力擊楚,打敗項羽後,就封他們為齊王和梁王。韓信、彭越二人聽了,馬上積極配合出兵。原來叛離的一些諸侯也紛紛前來助戰。到了十二月,漢軍30萬在垓下將楚軍團團包圍。四面楚歌響起,楚軍心亂,逃離了不少。項羽兵盡糧絕,他見敗局已定,就打算第二天與劉邦拼死一戰。當晚,他在大帳中與愛妾虞姬飲酒作別,連心愛的坐騎烏騅馬也牽到身邊。項羽心中悲痛,慷慨放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悲不自勝,拔劍自刎。項羽率領800餘部浴血奮戰,最終被迫在烏江邊自刎身亡。楚漢相爭,終於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